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3 作者: 王义桅
2014年以来,为促进欧元区经济复苏,欧洲央行采取了包括降息、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购买担保债券以及长期再融资操作等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措施。然而这些刺激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欧洲经济在增速放缓以及低通胀风险中走完了充满疑虑和失望的2014年。经合组织(OECD)日前发布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警告,全球经济增长已陷入“低速区”,欧元区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严重风险。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15年1月10日参考消息。
2014年以来,为促进欧元区经济复苏,欧洲央行采取了包括降息、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购买担保债券以及长期再融资操作等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措施。然而这些刺激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欧洲经济在增速放缓以及低通胀风险中走完了充满疑虑和失望的2014年。
经合组织(OECD)日前发布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警告,全球经济增长已陷入“低速区”,欧元区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严重风险。OECD预测欧元区2014年经济增速为0.8%,虽比2012年至2013年间遭遇的经济收缩情况要好,但低于2002年至2011年间1.1%的平均增长率。失业率高企不下以及通胀远低于预期,使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欧洲各国决策者正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低通胀和高失业率,然而目前情况仍不容乐观,西班牙和希腊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挥之不去的极低通胀率、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黯淡的经济前景都迫使欧洲央行在政策制定上变得更为“激进”。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日前表示,“2015年初,欧洲央行将重新评估货币刺激措施的效果、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结果以及通货膨胀前景。如果需要进一步应对长时间内的低通胀率风险,欧洲央行或将调整刺激措施的规模和速度。”
一、 2015年欧洲经济会不会有起色?
新的一年中经济重新走上正轨将对欧洲至关重要。否则,欧盟成员国中多数国家的社会政治情况将会变得非常不稳定,极端党派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已经获得多个席位。
担心欧元区通缩风险提高,欧洲央行下调了欧元区2015年经济增长率从2014年9月份1.6%的预计值降至1%,远低于央行设定的“接近但略低于2%”的目标;通胀率预期从9月的1.1%预计值降至0.7%。这凸显了欧洲央行十分担心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特别是担心欧元区通缩的风险在提高。
OECD首席经济专家为此建议,欧洲范围内的主要银行应考虑以促进主权债券化的方式支持欧央行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当然,德国反对通过购买债券来挽救欧元区经济,担心一旦欧洲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措施,将会引发无节制的借贷行为。”推出欧版QE,欧央行还需要克服巨大的政治阻力。
问题是,欧央行不是美联储,不具备通过量化宽松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与实力。先说能力,欧央行并非主权国家央行,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再说实力。欧央行只能通过LTRO渠道释放4000亿欧元流动性,只占美联储共购买的3.9万亿美元的零头。因此,近半年来,欧央行通过负利率刺激货币扩张,效果不明显。
欧元贬值效果又如何?法国经济研究所(OFCE)近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中期至2014年中期,欧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10%,这一趋势在过去6个月发生逆转。自2014年5月以来欧元持续贬值,实际汇率已下降5.2%,欧元贬值将持续到2015年中期,届时欧元比美元汇率将降至1.2。欧元贬值有助于扩大出口,增强欧元区国家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助于欧元区避免通缩风险,而通缩会推高主权债务实际水平;在欧元区实施财政紧缩背景下,欧元贬值还将为结构改革和扩大内需提供支撑,帮助实现2015年经济增长。但弱势欧元也将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增加包括能源在内的生产成本,导致家庭购买力下降。从长远看,欧元贬值对经济和就业的提振作用十分有限。
二、欧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在哪里?
欧债危机爆发五年后,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紧缩的矛盾变成紧缩与刺激的矛盾。
关键的问题是,欧洲经济结构调整慢,缺乏增长产业基础。欧洲缺乏像美国那样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德国工业4.0,但其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仍落后于美国,关键的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芯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仍然落后于美国。
多数欧洲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仍未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仍依赖传统产业,比如法国依赖奢侈品、军工、重工业;意大利依赖传统制造业;中东欧国家以传统制造业与手工业为主。由于技术更新障碍,一些国家的优势产业不断被美国和赶超型的亚洲产品所取代,比如芬兰的诺基亚。
令人忧虑的是,欧洲经济政策缺乏像美国那样的灵活性和活力。无联邦政府,通过财政契约来削减财政支出,只能导致经济增长下降。欧盟国家面临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货币政策同样难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困境。欧洲86%的债务率,欧元区94%的债务率,虽然低于美日,但美国可以通过印钞票的方式转嫁债务负担,日本的债务多为私人性质。欧元区削减财政赤字的任务仍然艰巨。欧洲国家的福利开支占GDP比例难以削减。
关键的问题是,欧洲实体经济在分化,实体经济竞争力相对不断在削弱。西欧走出衰退,但增长相对缓慢;中东欧经济衰退仍未结束,一些国家仍在负增长;北欧国家也不容乐观;南欧尚未走出衰退。国别竞争力差异阻碍了欧盟采取一致的经济刺激措施:英国经济复苏稍好,德国增速在下降,法国仍糟糕,意大利仍在衰退中挣扎,波兰相对较好,捷克仍负增长,匈牙利负增长,未走出衰退,西班牙尚未走出衰退,希腊只是负增长有所缓解,葡萄牙不断下降,瑞典也在衰退中,芬兰增长动力也在衰减。
三、欧洲经济在新一年里的表现取决于哪些因素?
2015年对欧洲经济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新一届欧委会上月启动了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即所谓的“容克计划”,以复苏欧洲经济。该计划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加强投资动员能力,建立一个新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简称EFSI),在未来三年内(2015-2017年)设立公共资金并通过杠杆化操作,动员3150亿欧元新增投资——相当于欧洲年均GDP 1%的资金;二是引导投资转向实体经济,制定可靠的项目管理及资助计划,将投资导向最需要的地方;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一个有雄心的欧洲吸引投资路线图,消除管制壁垒。EFSI启动资金为210亿欧元,其中160亿欧元将来自欧盟现有预算,50亿欧元来自欧洲投资银行。160亿欧元将作为长期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研发和可再生能源,50亿欧元投向中小企业和中等市值企业。根据欧委会估算,这些投资的乘数效应将达15倍,至少拉动3150亿欧元投资,使欧盟增加3300至4100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新增130万个就业岗位。
采取杠杆融资,不难从市场上筹资,因为欧洲藏富于民,关键是信心和投资方向。“容克计划”是以公私合营的方式为欧洲能源、交通、工业和宽带网络等领域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其目的一是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欧洲,促进增长和就业;二是建设数字欧洲,抓住信息和通讯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
当然,变化往往快于计划。除了经济结构的内生变量之外,欧洲经济还将面对很多外生变量。乌克兰局势是最显著的一个。关于乌克兰将来怎么样,问题如何解决,制裁何时停止,美欧之间存在分歧。对欧洲来说,乌克兰不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到了极限。与此同时,对俄罗斯的制裁伤害了德国、匈牙利、芬兰的投资和出口。原来直接通往西欧、北欧国家的能源管道现在都得绕道土耳其。对俄罗斯的继续制裁何时见底,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何时结束?另一个变量是美国的政策。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国2015年会不会加息等问题将影响到欧洲对美出口。
除了经济的增长作用,“容克计划”可能会对另一个令欧元区头疼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担心未来风险,现在欧元区缺少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新的项目。为此,容克计划必须让公共部门接受更多的风险,比如在投资项目时,必须接受项目开始时可能的损失。
这样的政策肯定会增加欧元区公共部门的责任,如果“容克计划”的实施能够成功促进经济增长,那么就会使公共资金更为持续的运作。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公共部门的真正存在的价值:分担民众的风险,以及帮助解决在集体决策中产生的某些导致政府系统无法正常运作的问题。
话说回来,尽管制约欧洲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因素短期无法消除,但2015年欧洲经济仍然面临一些利好因素,比如世界经济复苏,油价持续走低、欧盟整体改革缓慢推进等,这将推动欧盟经济缓慢复苏,增速将略好于2014年。我们希望,2015年欧元区战胜通货紧缩,不再是神话。(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