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7 作者: 人大重阳问答
16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环比出现下降1000亿美元。这一现象的反常之处在于:今年三季度贸易顺差总量上升到127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30%上升到110%,顺差扩大同时外汇储备下降显得“不合常理”。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有何玄机?
Q:16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环比出现下降1000亿美元。这一现象的反常之处在于:今年三季度贸易顺差总量上升到127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30%上升到110%,顺差扩大同时外汇储备下降显得“不合常理”。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有何玄机?
A: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我们发现,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和美元指数有负相关关系。近期美元的强势上涨意味着其他货币相对价格的走低。根据以往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大约占70%,非美元资产约占30%,因此,在各币种的外汇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外储也会有所降低。根据估计,自今年7月1日以来,美元指数最高一度上涨超过8.5%,至86.75。与之对应的是,全球非美货币出现普遍大跌。由此算来,非美元货币计价资产的跌幅大约为2.3%,近1000亿美元,导致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减少。
其次,央行在8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的《银行办理结售汇管理办法》,而实施了12年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同步废止。新办法降低了银行准入条件,赋予银行更大自主权,央行基本上不再干预外汇市场。这意味着,即使有外资的流入,其影响将更多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价格上,而非外储的增加上。第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并于近期达到高点,中间价首次升破6.14关口,刷新了7个多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很好地印证了新办法“藏汇于民”所造成的汇率价格变化。
最后,中国对外投资力度加大。第三季度美元的强势表现对于持有大量美元外储的中国来说无疑带来更大的对外投资机遇,结合第三季度外贸顺差和外汇占款的背离走势,更加印证了央行跟随美元上涨加快转移支付。今年9月下旬习近平访问了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四国,强调“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两大倡议,也实际上是把中国经济向外投资。会议期间我国与亚洲四国在投资、贸易、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签署了多项投资协议。这些政府间性质的协议为中国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创造了更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法律保障,强有力地鼓励了对外投资,减少外汇存储量。
中国巨额的外储给人民币带来的是巨大的升值压力,同时也缩小了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此次外储的减少意味着中国外汇大幅增长的阶段已经基本过去,随着外贸和人民币汇率逐渐趋于平衡,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季度、月度增减交替将成为常态,这是市场运行的结果,也是中国所期待看到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卞永祖、王晓玥执笔。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