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作为人类社会的国际交往行为,在根本上需要道德和法律两大交往规范;道德伦理赋予外交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合法性,是国际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之 一,也是任何国家外交的核心和灵魂。当今世界的欧美大国外交,确实具有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属性,是欧美大国话语和行为霸权的根本支撑。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同样需要价值观输出为支撑。
外交作为人类社会的国际交往行为,在根本上需要道德和法律两大交往规范;道德伦理赋予外交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合法性,是国际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之 一,也是任何国家外交的核心和灵魂。当今世界的欧美大国外交,确实具有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属性,是欧美大国话语和行为霸权的根本支撑。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同样需要价值观输出为支撑。
第一,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欧美大国及其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资本私有为基础,极大激发了个人活力、资本动力和自由市场的效率,但是结果却是 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的两极分化,资本寡头的自由与一般大众的自由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应该理直气壮地唱响天下为公、公平正义的外交价值主张,站上比欧美大 国外交更高的道德制高点。
第二,与国家主权相结合的民主、自由与人权。国家要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但是人权不能损害国家主权。除了国际公认的世界治理机构,任何国家无权 挟霸权私利以令公共天下,无权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在国内是个人自由、民主,国际上则是各国所要求的世界民主、主权平等与主权民主。
第三,生存发展、发展优先。中国从根本上讲要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代表和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意志、愿望和价值选择,强调发展优先, 把生存发展作为发展中大国及其绝大多数世界人民大众的基本价值选择,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为争取和保障发展权力提供道德支持。
第四,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竞争。把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建设和谐世界的时代突破口,同时反对欧美大国动辄以武力、战争和制裁威胁中小国家,甚至在国家领土争端上也主张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主权淡化观念,根本上是一个“非战”和“以和为贵”的王道价值取向。
第五,合作发展、合作安全、互利共赢。在意识形态上不再主张与资本主义对抗、对立的世界革命,强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在国家关系上主张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力避陷入传统的“安全困境”;在发展竞争中抛弃“零和”思维。
第六,独立自主、主权平等。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各国人民都有权利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
第七,国家不论大小,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一方面,中小国家有权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反对大国凭实力掌控世界权力、操纵国际事务;另一方面,任何大国要多尽大国责任,多发挥大国作用。
最后,多样性世界文明的价值主张。既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或者文明霸权,也要跨越东方中心主义的文明陷阱,主张世界多样性文明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先奎 文载于《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