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英:保障经济发展 扩大内需九大具体指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英:保障经济发展 扩大内需九大具体指标

发布时间:2016-03-14 作者: 刘英 

2016年3月7日至8日,正值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研究员接受采访,她认为,今年在扩大内需上将有许多重大举措,从而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1日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6年3月7日至8日,正值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研究员接受采访,她认为,今年在扩大内需上将有许多重大举措,从而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第一,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第二,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有许多短板,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有效投资仍有很大空间。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第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安心、省心和舒心。


  第四,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具体指标:


  M2增长13%,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央行会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800亿引导资金和1000亿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奖补资金


  政府会继续鼓励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PPP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综合施施策降低企业成本,坚决遏制乱收费。


  5万村通光缆,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综合管廊2000公里,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安居工程及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实现1000万农村人口脱贫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


  淘汰380万辆老旧车,大力治理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PM2.5直降。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培养2100万农民工,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医疗补助资金增长9.5%,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


  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