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戈:谁让证券业的大佬终于吃了牢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戈:谁让证券业的大佬终于吃了牢饭?

发布时间:2017-04-25 作者: 刘戈 

监管法律的不断完善让那些铤而走险的投机者不断的落入法网。在1987年的股灾前不久就又有一位投机者被抓了个正着。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经纪人博斯基靠风险套利来赚钱,他的操作手段是,首先买入一个潜在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一旦收购完成,他就把股票卖掉狠赚一笔。

    作者刘戈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4日“听戈”微信公众号。


  监管法律的不断完善让那些铤而走险的投机者不断的落入法网。在1987年的股灾前不久就又有一位投机者被抓了个正着。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经纪人博斯基靠风险套利来赚钱,他的操作手段是,首先买入一个潜在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一旦收购完成,他就把股票卖掉狠赚一笔。为了提高成功的概率,博斯基编制了一张为他提供内部消息的经纪人和银行家的网络,他用装满现金的箱子去交换他所需要的信息。1986年11月14日,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博斯基已经承认了他的很多行为触犯了证券法。最后,博斯基被判入狱三年。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华尔街》的原型就是这个家伙。


  2015年3月底,我被电影频道邀请参加《佳片有约》的录制。因为股市的火爆,《佳片有约》的导演敏锐的把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找了出来播放,这是他们居然想起找一位财经评论员参与影片评点的原因。


  回过头来看,按照阴谋论的思维方式,电影频道放映《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打响了国内外敌对势力里应外合恶意做空中国股市的第一枪:在中国股市跑出了一轮漂亮的“改革牛”之后,突然放映一部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美国电影,难道不是影射中国股市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吗?


  如果有普通股民恰好在那个时候认真的看了这部电影并且对贪婪的资本大鳄们如何操纵证券市场牟利印象深刻,那么在日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会不会让自己的投资更保守些更小心些,不至于后来血本无归呢?


  “迈克尔·米尔肯从监狱回来,并且永远不准踏入华尔街高风险融资世界,在那里他从君临天下的主人跌落为体面丧尽的罪犯。但是这位破败的显贵正在心情愉快的给那些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上课。”《纽约时报》1993年10月16日的一篇特稿是这样开头的。这恰好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中道格拉斯饰演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格出狱前后的日子,因内幕交易被判刑入狱的盖格从监狱管理员手中拿回入狱时保存在监狱里的几件物品,其中包括一只像砖头一样大小颇具时代符号意义的“大哥大”,默默的走出监狱,没有人迎接他。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室的后边,挤满了崇拜他的大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前一天晚上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他们在旁听这位大师的课程。他们注视着边上的电视屏幕,好像它上面显示的是未来股票行情一样。一位学生坚持说:他是一个伟人——一个殉道者而不是骗子,只是因为社会不能理解一个人如何在1年的时间里能赚到5亿美元就惩罚他,那是不公平的。他正热切的吸收着米尔肯身上的所有知识和经验。”《纽约时报》记者继续用力求客观的描述来掩盖被毁三观的无奈。

部分内容摘自刘戈著书《在危机中崛起》 购买链接



  在电影里,也有一个十分类似的场景:出狱后的盖格在一个礼堂里为他的新书做演讲,并掷地有声的说出贯穿全篇的那句可以被当做华尔街座右铭的名言:“贪婪是好的”。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是1987年年底上映的电影《华尔街》的续集,在电影上映的两个月之前,华尔街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股灾,幸亏因为新上任的格林斯潘应对得当,才没让股灾导致一次新的大萧条。刚被股灾吓出一身冷汗的人们,就看到以华尔街真实故和人物为原型的电影,自然引起极大轰动。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奥利弗·斯通,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格是贯穿两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电影《华尔街》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85-1987年之间——美国的“改革牛”时代。1980年里根上台,启动了包括降低所得税减少政府干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华尔街也迎来一片繁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贪婪肆虐的时代,所以,在美国八十年代也被称为“贪婪的十年”。


  证券公司年轻的小交易员巴德每天靠电话黄页一个个做电话营销获取客户,却梦想的成为像戈登那样的股市大咖。一心向上爬的巴德知道大佬们想要的是什么。靠提供父亲就职航空公司的内幕信息,巴德终于获得了戈登的信任成为其门徒。戈登的贪婪和冷酷,以及不择手段的幕后操纵和内幕交易,让他成为华尔街最令人敬畏的PE 大佬。终于在针对巴德父亲所在航空公司的收购战中,良知尚存的巴德与师父反目,最后终于将戈登送入了监狱。


  据说戈登·盖柯这一角色融合了当时多个华尔街人物的特点,被称为“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迈克尔·米尔肯一度被看做是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的旗帜,有人甚至将19世纪末的约翰·摩根相提并论。


  “当你问他那些最终使华尔街陷入丑闻的证券欺诈,米尔肯先生就会谈起伽利略以及最终被历史证明正确却被宣判为有罪的其他梦想家的故事;他说用慈善捐款的数据争辩说,美国人在80年代总体而说反而是慷慨而不是贪婪的。”米尔肯居然将自己的遭遇和伽利略相提并论!把《纽约时报》这段内容和三年前他在法庭上的态度放在一起,你不得不钦佩他们冷酷而坚定的价值观和灵活务实精神结合的是多么溜光水滑。


  “迈克尔·米尔肯昨天承认犯有六项证券欺诈和内幕交易的重罪。这位43岁的金融家同意支付6亿美元的罚金。米尔肯此前始终坚持自己是无辜的,但是昨天,他在曼哈顿一个挤满人的法庭里彻底崩溃并痛哭失声,他说他伤害了那些最亲近他的人。米尔肯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泪水开始从他的眼睛里涌出,然后他把自己的右手食指放在了鼻子下面。我真的感到非常抱歉,他一边啜泣一边说。”“我违背了支配我们产业的法律和规则,我这样做事错误的,我当时也知道那是错误的,我对承认自己有罪。”《纽约时报》1990年4月25日的庭审报道,把一位在股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恶棍”描述成了一个认罪服法痛改前非的回头浪子。


  米尔肯积极的配合态度,使他被起诉的98项罪名中只有六项被确认,获得十年徒刑。并因诊断出癌症,做了3年牢就出狱了。


  虽然故事虎头蛇尾,但米尔肯和其同时代的因为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迅速成为巨富的一号人马被绳之以法,也是经历了200多年发展历程的华尔街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虽然也出台了各种法律规范证券市场,但比起成批的业界大佬吃牢饭其震慑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