发布时间:2014-11-14 作者: 人大重阳问答
在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QE的第二天,日本央行即对外宣称,将扩大本国量化宽松的规模,以应对国内通货紧缩。此次量宽,将使日本基础货币的年供应量从70万亿日元增加至80万亿,并将日本债券的年购买规模增加30万亿日元。受此消息影响,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挫6%,11日更是降至115.7,创下七年以来的新低。
作者王晓甜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员,独家刊于2014年11月14日人大重阳网。
在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QE的第二天,日本央行即对外宣称,将扩大本国量化宽松的规模,以应对国内通货紧缩。此次量宽,将使日本基础货币的年供应量从70万亿日元增加至80万亿,并将日本债券的年购买规模增加30万亿日元。受此消息影响,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挫6%,11日更是降至115.7,创下七年以来的新低。近年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日本国内经济逐渐走出通缩泥潭,然而目前1.0%的核心通胀率距离日本2%的通胀目标依旧相去甚远。由此可见,日本量宽的不断加码在其主要目标——缓解通缩上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却使得日元大幅贬值;日本国内的出口企业价格优势增强,通过竞争外部需求,弥补了日本国内内需不足的劣势。
然而,日元的不断贬值,以及日元价格可能很快跌破120支撑位的预期,很可能会使得其他出口导向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货币战”可能蔓延至全球。此前有数据显示,受日元贬值影响,韩国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冲击。韩国与日本的出口相似性指数达0.501,主要体现在石油制品、汽车产品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关系。如果日元继续不断贬值,韩国等诸多国家或许会采取类似的货币贬值措施,以提高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相比之下,日元贬值对于我国的影响或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首先,我国一直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因此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一项重要任务,不会出现很大的汇率波动。其次,中国曾经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原先依赖于低端商品价格优势的出口转变为当前主要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的出口,并且在能源领域由出口导向转变为鼓励进口。因此,由“货币战”引发的出口“价格战”,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已经减小。此前法国兴业银行指出,日元贬值将首先冲击中国经济,这从中国PPI连续32个月下降中可见一斑。然而笔者认为,此番PPI下滑,是自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受全球需求整体不足的影响更大,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改革进程中可能暂时面临的困难。综合来看,在日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随之贬值的概率很低,中国进出口贸易也不会受到太大冲击。随着经济结构改革的深化,以及内需不足的逐渐缓解,中国经济将会重回正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