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5 作者: 何伟文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人民币最近一段时间的快速贬值不仅在投资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使得上海、深圳等地的银行和口岸货币兑换点出现了购买美元的热潮。报道称,在上海深圳的多家银行,人们购买外汇的需求猛增,而且由于突然涌现的个人集中使用网银购汇,有的银行甚至曝出网银系统故障、运转缓慢等问题。面对人们对美元的“如饥似渴”,一些银行甚至已经采取了限制措施,以柜台库存不足为由,不予受理。此外,对于“海外投资”类的购汇需求,一些银行也拒绝办理。
受访者何伟文系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13日《环球时报》。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人民币最近一段时间的快速贬值不仅在投资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使得上海、深圳等地的银行和口岸货币兑换点出现了购买美元的热潮。报道称,在上海深圳的多家银行,人们购买外汇的需求猛增,而且由于突然涌现的个人集中使用网银购汇,有的银行甚至曝出网银系统故障、运转缓慢等问题。面对人们对美元的“如饥似渴”,一些银行甚至已经采取了限制措施,以柜台库存不足为由,不予受理。此外,对于“海外投资”类的购汇需求,一些银行也拒绝办理。
而比起上海和深圳,北京民众的反应则相对比较平淡。《环球时报》记者11日走访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汇丰银行等网点,看到前来购汇的客户并没有比平时增多,而美元兑换业务目前也没有任何额外的限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名公民一年的五万美元额度,可随时凭借身份证前来办理购汇。
面对人民币的“跌跌不休”,到底谁的做法更对?普通民众到底需不需要换购一些美元来避险、保值呢?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的看法是,如果您不是马上就需要用到美元,而是仅仅是把美元拿在手里想保值,那恐怕是完全没必要、甚至得不偿失的。
“近期一些地方涌现的购汇热潮其主要动因是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上一周人民币跌得比较厉害,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就担心未来人民币会继续走弱,如果现在不换一些美元,以后再买成本可能会更贵。这就好像是冬天下雪了,市场上的大白菜会很自然地涨一点价,结果就导致大家赶紧去抢白菜,生怕价格还会涨,也就把菜价抬高了,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效应”,何伟文称。
然而,尽管美元这颗“大白菜”此时行情看好,但此时买一大批回家囤起来却并不“合算”。“首先,人民币贬值不是真的‘贬值’,而主要是对比美元的相对价格下跌了。但是尽管美元现在有加息预期,但未来依旧有下行通道,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美元还会跌下来。现在人民币的基本面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都不支持人民币的持续大幅下跌,这个前景要看清楚。其次,如果你没有马上就能投资的领域,拿着美元你怎么理财呢?国内的美元理财产品很少,存款利息更是几乎为零,而人民币无论是存款还是理财产品的收益都会高于美元,所以从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看,手持美元不一定合算。第三,如果人民币真的继续跌得比较快的话,央行一定会采取措施,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也是各个国家货币部门共同的做法,所以人民币对美元不可能无尽头地往下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在购得美元之后部分民众将资金转移到香港购买理财产品,或者寻求在海外投资,但绝大多数民众只是把换来的美元存放在内地银行的外汇账户中。对此,专家表示,尽管这导致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数字的下滑,但其实质只是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转移到了个人和企业手中,而并不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资本外流和逃逸。(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