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 张敬伟
年号怎么选,大有讲究。据研究,年号选择是宏大的政治叙事,往往由两个汉字组成,因此从中国古代经典里选择也就自然而然了。以“平成”为例,《史记.五帝本纪》有“内平外成”,《尚书》中也有“地平天成”。“平成”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和平与成就之意。总之,年号的寓意其实就是吉利和彩头。从中国古代皇帝到日本天皇,都有这方面的意涵,这也凸显古老东方政治文化的传统。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日《大公报》。
日本的平成时代将成历史,令和时代启幕。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昨日正式宣布“平成”后的新年号:“令和”。这也是日本第248个年号,该年号将于5月1日新天皇即位时更换。
年号首次出自日本典籍
天皇号称千古一系,年号选择是皇室大事,也是日本国之大政。日本天皇年号传统,源自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且年号也大都出自中国古代经典。只是,和中国古代皇帝年号不同,日本天皇年号自明治时代开始“一世一元”。按照日本1979年制定《年号法》规定,仅限发生皇位继承的情况下将改元。若天皇退位,年号也将变更。因此,明仁天皇的“平成时代”即将谢幕,新天皇即位前,新年号已经产生。
年号怎么选,大有讲究。据研究,年号选择是宏大的政治叙事,往往由两个汉字组成,因此从中国古代经典里选择也就自然而然了。以“平成”为例,《史记.五帝本纪》有“内平外成”,《尚书》中也有“地平天成”。“平成”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和平与成就之意。总之,年号的寓意其实就是吉利和彩头。从中国古代皇帝到日本天皇,都有这方面的意涵,这也凸显古老东方政治文化的传统。
有专家统计,日本年号大约出自106部中国古代典籍,其中来自《尚书》最多,共37次;其次是《周易》27次;再次是《诗经》15次。但由于安倍政府右翼色彩浓厚,在新年号选择上,倾向于从日本典籍中去“找字”。
日本人还是找到了——引用日本古籍《万叶集》中的诗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佩后之香”。这也是日本首次从本国古籍中确定新年号。菅义伟的解释是:“希望能够选出一个符合新时代的年号。我希望(这个年号)能够深深地扎根于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但日本专家强调,日本古代典籍和中国古代典籍有着密切联系,即使新年号出自日本古代典籍,由于年号是两个汉字,要使日本新年号摆脱和中国以及汉字的联系,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也凸显安倍政府和右翼人士的“良苦用心”。因为日本天皇是虚位元首,而且新年号也由内阁确定,安倍政府自然会以右翼立场去选择新年号,以留下本届政府的政治痕迹。
选“令和”以留下政治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明仁天皇对日本右翼并不感冒,他登基以来坚持和平思想,从来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国和全体国民的象征,明仁天皇坚持战争反省和不参拜靖国神社的个人坚守,既有和右翼政府保持距离的考量,也是对和平精神的承诺。当然,作为日本国和国民的象征,日本天皇也必须保持立场中道守正。
明仁天皇的父亲裕仁天皇,战后虽然没有作为战犯被追责,但日本天皇对发动侵略战争的确难辞其咎。战后,《人间宣言》否定天皇作为“现代人世间的神”的地位,从神变回人类,天皇成为没有实权的象征。这种“由神及人”的变化,也折射了裕仁天皇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应付的责任,同时也为以后的天皇免除了被捧为神而不得不承担的政治权力以及附加其上的责任。
简言之,裕仁天皇有着难以摆脱的战争原罪,明仁天皇也从父皇的历史负担中体味到战争对日本、邻国和皇室带来的多重伤害。因此,明仁天皇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反省是真切的,对和平的愿景是真诚的。但是,作为国和国民的象征,他又不可能干预政府决策,更不能像民众那样自由发表自己的立场,因此只能通过不去参拜靖国神社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安倍政府秉持右翼主义立场,不仅要改变和平宪法,而且其本人和阁僚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此情势下,明仁天皇多次发表深刻反省战争的讲话,和安倍政府的右翼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安倍政府还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成为战后“长命首相”。有分析认为,明仁天皇退位也有不满安倍政府政策的原因。
皇太子登基成为新天皇,令和年号来自日本典籍无可厚非,但天皇本身的政治特色和日本政府的刻意为之,使新天皇即位之初就烙上深深的政治隐喻。
平成时代将成历史,新的时代即将来临。新年号选择有深意,年号不仅仅是两个汉字本身的意思,还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启幕,更蕴含着日本政府的愿景以及周边国家对日本的观照。(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