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美国要先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志勤:美国要先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发布时间:2021-06-08 作者: 刘志勤 

随着美国众议院通过《2021 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美国重走老牌殖民资本主义道路,重新捡起《排华法案》,企图掀起一股新的“种族清洗”运动,把中国排除在它设计的发展轨道之外,让中国再次沦为任西方国家宰割的三流国家。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1年6月6日今日头条。


随着美国众议院通过《2021 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美国重走老牌殖民资本主义道路,重新捡起《排华法案》,企图掀起一股新的“种族清洗”运动,把中国排除在它设计的发展轨道之外,让中国再次沦为任西方国家宰割的三流国家。


这就是新的“美国梦”,是美国政治界老殖民主义遗老遗少的注定不能实现的“空想”。这些政治家们把“反华”当做“摇头丸”,过些时候就忍不住吃两口,以便求得精神寄托,让美国痴迷于征服中国的虚幻和亢奋之中。


美国要想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必须先“戒毒”,就是放弃处处以中国为敌的“赌徒”心理。美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回归正常思维,把美国转型成一个“正常国家”形态。

美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它的出格言行早已经脱离一个正常国家的范畴。现在的美国有如患上某种“癔症”的病人,常常失去正常的思维能力和行动控制力,给世界产生一个“失态”,“失智”,“失控”的国家形象。


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最大的失败。


面对美国发起的围剿,中国泰然自若:“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或许可以考虑:“立足亚非拉,着力俄罗斯,放眼欧大陆,松开美澳加。”的发展思路,适当转移重点和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到“新型国家经济体市场”,建立新型的全球化。


既然美国不听中国苦口婆心的劝告,一意孤行,已经铁了心和中国对着干,不带中国“玩”,中国也真没有必要再把那么多精力放在美国身上,不妨暂时松开那些死心塌地和中国为敌的国家并进行“冷处理”,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去领会,反思其愚蠢的政策给它们和世界带来的损害,或许更有成效。


美国总统拜登最近讲话中对欧盟领导人喊话称,把他认为的“民主”国家团结起来,不让中国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进程中来,充分显示美国死抱着旧殖民主“阴魂不散”,企图让殖民主义“借尸还魂”,同时力图拉其它欧洲国家下水,和美国一起与中国对抗。


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实质上是一次新的“种族清洗”运动,它的罪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人民挤出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剥夺中国人民谋求过幸福生活的基本人权,把中国人民排除在现代文明社会之外。这是真正的“种族清洗”,是彻头彻尾的“种族歧视”(这里其实与“政治正确”无关)。


美国政客的这些做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纳粹党的做法毫无二致,理应受到世界的一致谴责,决不能采取“鸵鸟政策”,或同流合污,最终会导致世界的大分裂,大动荡!二次大战的教训值得玩味。


因为二次大战前夕若干年,德国纳粹党针对犹太人做了大量的负面宣传,抹黑,甩锅,特别是诬陷犹太人“掠夺”了世界其他人的财富等等,先让犹太人在世界上名誉扫地,孤立无援,然后发动了“种族清洗”,继而发动了世界大战。


我们需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现在中国面临的美国制造的反华形势,与当年德国纳粹党对犹太民族采取的“老套路”基本一致,让人对未来世界前途充满担心。


面临如此不稳定,不确定形势,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 ”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稳定性,持久性”。


这里所说的“大循环”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小循环”是指国内各地区和省市间的互联互通;而 “小循环”则强调在产业,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发展。在“双循环”的大格局战略框架内,有机的嵌入 “ 大,小,微 循环”的战术性策略,具有更大的灵活空间,和比较多的发展机遇。


前几年当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一再提醒企业要“准备过苦日子”的时候,好多人似乎不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现在的发展形势正在逐步验证这个判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我们勒紧裤带,过几年苦日子。其实,说到底,中国从来不怕过什么苦日子,关键是不能过被委屈,被冤枉的日子。中国只有保持发展的势头不减,才能实现“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的目标。


苏联解体的诸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太相信当时美国提出的美国方案,完全不顾中国的发展建议。如果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听听中国方案,世界历史将会是另外一幅图景。


现在美国面临和苏联当年同样类似的挑战,始终没有找到符合美国真正需要的方案。关键在于,现在的美国政治家和当年苏联领导人一样,拒绝中国方案和发展思路,让美国的道路越走越窄,或许不久将来,也面临苏联曾经的困境。


美国政客天天拿“价值观”说事儿,动辄拿“价值观”划线,划圈。其实,美国的所谓“价值观”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和欧洲,亚洲,非洲的“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但是,美国却总是扮演着世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捍卫者,对别的国家说三道四。这是现在世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美国政界依然顽固,听不进中国的解释劝说,但是不能放弃必要的努力。加深和扩大民间交流,特别是知识界的沟通,仍然是极为重要的领域。因为,知识分子是当代社会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阶层,对政策决定,和法案的制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要继续强大,就应当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改变一个不按规矩,规则行事的“反常国家”形象。否则,前途一定不那么妙。


中国要“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在国际上“ 要努力提升在重大问题上的发声能力 ”,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啊!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