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6日,金砖峰会及其配套活动在印度海滨城市果阿召开。我院研究员、国际研究部负责人陈晓晨受主办方邀请赴果阿参加了金砖经济论坛,就开发性金融做了主旨发言,并在会议期间和前后接受了中印等国媒体的采访。陈晓晨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在开发性金融领域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认为金砖各国共同面临发展问题,应当用好开发性金融这个途径,做好计划、清廉和可持续。
2016年10月12日上午,斯洛文尼亚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玛雅•马科维茨•布伦契奇女士,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普瑞泽先生,斯洛文尼亚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高等教育总司总司长斯托亚•索坎先生等一行5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教授、国际交流处处长张晓京博士的陪同下,参观到访了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就如何增进斯洛文尼亚与中国两国学者及学生的互访、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2016年10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做了题为“创新智能治理,提高智库能力”的讲座,著重介绍应建立健全智库的决策咨询制度。讲座开始前,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为李国强颁发了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证书。
2016年10月11日下午,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特别顾问、法国经济学家联盟成员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雅克•米斯特拉尔(Jacques Mistral)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进行主题为“欧洲经济的未来”的演讲,就欧元发展进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欧债危机、英国脱欧、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以及人民币加入SDR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是欧洲知名智库,论坛采用闭门会议形式,邀请来自欧洲和中国的三十多位高级别政府官员、专家、商业代表及记者参会,聚焦中国的全球角色及其对欧洲的影响。在戴姆勒基金会、法国外交部及欧盟驻华使团的鼎力支持下,论坛旨在搭建有影响力的中欧对话二轨平台,以期待为中欧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张燕玲女士及其研究团队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定义》的来源、内容和意义。张燕玲指出,《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定义》是由国际商会(ICC)主导, 全球银行家协会(BAFT)、欧洲银行协会(EBA)、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及国际贸易和福费廷协会(ITFA)共同参与制定的旨在规范供应链金融定义和术语的重要权威文件。
9月26日,“‘一带一路’:共同的记忆和共赢的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做了主题发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智库、企业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发布了《坚持规划引领、有序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作为课题组组长在开幕式介绍相关核心内容。
9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22期重阳论坛在京举办。本期论坛人大重阳特别邀请到了第一任中国G20事务协调人,原外交部副部长、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以“中国、G20和全球治理”为主题,将中国在G20全球治理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峰会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阐述“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能力对G20机制长远的积极的正面信号。
该硕士生项目还将开设《绿色信贷机制》、《绿色金融市场》等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绿色金融业内领军人物、“一行三会”的重要官员都将成为课程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同时作为第一门课的主要授课老师。
2016年9月21日上午,以色列外交部和驻华使馆代表团一行到访人大重阳,与人大重阳相关代表就G20杭州峰会成果、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和解决方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一带一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了探讨。
2016年9月7日,日本总研副理事长汤元健治和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川端良彦一行5人访问人大重阳。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宏观研究部研究员卞永祖、宏观研究部研究员陈晨晨、产业研究部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杨凡欣与汤元健治副理事长五人展开研讨。
G20杭州峰会是一届圆满成功、富有成果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展示中国的理念和思想。最集中的反映是在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困扰世界经济的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刘志勤高研以G20国家经济“亚健康”状况为主题,从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反全球化趋势、欧盟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问题、欧盟要求中国政府采取更多行动来实现去产能等角度对峰会成果进行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向三井住友银行代表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最新的政策动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6年8月29日,由沙特阿拉伯贸易与投资大臣马吉德•本•阿卜杜拉•艾勒卡斯比率领的部长访问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就沙特“2030愿景”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进行了座谈交流。首先,沙特部长访问团向人大重阳阐述了沙特“2030愿景”的目标、措施以及对中国的期待。
8月25日,北欧国家驻华使馆代表团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就杭州G20和未来G20的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何帆分享了对杭州G20峰会的展望与见解,指出了三点会上可能重点讨论的议题。第一是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第二是投资与贸易,促进多边贸易与跨国投资;第三是发展问题,特别是加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约翰科顿(John Kirton)首先回顾了G20走过的历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并指出,2016年杭州峰会可能将标志着G20迈入第四个阶段——创新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一个标志就是G20与联合国议程更加紧密相关。人大重阳研究员陈晓晨在发言中提出了“4个I”、“4个H”和“4个F”——即当前世界经济与G20面临的4个不平衡、G20杭州峰会为解决这些不平衡而凸显的4个亮点、展望未来的4个方向。
王文从G20的历史、功用、G20与中国以及本届G20峰会看点等角度,介绍了近年来人大重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顶层设计的博弈与经历,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与现场听众形成了轻松的互动氛围,也在故事中阐释了本届G20峰会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学术合作部副主任崔悦参加了上述讲座。
北京时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与全体参事、馆员座谈。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茂春获任国务院参事。
8月21日,“中美关系的未来”闭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黄仁伟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中美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应当更加重视管控分歧。
8月16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陈忠阳的讲座“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挑战”,即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72期开讲。陈忠阳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对风险管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