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中日关系回归正轨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院长助理贾晋京、副研究员关照宇于2018年10月22-26日一行2人赴日本实地宣讲、调研,并走访了多家日本智库、高校及相关机构,与日本前政要、商界领袖以及学界精英就国际局势、 “一带一路”合作、中美贸易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0月22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宁博士一行到访人大重阳。双方就智库运营、机制体制建设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宣传主管郑兰,技术主管宋敏、顾剑锋,内参主管宗明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李玉波,人大重阳信息中心执行副总编王敏、助理研究员任巍和陈治衡同时参会。
人大重阳于2018年10月22-24日组织中国人民大学中伊高校与智库调研团一行6人赴伊朗实地调研,与伊朗外交部智囊——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IPIS)合办第二届中伊智库对话,并走访了多家伊朗高校、智库及相关机构,与伊朗各领域精英就美国新一轮对伊制裁下的伊朗最新情况、中伊关系、"一带一路"合作、中伊高等教育合作、丝路学院项目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10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主办,吉林省委网信办、长春市委网信办、环球网共同承办的“改革开放看吉林——走进长春”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多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记者,一同走进吉林长春产业园区、企业、社区等,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次“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三北篇)共分为“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绿色工程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共建共享”三个话题,与会嘉宾从三北工程的立足点、长远性、战略性、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其重大意义;从三北工程的科学性、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修复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从三北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等,肯定了其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富民的实践探索。
10月20日上午,欧盟教文总司长塞米丝·克莉丝托弗德(Themis Christophidou)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就中欧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合作前景举行了主旨演讲,并与现场同学们进行了热烈交流。此次活动由人大重阳院长助理杨清清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欧盟教育、试听及文化执行署副处长詹保罗·苏里亚诺(Gianpaolo Suriano),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鑫。
10月19日,五位来自美国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并与院内相关研究人员就中美关系、贸易摩擦、地区安全与全球经济秩序等热点议题展开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内部探讨。本次会谈由人大重阳院长助理杨清清主持。
10月19日下午,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前助理国务卿、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国际安全和外交副主席丹尼尔·拉塞尔(Daniel Russel)一行四人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前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等人就目前备受关注的中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中美智库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黄大慧教授认为中日关系转圜有着深刻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从国内层面看,日本执政者内部要求改善中日关系,日本经济界与中国的合作意愿也较为强烈。从国际层面看,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此外,日本也渴望扩大海外市场,谋求“一带一路”和“印太战略”的合作,同时也是日本解决朝鲜人质问题和参与朝核问题的需要。
10月17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董事长、三井住友银行董事长宫田孝一先生一行五人到访人大重阳,人大重阳院长助理贾晋京研究员接待。双方就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与中日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贾晋京在交流中表示,对于中美贸易冲突,中国不是争端的发起者,也不是其最大受害者。相反,美国丧失了巨大中国市场,并且使得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在华企业也因此遭受损失。
10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8》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8》学术顾问吴晓求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8》主编王文作引导发言。
10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做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人大重阳)第36期重阳论坛,以“国际经济风云变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近百名听众和媒体记者参加,现场座无虚席。
发布会伊始,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首先致辞,他回顾了李忠尚教授几十年来在科学决策研究的丰硕成果,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智库研究的第一波高潮。而李教授撰写的《新型智库、科学决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报告则是从软科学的角度全面阐述智库在过去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向领导、决策层就如何用好智库而建言献策。
9月29日,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二届年会(2018)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
靳诺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二届年会的召开具有非常的意义。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金融学科始终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在建设、在发展。随后她对当前中国的金融形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于北京文化大厦举办了第127期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员研究员、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院文扬介绍了广土巨族——中华民族的历史及未来走向,并对贸易站下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进行了分析。文扬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被理解为是新自由主义秩序的解体。
9月27日,在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旗下丝绸之路城市研究院联合在京举办“孔子思想与‘一带一路’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外交使节、文化人士等共同纪念先哲孔子诞辰,围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一带一路”文化共建、共享等议题深入研讨。
9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拜访伊朗驻华大使馆,与临时代办、公使沙贝阁(Hassan Shahbeig)就中伊两国关系、中伊智库对话等议题及丝路学院合作展开了深入坦诚的交流。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介绍了近几年中伊智库交流的进展及成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
9月19日上午,“笔尖下的丝路”考察团一行14人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与人大重阳研究员进行座谈。考察团由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三国智库学者、传播专家组成。双方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南亚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格拉兹耶夫顾问从中俄时政、国际形势转入他本人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的专业的视角,借助长周期理论等分析工具指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推行不同的经济工具和金融工具,实现“工具”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中俄也应该加强双边合作,尤其是实现“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一带一路”两个大型倡议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