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13 作者: 刘志勤
为了查证欧洲经济正在“冬眠”的证据,笔者在巴黎“暗访”市场,从三个场所观察当地经济实况:第一是饭店的“商流”;第二是主流商场的“物流”;第三是交通高峰时地铁的“人流”。每个现场状况最高评为10分,三项总分在21分之上,说明经济形势向好;低于这个分值,可以判定该国经济发展不理想。
不久以前,笔者受邀到巴黎开会。会议的主题是:来自东方的增长故事。仅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如果是换成中方机构组织这样的国际会议,主题可能会是“来自东方的增长奇迹”。但在巴黎,在许多西方国家经济界人士眼中,东方国家的经济增长仅仅是个“故事”而已。开会首日正赶上中国官方公布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其中7.7%的GDP增长速度,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中国在相对困难的形势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就不仅仅只是个简单的“故事”了。
欧洲当前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很乐观。德国作为欧洲的发展引擎,2013年GDP增速仅为0.4%,法国和意大利也均低于市场发展预期。笔者感到,欧洲的“经济冬眠”期可能持续下去,主要原因是内外需均长期乏力,各项经济增长指数达到饱和状态,一时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为了查证欧洲经济正在“冬眠”的证据,笔者在巴黎“暗访”市场,从三个场所观察当地经济实况:第一是饭店的“商流”;第二是主流商场的“物流”;第三是交通高峰时地铁的“人流”。每个现场状况最高评为10分,三项总分在21分之上,说明经济形势向好;低于这个分值,可以判定该国经济发展不理想。
笔者在巴黎的5家不同档次的餐厅调查,结果第一项只给了3分,原因是就餐人数偏低,消费费用不高,消费人群非商务人员为主。第二项的商场“物流”现状也不乐观,笔者只给5分。曾经令中国人趋之若鹜的“老佛爷”商城,看起来更像个十几年前中国的“大卖场”,虽然人头攒动,却是看的多,买的少。但巴黎地铁的“人流”状况令人印象深刻:拥挤程度绝不亚于北京。这表明就业较好,评分也高达8分。这样一来,三项总分仅16分,大大低于预期。
在谈及和比较中欧经济增长时,我们注意到一个特别原则:“不平衡”实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任何经济体的高速或低速发展都是在解决“不平衡”中得以实现:供求的不平衡,各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贫富之间的不平衡,技术和现实的不平衡,都是激发生产力、刺激创新的动力。中国等“候发达”国家在过去30年中,正是由于不断发现和解决众多的“不平衡’,才使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现在出现的经济减速,也是由于“不平衡”点的相对减少所致。
欧洲之所以发展缓慢,正是因为其主要经济成熟国家各项指标过于“平衡”,市场缺乏“不平衡”的改革动力。而中国面临的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之道在于能否找到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和裂变的“不平衡”点。只要“不平衡”能持续出现并得到化解,中国就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问题。
我们应当庆幸中国还存在那么多的“不平衡”点,我们更应当庆幸我们始终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善于发现“不平衡”,智于寻找和解决“不平衡”,勇于利用“不平衡”,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恒动力,考验着中国人的大智大勇。(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志勤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