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义桅: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应对大安全挑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王义桅: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应对大安全挑战

发布时间:2013-11-14 作者: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创立,是应对大安全挑战的时代呼唤,为此要进行安全体制的顶层设计和安全战略的升级换代。苏联解体后,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这对冷战时期的旧安全观而言,是巨大历史进步。如今,网络、太空、公海等全球公域问题突显,给国际社会的安全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国际安全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创立,是应对大安全挑战的时代呼唤,为此要进行安全体制的顶层设计和安全战略的升级换代。

 

  苏联解体后,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这对冷战时期的旧安全观而言,是巨大历史进步。如今,网络、太空、公海等全球公域问题突显,给国际社会的安全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国际安全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难以区分。金融、信息等领域的安全问题,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发生在新疆等地的暴力恐怖事件,也非单纯的国内安全问题,而是具有国际“三股势力”的背景。一句话,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安全全球化挑战。

 

  其次,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难以区分。海上安全问题既可能是传统海上岛屿、岛礁领土争端引起,也可能是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引发,原有的传统—非传统安全区分可能过时。

 

  再次,安全防范与安全维护难以区分。网络安全突显就是典型例子,既有防范黑客攻击的难题,也有维护网络开放、安全、自由的矛盾。

 

  最后,安全威胁来源与安全治理难以区分。传统上,猫和老鼠的游戏角色分明,逻辑清晰。

 

  如今,网路恐怖袭击等行为表明,安全威胁来源,安全管理机制更复杂化、多元化。与此同时,国内安全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难以区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我们最大的政治安全,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这日益关系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一些国内外势力从攻击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出发,攻击中国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事关国家安全。

 

  其次,维稳与维权难以区分。钓鱼岛问题是外交维权问题,但受国内民意牵连。就钓鱼岛问题举行的反日示威,往往容易引发国内动乱和社会不稳,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再次,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难以区分。大规模卫生问题、恐怖袭击事关社会安全,由于其国内外联系,也往往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也因此交织在一起。

 

  最后,海外安全与国内安全难以区分。中国企业、公民大量走出去,如何维护我海外利益,应对投资风险,是新时期突出的海外安全问题,也事关国内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为此,中国军队、外交在维护国际通道安全,维护海外公民、公司权益,责无旁贷。如何应对海外突发安全事件挑战,加强国际海上安全合作,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严峻考验。

 

  针对时代变迁,应对新的安全挑战,我们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树立大安全观,升级安全机制,提升能力建设,积极为国内外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公共产品。(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