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文在寅需解开“萨德”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张敬伟:文在寅需解开“萨德”死结

发布时间:2017-05-11 作者: 张敬伟 

这是一场被朴槿惠丑闻倒逼而提前的大选。文在寅胜了,青瓦台再次迎来自由派(进步派)总统。考察韩国宪政史,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金泳三到金大中,从朴槿惠到文在寅,基本上是保守派和自由派轮流坐庄。前者主张强化美韩同盟和对朝强硬;后者力求在中美两强之间维持地缘政治的相对平衡,同时对朝维持接触甚至“阳光化”的政策。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11日《大公报》。

 

  这是一场被朴槿惠丑闻倒逼而提前的大选。文在寅胜了,青瓦台再次迎来自由派(进步派)总统。考察韩国宪政史,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金泳三到金大中,从朴槿惠到文在寅,基本上是保守派和自由派轮流坐庄。前者主张强化美韩同盟和对朝强硬;后者力求在中美两强之间维持地缘政治的相对平衡,同时对朝维持接触甚至“阳光化”的政策。


  韩国民众再次对保守派失望,这是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根本原因。但是文在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政危机和外交困局。


  文在寅当政,首先要弥合政党分歧和民众割裂,让习惯街头运动的韩国民众回到工作岗位,让国政运转维持正常。其次才是发展经济。但由于文在寅面临着来年的国会大选,因而今年的经济成绩单不能太差。否则,文在寅的青瓦台日子不会好过。其三是文在寅的竞选承诺能否兑现,所谓“韩国优先”的目标如何落实,都是摆在他面前的迫切难题。


  文在寅的外交麻烦在于,既要面对一触即发的朝鲜核导威胁,又要缓和因萨德入韩恶化的中韩关系,更要适应特朗普时代的美韩关系新常态。作为自由派总统,在朝鲜核导的现实威胁面前,文在寅不能也不敢恢复金大中、卢武铉时期的对北“阳光政策”。因而,文在寅如何突破半岛南北困局,既要弥合国内政党和民意分歧,又要兼顾中美两强立场,可谓大难题。


  文在寅重新检视萨德入韩及指责萨德入韩不合程式的立场,有助于解开中韩关系的死结。但是萨德入韩已是“生米熟饭”,文在寅如何让中韩关系走回正轨,也不那么容易。至于特朗普,他给予韩国的除了不疼不痒的“口惠”,就是尴尬和困扰了。他要求韩国承担萨德系统十亿美元费用并与美韩自贸协定挂钩的立场,让美韩价值观和地缘政治同盟关系变异为功利性的交易。韩国保守派和支持保守派的民意,有被特朗普“涮”了的羞辱感。文在寅,真的敢向美国“说不”吗?


  半岛局势和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摆在那,韩国历届政府保守与进步势力的角力,并未使韩国走出受困于朝鲜、局促于大国之间的“三文治夹心”围城。文在寅须以大智慧,才能破解韩国面临的结构性难题。


  值得肯定的是,文在寅当选,对韩国、半岛和东北亚地区也存三重利好。一是朝鲜核导压力,只剩下了口头强硬,需要一个缓和的台阶,对朝相对温和的文在寅给了缓解半岛危机的契机;二是文在寅对萨德入韩的谨慎态度,也有助于破解中韩两国的现实难题。如果文在寅出现在5月14日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则意味着中韩关系“阴转晴”了;三是对“美国说不”很不容易,但也有助于调整美韩关系。特朗普将萨德系统和美韩自贸协定捆绑的做法,在韩国激发了全民不满,文在寅此时对“美国说不”,不仅有助于提振民意支持,也能让特朗普正视韩国的利益诉求。(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