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在野蛮发展的背后滋生着风险。目前,随着人才的聚集,各行各业都来做互联网金融;科技的集聚,一个平台建起来门槛不高,后来者做门槛就越来越高;资金的集聚,投资人越来越多在平台上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也来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集聚,因为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监管机构,所以风险一开始就有,并且随着它的集聚有放大、叠加的可能
控制风险是传统金融行业的长项和优势,然而在互联网条件下,风险是否比原来更大?如何把互联网技术用好,变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在日前由中国资本市场学院举办的“互联网金融与资本市场”高端研讨会上,不少专业人士都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过程中,风险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做好风险熔断机制的设计。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在野蛮发展的背后滋生着风险。目前,随着人才的聚集,各行各业都来做互联网金融;科技的集聚,一个平台建起来门槛不高,后来者做门槛就越来越高;资金的集聚,投资人越来越多在平台上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也来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集聚,因为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监管机构,所以风险一开始就有,并且随着它的集聚有放大、叠加的可能……“现在已经有近30家P2P企业破产、倒闭、跑路等现象发生,这就是风险集聚到一定程度后爆发的表现。” 黄震说。
在黄震看来,P2P是风险集聚的典型领域。目前市场P2P形式多样,其中P2P平台是借助双方交易的网络平台,P2P平台是不能介入交易的,也不应该提供担保,这就能够保证风险可控。真正的P2P的风险就是自身经营的风险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风险,这种风险和借贷双方是不是发生纠纷没关系。“现在我们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风险?就是因为做的业务不规范,甚至是假P2P,现在出的问题都是假P2P,不是真P2P,所以不要因为这些假P2P出了问题坏了P2P的名声。”黄震表示。
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要规范有不少路径,比如从企业自律开始,梳理业务流程,梳理交易结构,形成企业标准,再上升到行业标准;再比如接受客户的监督,签定合同方面,双方权利、义务是不是对等?合同是不是合规合法?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同不规范;还有行业公约规范,不是形式主义的发布行业倡议书,要有履约机制考核等。
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要防范风险,但也不要惧怕风险。风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先知道风险在哪里,并且进行提示、披露和设计风险的熔断、控制机制,这些风险恰恰就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盈利点所在。
除了行业风险外,对技术依赖十分倚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等技术风险。深圳金海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TO王业峰分享了P2P业务中关于信息安全的风险案例。王业峰认为,信息安全是P2P行业生存很重要的方面,今年有很多家网络借贷平台关门倒闭,不少都是因为信息安全问题,平台网站被黑客攻击,一两周没有修复,投资人出现挤兑,最后被迫关门歇业。这也提醒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好足够的技术储备,防范基本的风险爆发。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晓红则从征信角度阐述了对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作用。熊晓红表示,征信对传统金融的风险防范起到的作用,很明显的就是可以有助于信贷机构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这些作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有着重要需求。
如今互联网金融席卷而至,一方面互联网自身存在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金融业也具有特定的风险问题,如此结合或将风险相互放大,这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征信机构的产品及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本身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征信需求,和传统的金融征信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大数据时代,征信机构能为互联网金融做的也许不仅仅是征信。“去年,我们专门为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开辟了互联网征信系统。” 熊晓红介绍说。(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