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干货满满,第27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23)细节都在这里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  

干货满满,第27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23)细节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3-01-08 作者: 人大重阳 

2023年1月7日,第二十七届(2023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应用经济学评论》编辑部特别支持。

人大重阳网综合媒体报道: 2023年1月7日,第二十七届(2023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应用经济学评论》编辑部特别支持。论坛主题为“资本市场成长与高科技企业发展”,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的嘉宾和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话资本市场过往未来,共商金融体系新模式与高科技企业发展之路。中国新闻社、证券日报、中评社新华财经三沙卫视等媒体报道此次论坛。


大会现场


会议首先缅怀了近日离世的北京大学曹凤歧教授,曹凤歧教授是中国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建立与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贡献者,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重要嘉宾。会议通过一部短片回忆了他在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留下的风采。

在开幕式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做开幕致辞,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智河致欢迎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做开幕致辞


张东刚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重要的学术品牌之一,论坛始终将学术优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服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沟通中国资本市场的决策界、实务界、学术界的有益创新桥梁,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力量,不仅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还要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


本届论坛以“资本市场成长与高科技企业发展”为主题,体现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导向,相信必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为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凝聚智慧,汇集力量,提供服务。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推动金融学科和资本市场的研究、发展,成为学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学术创新领域,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研究机构、金融实业机构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智河致欢迎辞


张智河代表主办方做欢迎致辞,他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前所未有,正在改变原有的国际分工结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可以预见,科技创新正成为大国博弈角逐的主战场,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引领经济内生性增长,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围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国资本市场加快改革步伐,取得重大实践成果,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国融证券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投行和投资优势业务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大战略,与各界同仁一道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科技企业创新成长,厉奋发、勇毅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开幕式


庄毓敏在主持时表示,三十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始终坚持服务实体企业,服务科技创新。今天我们线上线下相聚一堂,隆重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共同探讨资本市场成长与高科技企业发展,为中国资本市场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建言献策。每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都凝聚了大量关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专家学者和业内朋友的智慧,浓缩了历年来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相信本届论坛同样会为大家带来新的思想碰撞。


随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红天讲席教授高西庆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发布主题报告,此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做主旨演讲


宁吉表示,过去十年我国新经济、新产业、新企业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我国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但在新产业、新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技型企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当务之急。当前,把科技型企业打造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点和聚集地,将令中国产业经济有新的突破。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做主旨演讲


焦津洪细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成果。他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跨入了快车道,资本市场是法治引领、规则引导的市场,法治兴则市场兴则预期稳则信心足。推动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对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做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做主旨演讲


高培勇表示,刚刚步入的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之年。面对当前超出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更为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场和民众对宏观政策的需求异常强烈。他建议:首先,学者研究宏观政策时把所有相关的成本和效益计算清楚,不能只讲效益不讲成本。其次,宏观政策的抉择必须以不危及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为底线,特别把财政安全当作所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后,在当前要注意不要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扩张来包打天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红天讲席教授高西庆在线做主旨演讲


高西庆认为,当前我们面对中国资本市场,需要不忘初心、尊重常识、敬畏规则。首先,资本市场的初心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其次,尊重常识就是尊重市场作用,让资本市场存在“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并要对各个交易主体一视同仁,监管者只需要严格监管和监督市场。最后,敬畏规则,不光市场主体需要遵守规则,政府监管部门更要敬畏规则,让规则说话,让市场发挥作用,让投资者互相博弈,让人民获得利益。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发布主题报告


主旨演讲环节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发布主题报告《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创新与高科技企业的耦合》并作发言。吴晓求表示,金融的未来在于脱媒和技术进步,金融的结构性变革由脱媒引起,竞争力和生命力则来自技术进步。从历史上看,产业革命伴随着金融业态的演变,金融创新推动了产业革命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展开,中国将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推动者,当中离不开战略资本的重要作用。金融结构的演进伴随着金融风险理念的变化,从排斥风险到包容风险的革命性变化,是金融的重大进步。金融的进步在于功能的改变,随着存量资产和基于未来预期的收益权证券化,金融从创造货币流动性进入创造货币-资产双重流动性。我们的监管要适应这样的变化,要在社会诚信和制度上保持确定性,否则会与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形成双重不确定。科技的进步不仅推动了资产定价的算力的提升,而且科技因素在定价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到资产定价模型的变化。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注册制改革以后,包括特别投票权、集体诉讼等制度的突破,对高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具有重大意义,这是非常可喜的。他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走的是第三种模式,中国金融的改革走出了一个融合的模式。


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王文在主持中说到,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七年,在中国很少有一个论坛能够坚持二十七年之久,每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均是大云集,每届都留下了一些经典见,有很多年轻的朋友甚至是伴随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成长的。期待本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迸发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


围绕 “资本市场成长与高科技企业发展”主题,与会的资深教授与青年学者展开激烈研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和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主持人姚振山联合主持该环节。


吴晓求、姚振山主持嘉宾讨论环节


出席研讨环节的资深教授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中国社科院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永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


资深教授嘉宾组


王国刚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并未彻底贯彻市场机制,而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就是法治建设。李永森强调,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重视融资而忽视投资,未来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加快提升投资端改革的力度上。赵锡军殷切希望资本市场能够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轨道上向前迈出一大步。胡俞越则表示,告别非常态,回归常态,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尊重常识,中国经济、中国股市就会有希望。贺强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抱持信心,预估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形势将好于2022年。常清表示从制度出发,过滤掉滥竽充数的公司,让一些优质高科技企业上市,是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重中之重。


出席研讨环节的青年学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科,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应展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谭松涛


青年学者嘉宾组


青年学者嘉宾组


认为中国资本市场2023年要比2022年好,但是仍然面临很大的结构性的矛盾和相当重的改革重负,希望能负重前行,越来越好。田轩认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尤为重要,发行制度、注册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监管制度的改革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冯科表示,希望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成长能够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未来财富。应展宇表示进入新时期,整体市场指数还是能体现出中国经济增长的良性态势。管清友认为应重视北交所目前的状态,在原有的部分制度设计、机制上可做出一些良性调整。谭松涛表示市场定价的效率在于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结构,希望2023年资本市场能够减负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现场进行了评论。


评论嘉宾


瞿强与在座专家讨论了估值在当下环境的相对概念与意义,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保持了审慎态度。何青则希望市场快速恢复信心,资本市场能更好助力中国经济快速恢复。钱宗鑫表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估值体系的需求端是值得思考的,希望明天会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进行论坛小结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作论坛结语。他表示经过三年的徘徊、彷徨和犹豫不决,无论2023年触底也好,反弹也好,中国资本市场都不会后退,而是毫不动摇地向前方走去。新的一年,中国资本市场、中国经济都将迈出坚实的一步。希望2023年,资本市场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据悉,本次论坛将发布的报告已编撰成书出版,书名为《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创新与高科技企业的耦合》,图书由吴晓求教授团队编著,本书试图在脱媒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科技进步、产业革命(产业迭代)与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发展的耦合性;研究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金融结构变革之风险理念的深刻变化和金融功能的根本调整、定价机制 (因素)的重要变化;分析资本市场如何在法律和制度上包容、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迭代,以获得更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内在性资源。这种研究既基于逻辑分析,也基于历史趋势、实证分析和案例经验的判断。

*吴晓求等著:《资本市场成(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的逻辑——金融创新与高科技企业的耦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可在京东?点击左侧购买)等电商平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