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05 作者: 2014G20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庞中英今天在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如果中国举办2016年G20峰会,将是G20重新出发、塑造21世纪世界秩序的历史性机会。中国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动G20成为21世纪大国协调的主要机制。庞中英说,G20是大国协调的一个理想模式。或者说,G20为21世纪的大国协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框架、平台。
本文刊于2014年9月4日中国经济网,原标题为《庞中英:中国应推动G20成为大国协调的主要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庞中英今天在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如果中国举办2016年G20峰会,将是G20重新出发、塑造21世纪世界秩序的历史性机会。中国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动G20成为21世纪大国协调的主要机制。
庞中英说,G20是大国协调的一个理想模式。或者说,G20为21世纪的大国协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框架、平台。这个框架从消极的角度看,不仅可以让大国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同舟共济”,而且可以管理、控制大国之间的冲突;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大国之间的深度、全面合作,甚至形成真正的共存共荣、多元复合的新世界秩序。
庞中英在讲话中说,G20当前正面临着危机。他说,在度过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后,G20如同其它一度特别重要的多边论坛一样,逐渐丧失了“外交势头”。俄罗斯虽然在2013年“成功”轮值了G20峰会,但并没有能挽救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俄罗斯和平融入建立在自由市场和民主基础之上的西方世界秩序的希望已经落空。”澳大利亚(2014)和土耳其(2015)将主办G20峰会,这些在世界秩序中的“中间强国”也许还不足以带动G20找到新的方向,更不可能挽救G20,因为这些国家无法让美俄、美中之间避免冲突。
那么中国在G20中又将起到什么作用,是拯救G20,还是推动G20转型?庞中英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意图和意愿上看,中国不是试图取代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发动一场取代美国和欧洲主导的自由秩序的战争;中国也不是与美国主导的自由秩序分庭抗礼,联合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另起炉灶。中国的对外战略实际上是两种东西的混合:在旧的美国、欧洲主导的自由秩序中,改革这一秩序,使这一秩序更具有全球性质,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力图成为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者。G20正好是这样一个平台。
他同时指出,2016年如果中国举办G20峰会,是G20重新出发、塑造21世纪世界秩序的历史性机会。中国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动G20成为21世纪大国协调的主要机制。G20这一平台极其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极其有助于世界重建与中国的关系。
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9月3-4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主题为“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中国经济网为此次论坛的首席合作媒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