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30 作者: 黄震
互联网金融创新,从我们最初看人家怎么做的“眼球经济”,到我们后来用手指参与交易,转变成了“指尖经济”,今天我们要上升到“尖叫经济”的新境界,就是让用户的体验感受痛快淋漓,我也称为快乐经济。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应该是快乐金融,激发用户的极致体验,产生情不自禁的尖叫冲动,这和快乐投资学院的追求是一致的。
本文为“2015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黄震演讲稿,刊于黄震新浪博客。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尖叫金融”,是一个命题作文,感谢王少杰会长给我出了这个好题目!估计是因为我与邓建鹏教授合写了一本书,叫《做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互联网金融创新案例经典》,这本书已经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们准备在2015年3月份左右举办一个中国互联网创新论坛,到时候发布更多调研成果。王会长希望今天的演讲让我做一个预演和热身。
我本人的基本情况,大家已经看到了我的个人简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我是从民间金融研究切入,大约在15年前我开始研究民间金融的法律问题。在处理一系列民间借贷风险事件过程中,我琢磨如何让民间借贷走出所谓的“地下金融”或者“灰色金融”的尴尬境地,主要的方向是要让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后来我们发现借助互联网是最有可能实现民间借贷阳光化的方式。我在参与处理鄂尔多斯、温州、神木等地民间金融危机中进行一些尝试,提出创建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和收编P2P等建议,出版了《民间借贷法律知识读本》。2013年7月我发起创立了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之后,陆续举办了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互联网金融早餐会等活动,《智慧众筹》就是早餐会精彩讨论的汇集。我和邓建鹏教授潜心投入调研,先后推出三部《互联网金融》著作:《论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和《做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是我这些年工作成果的汇编。
今天讲“尖叫金融”是要提前透露《做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的部分内容,如何让用户尖叫,这是我们集中讨论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创新,从我们最初看人家怎么做的“眼球经济”,到我们后来用手指参与交易,转变成了“指尖经济”,今天我们要上升到“尖叫经济”的新境界,就是让用户的体验感受痛快淋漓,我也称为快乐经济。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应该是快乐金融,激发用户的极致体验,产生情不自禁的尖叫冲动,这和快乐投资学院的追求是一致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年来其实是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但是这一波行情我称之为互联网2.O时代的金融创新,在互联网1.0时代,和中国的金融机构的互补合作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比如电子银行的发展,由银联系统的发展,有证券交易系统的发展,这都是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成果。但是那时候互联网企业是为高大上金融机构打工,并且网络是有中心的,在这种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下,它不能释放更大的能量。到互联网2.0时代,由于一种分布式的结构,去中心化的结构出现,各个拥有智能终端的端与端可以互联互动,一种可以把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新机制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借贷和投资,于是就有了P2P网贷、众筹投资,可以随时进行支付,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今后将进入互联网3.0,我觉得将会出现以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等技术为基本的特征,造成移动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智能金融的实现方向,当然,之后或许还会有互联网4.0、互联网5.0,由于我们无法预见,我们就先说3.0。信息技术对我们金融的创新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张图是几种体现,互联网技术怎么样一步一步微笑化,个性化,普惠化,从大哥大到今天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既是信息技术的普惠化,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为其他更多服务搭载基础设施的规划。创新给人最初的感觉就是丑小鸭,互联网的技术就是不断的迭代,不断的试错,在迭代中前进。互联网的技术,到移动技术,数据技术,都在不断迭代中完善与突破。如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就需要跨界合作,共同满足用户的需求,跨界合作的时候一定要产品的差异化。最后渠道有高度的复合型,可以共享数据。基于手机终端搭载一系列的服务活动,这在金融列与中特别容易实现。
互联网金融创新首先是因为有了互联网这样一套基础设施,有了资源条件,加上金融本身产生了一种创造性的变化,货币从实物货币变成了数字货币,这是使它在互联网高速运行的基础;其次就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用户习惯,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导致支付习惯的改变,过去从现金直观,已经习惯用银行卡,用网络支付,大家用移动支付已经形成新的习惯。第三个就是凭据电子化,我们现在可以电子签名,电子合同。我们的票据也发展了电子票据,这三个交易基础工具数字化之后,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基因突变。在金融的各种领域,在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民间借贷、民间融资等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创新。正在发生的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来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将会无时无刻提供新的数据,之后数据就是整个社会生态和金融经济的基础。
大家看看互联网时代怎么样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根本就在我们牢牢把握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瞄准他们的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深度精准瞄准用户需求痛点,抢占未来移动端流量入口。我这里有一些创新案例经典的方向,大家可以买我那本书,可以在网上可以买到,从余额宝,到微信红包,1898咖啡等等,无一不是抓到用户的痛点,激起用户惊喜尖叫的感受。 在今后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意味着风险,如何把控风险。从技术创新驱动到制度创新驱动是中国互联网实现再次飞跃的契机,今年有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制度创新的关键之年。期待互联网金融各位从业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谢谢大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