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21 作者: 曹明弟
事易时移,时隔13年后,今年中国再次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主办国。但当前APEC内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外有国际经济危机阴影重现,可谓面临内忧外患。新形势错综复杂,需要综合分析APEC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明确APEC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曹明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员,独家刊于人大重阳网。
事易时移,时隔13年后,今年中国再次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主办国。但当前APEC内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外有国际经济危机阴影重现,可谓面临内忧外患。新形势错综复杂,需要综合分析APEC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明确APEC的地位和作用。
APEC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内有TPP严重分化APE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起初只是亚太地区众多次区域合作协定中的一个,直到 2008 年美国宣布加入TPP 谈判,并于2009年11月提出了扩大TPP的计划,意在塑造包括更多成员、更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安排,使 TPP 的重要性大为提升。2011 年 11 月召开的 APEC 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美国提出与澳大利亚等8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开展 TPP 谈判。截止目前,TPP已拥有包含日本在内的12个成员国。另外,韩国、菲律宾、泰国和中国台湾也表示了加入谈判的意愿。这些TPP成员或谈判对象均是 APEC 成员,导致APEC成员分化为TPP成员和非TPP成员。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TPP 正在成为影响亚太地区秩序建构的新因素,其架空 APEC 的意图非常明显,存在最终取代 APEC的可能。
——外有国际经济危机阴影重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表示, 发达经济体民间与政府高额的债务拖累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市场正在调整适应低速经济增长,全面下调2014年和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分别至3.3%、3.8%。美国9月零售销售和生产者物价指数双双回落,金融市场波动性大幅上升,提醒人们谨慎看待美国经济的温和复苏。欧元区8月工业产出月率骤跌至1.8%,创下2012年9月以来跌幅新高。德国也于近期大幅下调2014年和2015年的德国经济增速预期至1.2%和1.3%,导致欧元发动机熄火。英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1.2%,创2009年9月以来新低。韩国也因经济复苏势头趋缓,及对欧元区经济萧条的担忧情绪加深而降息,配合韩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此种种现象,均显示全球经济即将陷入萧条,也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成长停滞不前的担忧。危机来临时,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容易抬头,从而危及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双轮驱动战略。
确立APEC在全球格局中的新地位
亚太经合组织现有21个成员,所属区域总人口达28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约占世界的55%,贸易额约占世界的48%。作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APEC是当前亚太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机制最完善、参与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开放的地区主义典范。江泽民总结APEC的特点为: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
APEC作为一个“具有实质内容的官方经济论坛”,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采用自愿与协调相结合的方式。APEC既重视官方的贸易障碍,也注意民间的交易成本;不诉诸超政府组织的规范,而是强调资讯的流通、自愿性的重要以及国际信任。APEC的优势不在于正式互惠的协商,而在于非正式自发性的沟通与合作。APEC的成功运作已使之成为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典范。
——全球经济复苏引擎。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对世界经济繁荣和稳定都至关重要。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APEC自1989年建立以来,在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的驱动之下不断深化亚太各经济体间的合作,为本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过去20年,APEC成员间的贸易和相互投资呈现逐渐上升势头,成员经济平均增速高于其他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当前,“在繁荣与萧条分界线上震荡”已成当今全球经济新常态,国际经济危机初露端倪。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日本,均属于APEC。亚太兴,则世界平;亚太起,则世界稳。APEC通过加强各成员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将能有利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
APEC应被赋予更多新功能
——协调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建设。虽然作为一个约束能力有限的组织,不能提供人们预期的实质性支持,但,APEC能够促进亚太地区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善成员关系,增进相互信任,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投融资、政治和安全环境。
以实现“物理连接、制度连接、人文连接”为核心,APEC可以协调推动亚太地区全方位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建设。通过加强APEC成员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设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等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促进地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不仅能创造实际利益,维持巨大的市场需求,还将推动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巩固和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激励各成员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从而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的稳定和活力,促使经济走出衰退危机,重获新生。
——连通亚欧大陆和环太平洋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有力推动下,亚欧大陆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促进亚欧地区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同时,世界事务中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而APEC恰恰处于亚欧大陆和环太平洋区域的交汇地带,是两者的“连通器”。
APEC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通过全面规划、平衡推进政治、经贸、社会文化等领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共同构建统一开放大市场,可以把亚欧大陆和环太平洋区域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让所属区域分享合作与发展的“红利”。
——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的路径。APEC内现有以美国主导的TPP、以中国主导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东盟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自贸区发展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多渠道并行发展局面。一方面这些自由贸易协定(FTA)安排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相互竞争,不断推动各个协定安排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水平竞相升级;另一方面,由于成员有重叠,通过互惠交叉传递,不断提升整个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水平。APEC几乎涵盖了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所有成员,同时又避免了冲突和对抗,为合作、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此基础上,通过重点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设,积极接纳和整合区域内自由贸易的成果,加强APEC架构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和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升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在当前WTO的多哈回合谈判停滞的状态下,通过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逐步贯彻和完善“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原则,在实践上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的试验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