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9 作者: 刘英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的背景,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及实现路径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8日海外网。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的背景,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及实现路径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供给侧改革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期叠加”之后步入新常态。当前经济总量与结构性问题并存,而以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彻底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形成增长新动能。既做减法又要做加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侧的效率,大幅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突出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结构性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供给的效能,增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总体思路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发展理念和总体思路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创新创业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首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政府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来提高效能。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创新来激发创新创业潜能来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在介绍2016年工作重点时,李克强指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全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2015年我国推进互联网+各行业的加速融合,推动了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日均新增1.2万户。我国服务业在GDP首次占据“半壁江山”,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也快于一般工业。服务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三方面来提高创新创业潜能: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推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四众平台,构建产学研及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效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供给的消费品品质。精益求精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创设品牌。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多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还要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油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鼓励民企扩大投资、参与国企改革。推动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重组整合、清理退出一批国有企业。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加快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当前我国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重塑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