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05 作者: 两会观察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折射了新一届政府全面落实改革的坚定意志,堪称是政府主动让社会批阅的一份年度期末考试答卷,和政府向社会表决心的“军令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改革举措追踪”课题组将长达16000多字的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发现新一届对“量化承诺”之细。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折射了新一届政府全面落实改革的坚定意志,堪称是政府主动让社会批阅的一份年度期末考试答卷,和政府向社会表决心的“军令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改革举措追踪”课题组将长达16000多字的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发现新一届对“量化承诺”之细。
一、2013年工作回顾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GDP达56.9万亿元,同比增长7.7%。CPI为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同比增长7%和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财政收入增长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增长13.6%。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600多万户企业受益。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完成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学生贫困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以上村卫生室。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五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重特大事故下降16.9%。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7件。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
二、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我国政府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7.5%左右,CPI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应把握的原则及政策取向: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赤字率稳定在2.1%。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三、2014年重点工作
一是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简政放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严格执行“约法三章”,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
三是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两年内让所有农村居民都喝上干净水。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五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今后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六是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
七是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
八是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九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今年拟安排5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改革举措追踪”课题组成员:王文、赵亚赟、贾晋京、杨清清、胡海滨、蒋黎黎、庄雪娇、刘英、王敏、高望、张敏一、李振。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