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贾晋京:美欧的产业空心化导致金融塌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贾晋京:美欧的产业空心化导致金融塌方

发布时间:2013-08-02 作者:  

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是一次资本主义的体系性危机。从产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维持和发展,都需要技术性的重大突破来作为支撑。新技术会创造新的供需结构,最终扩大市场规模。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在于:目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难以为继,而且,过去克服危机所需要的条件现在已经完全不具备。在过去,会有一系列的技术群来支撑一个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结束以后,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市场来展开下一个经济周期。

 

  “金融危机五周年:回顾、反思与前瞻——从政治经济学角度”会议纪要(部分)
 
 
  编者按: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经济危机导向社会政治危机。目前看去,危机仍然没有终止的迹象,并可能导向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世界。

 
  对中国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而易见。继4万亿反危机财政措施出台四年后,虽然中国一时避免了全球危机的剧烈振荡,但经济增长已经十几个月处于下行状态,投资拉动增长的潜能接近极限,外贸出口持续不畅,导致以出口为主要依托的中国制造业全面过剩,进而推动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溢出转向投机领域,地产乃至金融投资业泡沫不断膨胀。

 
  中国已经纳入全球体系,并与这个体系相互塑造、相互影响。世界经济发生如此重大的问题,中国人必须认真思索,搞清楚这个世界体系究竟出了什么事?其内在机理究竟为何?而反观中国思想界,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思考远远不够,多停留在短期反危机措施及经济运行表象层面的观察思考,深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远未展开。

 
  有鉴于此,《文化纵横》杂志社组织了“金融危机五周年:回顾、反思与前瞻——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专题研讨会。会议于2013年7月19日在北京达园宾馆召开,来自经济、金融、国际政治、社会学领域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一下议题展开: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金融危机与国际政治、金融危机与社会思潮。

 
  学者们就本次金融危机的定性——是一次资本主义体系的周期性危机,还是一次标志着新的产业革命时代开端的转型危机?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结构的冲击和改变,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挑战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国内学界应该高度重视金融危机的研究,以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动规律,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世界经济结构变迁论:美欧的产业空心化导致金融塌方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贾晋京认为: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是一次资本主义的体系性危机。从产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维持和发展,都需要技术性的重大突破来作为支撑。新技术会创造新的供需结构,最终扩大市场规模。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在于:目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难以为继,而且,过去克服危机所需要的条件现在已经完全不具备。在过去,会有一系列的技术群来支撑一个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结束以后,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市场来展开下一个经济周期。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之前,可以通对外军事扩张来发现新的市场,而现在,既缺乏新的技术突破,也无法实现市场扩张,由此,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难以为继。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在于:美国依靠美元霸权实现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而美元霸权的持续,依靠美国能够持续创造新的需求——美国必须要有新的产品能出售。不同国家之所以接受美元,是各国都需要美国的产品,各国必须用美元来购买这些产品。过去,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尖端技术装备、技术标准、技术体系。但是,自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美国已经无法创造出新的技术,无法制造新的需求和新的投资领域,美联储的政策只能把大量资本引导到房地产市场,最终导致市场泡沫。

 
  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在于: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造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普遍产业空心化。由此,西方的福利体系、金融体系缺乏实体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撑就会出现大量失业。在人口大量失业的条件下要保障经济增长,要保障福利体系,就只能依靠大量印钞。美元的基础是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基础是税收,发美元就要发国债,发国债就要增加税收,而美国3.15亿人口只有6100万人口是有工作的,这使得税收无法增加。印出来的美元没有了税收支持,大量堆积在银行体系中,因为没有实际的消费、没有实际的经济活动,只能在金融市场做投资,做投机,没有变成实际的产品,关键在于缺乏实体产业的基础性支撑。这样,会造成高额的债务积累,而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国家经济体系就支持不下去,就会出现金融危机。


  附 :与会学者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名)      
 
曹锦清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赵亚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

卢周来                                       国防大学经济学教授            
潘  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任启明                                 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
吴  强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讲师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  明                           社科院世经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张  捷                                       《环球财经》副总编          
张  平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所副所长 
周方银             社科院亚太研究院中国周边与全球战略研究室主任                                                              
王湘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