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4 作者: 王衍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当前金融家加强诚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衍行系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3日中国金融思想战线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当前金融家加强诚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努力打造"信用浙江"》中明确指出了信用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朱镕基同志在视察会计学院时提出`不做假账`,这不仅是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信用。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难题已经引起普遍重视,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失信必然引致价值扭曲、功利蔓延,甚至经济动荡。殷鉴不远,西方金融业近年来出现了多起流氓交易、利率汇率操纵、洗钱、非法止赎案件,以及种种避税丑闻,使金融业名誉扫地并导致信任危机、金融危机。信用和信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金融家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总结金融企业众多失败案例的原因,与不讲诚信有直接关系。
风起于青萍之末。习近平同志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中提出:"调研的视野必须宽广开阔,既要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风起于青萍之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从近年出现的影响金融企业诚信的风险项目看,大都是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忽视的必然结果,没有做实地尽职调查,有的连项目有哪些都不太清楚,这样出了风险,金融家当然难辞其咎。在金融企业,"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若上级没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有人便可乘虚而入,轻而易举地瓦解上级的辨别能力,从而牵着上级的鼻子走。金融业案件频发、不良资产失控,往往是金融高管高高在上、缺乏对真实情况了解、眼高手低的必然结果,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对金融业负面影响很大,造成的严重危害或许要用若干年来消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加倍警觉。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中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注重细节,防患于未然。战国商鞅曾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问题就会停顿。一家金融机构只要有一个环节有毛病,就可能发生连锁反应。现实中,金融家由于忽视细节导致一丑遮百俊的事例屡见不鲜。了解细节,就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金融机构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大、风险大的特点,优秀的金融家会选择见微知著的风险,以维持信用,他们让世人确信:只有重视细节的稳健才是远见卓识。譬如2008年,肇端于美国的次债危机使许多美国金融家马失前蹄,其实,如果抓住借款人由于经济滑坡导致还款困难这个细节,加之从预警到全面危机爆发有6-12个月时间,完全可以知难而退从而远离次级债,十分体面地获利了结。诚信的秘诀在于把细节做好,久久为功,诚信的积淀在久不在速。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中指出:"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金融家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能知必能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诚信必然成为水到渠成的品质。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0月29日)中提出:"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金融家对如何掌握"度其时"尚处在知难行易的阶段,多数人很难抓到本质,往往隔山打牛,难以鞭辟入里。只有抓住事与时的本质,将其融入潜意识之中,变成清晰的目标和内容,才不会流于形式。能知必能行,目标明确了,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换而言之就是:在新的环境下领导金融企业发展,完全依赖老办法、老观念、老经验来审时度势是不行的,金融家必须兼顾国内和国际视野,加强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讨论解决战略战术问题;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优势、劣势心中有数,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妥谋良策。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应对复杂局面泰然自若、化解风险挑战胜券在握、把控机遇十拿九稳。否则,金融企业的诚信就会变成"客里空",而渐渐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