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8 作者: 何伟文
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打和谈都只是手段,而其最终目的是"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的政策。美国希望中国要按照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规则做出让步,取消对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产业的政策和补贴,并大幅减少对美国的顺差,保护美国的技术优势。中国的经贸要按美国的规则走,而不是按WTO走,这就是美国的目的,而打和谈判只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
编者按:5月9日至10日中美将就经贸问题进行第十一轮磋商。而就在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变卦,发推特声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看来,看似特朗普出尔反尔,其实他从来没变。谈判其实也是桌边的贸易战。本文为2018年7月10日何伟文在人大重阳系列讲座活动中的“中美贸易战:硝烟下的思考、经验与未来”讲座实录。
何伟文: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打和谈都只是手段,而其最终目的是"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的政策。美国希望中国要按照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规则做出让步,取消对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产业的政策和补贴,并大幅减少对美国的顺差,保护美国的技术优势。中国的经贸要按美国的规则走,而不是按WTO走,这就是美国的目的,而打和谈判只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例如,韩国为避免美国向其征收的25%的钢铝关税,同意美方修改韩美自贸协议、加大对美卡车进口及降低韩国关税。由此看出,打是用以实施美国贸易政策的另一种手段,就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判则是桌边的贸易战,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本质。
前景估计:特朗普政府下一步还会干什么?
有两个原则特朗普在未来是不会改变的,一是其抛弃WTO多边谈判关税的原则,实行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二是从战略高度限制中国制造2025。特朗普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再继续对我输美产品施加关税的同时,对中国进行关键领域和投资方面的限制。二是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技术转让及产业政策联合发难。
两个可能行动,一是加征关税;二是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更多限制。
两个可能策略,一是还要谈。二是关税措施升级,这都是有可能的。对中国来讲,打和谈同样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两个,一是维护世贸组织和世贸规则的权威地位。二是维护中国发展的权利。这是两个红线,这两个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中美双方打打谈谈,经过艰难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有三:首先,中美两国分歧及其利益相差太大,指示达成的协议不会是那么稳固的。其次,美方过于自信其在贸易战的胜算。最后,当美国发现贸易战对改变中国的态度及现状影响甚小,及贸易战的负面效应将会在美国国内产生影响,届时美国可能寻求转变及某种妥协。
中美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的本质和根源
(一)本质
中美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的本质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世贸规则是否还有用,多边体制能不能维持,如果多边体制没有了,世界回到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会怎么样?另外,中国有没有权利发挥新兴和高技术产业,有没有权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这是根本问题。一个是多边规则,二是中国的发展权,这些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一大原则,世贸规则不能变。为什么美国这么做是不行的?世贸规则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第22、23条备忘录里规定"禁止任何一个成员实施单方面的限制或者关税"。20年前WTO判定美方对欧洲采取301调查是违规的,并且授权欧洲采取20亿欧元的报复措施,最后美国放弃了,并承诺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后来,美国逐渐认识到关税是一个筹码,如果中国像韩国一样明哲保身,那将对世贸规则的权威性造成挑战。战后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建立起的多边贸易体制正遭受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1929年到1933年,美国对欧洲实施高关税政策以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及就业率,而欧洲国家随机对美采取关税反制措施,这一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出口率下降69%,进口下降66%,世界贸易下降66%。美国就业率不升反降,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1944年,"三大支柱"的成立,重新确立多边规则,才有了战后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增长。
第二大原则,中国发展权利和正当权利不容侵犯。对比一下美国301调查和340亿关税里的产品清单,很多此次关税加征的中国高科技产品,在301调查里是对不上的。301调查其实是个幌子,美国真正的目标是瞄准"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属于中国的内政,美国无权干涉。最后大家都应按照共同的世贸规则为标准,而不是按照美国的标准。但是目前的情况很清楚的表明,特朗普已经把世贸丢在一边,按照他的要求,不允许中国制造2025对美国构成威胁。
(二)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
1、国内政治根源,为了2018年的中期选举,他必须对选民有突出回馈。2016年大选特朗普对选民做了七个承诺,在贸易上制止中国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大幅度减少对中国的逆差等等。特朗普必须要有一个替罪羊回馈他的选民基础,在这个层面,美国的贸易政策是被国内政治所绑架的。
2、战略根源,定位中国为战略对手。2017年12月份,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中俄是战略对手。既然在战略上是对手,美国自然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当年美国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是希望中国能越来越走向西方式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在急速增长。2018年总统贸易政策议程报告中表明了美国贸易政策建立在5大基础上,第一个就是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的重点就是定义中国为战略对手,贸易的支柱是国家战略,既然国家战略认定中国为对手,所以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免不了针对中国。
3、历史根源,上世纪80年代的过时经验。特朗普说"Prisoner of the 1980′s",80年代怎么想?特朗普早在80年代就表达了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但是今天的世界和80年代完全是不一样的,特朗普还在用其老旧的观念来应对今天的世界是行不通的。在WTO成立之前,美国经常对威胁到其产业优势的国家发起关税壁垒,WTO成立以后美国就停止了这一行为。如今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之前就表示美国放弃了保护其产业的有效措施。如今这两人当政,发起贸易战也就不奇怪了。
4、理论根源,过时的19世纪重商主义,说贸易逆差造成失业,造成贫富差距,特朗普到处宣讲这一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颠覆特朗普的贸易理论,这实际上是伪理论。利差、失业、贫富差距,完全是站不住脚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90年到2000年,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翻了两番,从1110亿美元增至4524亿美元。中国占的比重很小。但那10年是美国工业生产高涨时期。1992-2000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4%。制造业就业人数基本稳定。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17年之内只增加了76%。说美国的贸易逆差完全是中国造成的是不正确的。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1-2016年间,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累计增加1.4%,制造业就业增加7.5%。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增加594.78亿美元,制造业就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3.2万。有趣的是,在美国全球贸易逆差最多的六大部门计算机及电子、运输设备、油气、服装、电气设备与电器,以及机械中,只有一个部门即服装逆差是减少的(减少3.55亿美元),但恰恰这个部门就业减少6200人。其他五个部门逆差都是增加的,就业也是增加的。所以逆差造成失业完全得不到证明。反过来,2009年美国全球贸易逆差大幅度减少了3051.81亿美元,制造业的就业非但没上升,反而大幅度减少了138万人,所以就业减少的原因不是贸易逆差,而是经济衰退。
美国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也不是国际贸易造成的。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表明,2000年至2016年,美国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23%。但那是人均的增长。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收入没有增长。钱到哪里去了呢?据调查显示,美国在2009-2013年间,1%的人拿走了80%的财富。而美国又没有实行有效的社会政策,救济穷人,这是金融资本的贪婪和社会政策不到位所致,和贸易逆差没关系。因为2013年美国贸易逆差低于2008年水平。
5、政策纲领与根源,《致命中国》和《中国经济侵略》,这是纳瓦罗的主张,这是其政策纲领的根源。我们需要足够冷静及定力去驳倒它。
不正确或可商榷观点种种
第一,替特朗普说话。有一种是站在特朗普方面的观点,认为中国强制实行技术转让,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这种说法站不住脚。2017年美中贸易委员会对其会员的商业环境做的调查,只有19%的企业反映有受到技术转让的要求,而其中2/3是来自企业的要求而非中国政府。如果确实有政府强制技术转让的案例,完全可以放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解决。因为WTO有成熟的法律规定。这最多只是局部争端,而不是像美方所说的全面争端。美国确实把中国所谓强制技术转让告上WTO。那么就等世贸裁决下来,事实自然清楚。
究竟谁在违反世贸规则?其实美国是违反世贸规则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7月9日,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面立案调查的有556个,其中美国作为被告的有147个,占1/4强;欧盟84个,中国41个,中国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2018年以来,WTO新立案21个,其中美国为被告的案件为14个,占三分之二。所以不遵守规则是美国自己。
美国口口声声说它在WTO里吃亏了,中国占了大便宜。其实美国并不是WTO的输家,从2002年到2017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的第二年算起直到去年,美国无论对全球,还是对加拿大、墨西哥,还是对中国,出口累计增速都超过其进口的增速,美国是输家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空洞乐观。认为中国把特朗普家族搞定就可以改变其对华态度。2017年2500亿的大单给特朗普的甜头还不少吗?然而他第二天在越南就大肆说中国的坏处,而且我们给他的这些好处,都没有影响美国贸易代表署出台对中国有步骤的贸易打压和发动贸易战的时间表,认为中美无论如何都会合作是一种空洞的乐观,是不现实的。
第三,顺着特朗普的论调走,从美国买买买,大肆增加对美的进口。2017年2500亿大单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是1010亿,比这次俄罗斯来谈得700亿还多,管用吗?不管用。我们还要再探讨,一味的从美国大量进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还有国家粮食安全,有“一带一路”的天然气进口布局。这并不是解决此次贸易问题的关键。
第四,鼓吹中美应该大打贸易战,甚至"史诗级"贸易战。这是不负责任的,有的人认为中美贸易战越大,对美国越不利,而对中国越有利,这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习总书记十九大中提出要实行两步走战略计划以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从未提过要通过打贸易战实现。很多文章建议要扩大贸易战,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对策建议
总估计,据目前趋势判断,有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比较大,只不过时间可能要长点;总方针,打和谈,两手都要抓,都要抓得硬;总方略,战略上藐视他,近年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中美贸易实现互补,经济政策最终只是上层建筑,而改变不了底层的经济基础,战胜不了经济规律。诺奖得主,萨谬尔森讲过,"任何伟大的王者都无法改变大海中的洋流"。总策略,既斗争又合作,不要忘记合作的一面,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退让求合作则合作亡,以斗争维护合作,以合作支持斗争。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对美国越坚决,将来可能合作的越好,不要一味退让,不能跟着美国的策略走,要以斗争维护合作,以合作支持斗争。
第一,斗争要硬,丢掉幻想,丢掉平衡,不要跟特朗普政府讲贸易平衡,那是没用的。
第二,谈判也要硬,谈判的前提是以世贸规则为标准。
第三,要依靠多边的机制。即便双边谈判,基础必须按照WTO规则。
第四,善用同盟军。和我们合作的上海美国商会反映,其会员中,2018年有62%计划扩大在华投资。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单边关税的贸易组织、协会,特别是零售商协会、半导体协会、美国商会、美中贸委会、中国美国商会等均不喜欢打贸易战,实际上,特朗普关税的受害者是它们。另外,很多跨国公司也明确表示不赞成关税,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所以,尽管很多美国的跨国公司不像当初那样支持中国,但依然是我们的同盟军。
第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方式。然而,我媒体对美国国内商界和民众反对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报道和评论相当片面。因为美国相当大的舆论是,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但赞成特朗普对华贸易行动的宗旨。
第六,眼睛向下,走向草根,抓好合作。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客观规律决定,如果我们面向地方、面向州,面向草根,那就有无限广阔的前途了。面向美国广大州、县、市,广大企业,一如既往推进贸易、投资合作。加州2017年对华贸易达到1750亿美元。加州州长布朗5月3日斥责特朗普打贸易战"愚蠢",并声称加州不受华盛顿左右。2017年,尽管中美贸易经历多种不确定性,但是双边贸易额还是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七,研究更具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光看现在是不够的,要看得更远。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大家都非常年轻,有思想、有高度,希望我们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间考虑的更多、更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确保中美两国经济大国之间稳定的贸易合经济关系的平稳发展,为造福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未来,而共同努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