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点思维】刘志勤:外资愿意投入再多的钱,核心产业的主权也不能让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  /  

【重点思维】刘志勤:外资愿意投入再多的钱,核心产业的主权也不能让出

发布时间:2020-03-23 作者: 刘志勤 

对于中国推行“金融开放”,刘志勤老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可以“开”,但不能“放”。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外资把新技术带进来,也需要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但在这个过程里,如何保证我们金融主权安全,是格外值得注意的。

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视频发布于3月22日人大重阳与关视频共同推出的《重点思维》栏目。



对于中国推行“金融开放”,刘志勤老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可以“开”,但不能“放”。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外资把新技术带进来,也需要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但在这个过程里,如何保证我们金融主权安全,是格外值得注意的。


与此同时,刘老师也强调,在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中国军工、粮食、核心科技等领域的自主性,核心产业是不能拱手让出的,即使外资愿意投入再多的钱,我们也要在这些产业上继续坚持完整的主权。


对于股票市场的理解,我们先还本溯源,讲讲它的ABC。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成立股票交易所的时候,这里涉及到两大因素,第一是所有权问题;第二是市场产权问题。



所有权也就是说你的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据我们现在市场所了解的,全球的所有股市除了中国以外,基本都是私有制市场经济股票市场,而中国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下的市场经济,开启了股票市场,这在本质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因为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的市场经济之间所产生的差距很大,这一点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只是简单地以为开了股票市场,就是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但实际上远不是像我们想象得这么简单,它是有很深奥的市场操作和市场运作情况。


在西方股票市场运作了二三百年的历史,它由原来最粗鲁的,最粗野的融资方式,变为现在有规范、有制度和有监管,已经比较成熟的市场,而中国现在进展在30年的历史,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制下,这个市场经济所做的股票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当我们的特色和国际接轨的时候,之间是有很多的差距,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就相当于铁轨一样,中国的铁轨宽度和原来的苏联俄罗斯的宽度是不一样的,和其他国家宽度也不一样。所以在中国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到边境是要换轨或者换轮的。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我们的这个股票市场一样,当我们的股票市场采取西方的模式成立和运作的时候,但是会发现我们的铁轨的宽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它运作起来是产生一定的矛盾。


之所以诡异,是因为它违背了重要的第二大原则,就是当市场利益集团和行业产生利润的时候,股市市值是增加的,这是个基本规律。但是,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这种规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最近30年一直在往上涨,但是我们的股民并没有这种感觉。股民的收益在这过去的30年中并没有增长,它的价格和他的收益并没有随着我们的经济GDP的增长而增长,它是反向行驶的。这就是为什么网上会经常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怎么我们经济越好,我们的股市越不争气?什么原因?


在最近一两年这种反差和反向行驶的情况已经逐步减少,开始逐步出现了比较合规的合逻辑的市场变化和市场增长。所以这种情况我觉得对于诡异现场,我们要时刻在监管上加以限制,加以监督,这样才能够尽量减少由于不确定因素对我们经济上产生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例如我们也谈到股市是一个投机的事情,这一点在西方介绍股市的时候是一定说得很清楚,股市是带有投机性的,你要想投机,你就要有充分的足够的资本,你可以在这游戏场里来游泳。如果你不行,你就靠诡计,那是最终你会失败。


而我们中国的股市,很长时期内或很多情况下,很多人资金并不雄厚,而是靠一些诡计,在股市当中兴风作浪,把股市搅乱,从中浑水摸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证监会过去不断地更换高层领导,出现所谓“老鼠仓”和严重违规的一些行为,确实由于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个现象。


投机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市场一定是不正当的,是不正常的,是不稳定的。而我们所宣传的股市是一个融资平台,是在这里展开它的公平、公开和公正,缺钱的企业能够获得它的有效的融资,而我给你贷款提供融资的,能在短期内和有效期间的得到正确回报,这才是一个很正当的一个交流和一个业务。但是这个股票市场完全变成炒作和投机作为垄断的话,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极大的伤害,而且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觉得中国正在下决心整顿有关的投机性和它的不规范性,这对于整顿我们的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们对外要谈金融开放问题,我曾经有个观点,金融市场可以开,但不要放。所谓开呢,就是允许部分资金外资进来,像我们中国的很多国有银行都是由外资银行入股3%、5%或者百分之几,这样能达到上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他进来,但不能掌控中国金融的主要资产,这对中国还是安全的。


但是我们也出现了很多情况,比如很多的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邀请某个外资进来进行控股,他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直接会影响到我们这些地方银行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权,人事权。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产生我们所谓的主权安全问题。


金融主权安全是我们应当引起十分关注的重要事情,因为在很多国际事件当中,由于金融主权没有得到确切的保证,最终国家资产和国家的安全会直接受到影响。


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中国为了促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开放的力度,特别像去年搞的金十一条,所以我们最近也对有关政策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不仅是要开放,而且要放开。


因为开放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性和政策性的东西。一旦放开了,就是说就允许外资能够大量的进入到中国的股市和中国企业当中来。我们的股民会担心,当我们的很多企业有外资控制以后,就找不到中国产品了,这是我们很多人感到纠结的地方。一方面希望外资进来把他的管理理念,把他的新技术和市场能够带到中国企业,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也担心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中资的企业,原来中国的所谓老字号逐步逐步消失,都被外资所控制了,会产生一种新的一个失落感。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要长远的看投资的融资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的外资一旦渗透进来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这种资产被侵透会被侵蚀,我们的主权也可能会产生短期内的消失或者消亡。


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的企业通过这种并购或者是外资企业的加入或入股,增加了我们的管理能力和他的市场竞争力,对国际市场了解更多的话,我认为这对中国长远对中国企业长远来讲是有好处的。


因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包括美国企业、德国企业在内,他有很多企业在不断地变更和合并当中,美国企业到现在为止最能够表明他的百岁企业也就是可口可乐,其他公司基本上都是新企业,不断地合并来合并去,不断地分而治之,或者再继续被分裂,被重组。


在中国的情况下,在这点上也不要完全排斥和反对外资的介入重组和重建,这对中资企业的质量的提高是完全有好处的。当然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维护他的底线,也就是他的核心企业,核心产业是不能拱手让出去,即使外方出更多的钱,也要存在的,必须保护好自己的主权,包括譬如说我们的粮食产业,包括我们的卫生制药,以及包括某些特别是我们的科技行业的核心技术,必须保证中国完全的主权和完全的独立,这样才是一个最安全、最稳妥的措施。


所以第一个我们不担心外资进入到中国股市和中国市场来,包括他的渗透,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还是带有政治目的的,还是带有经济目的的。同时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产权保护,做好自己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合规合理地利用外资对于我们的援助,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因为国际产业和民族工业不应该是对立,不应该是争锋相对,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