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点思维】贾晋京:美国时代走向终结,未来引领世界创新的只能是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重点思维】:智库学者点评世界形势  /  

【重点思维】贾晋京:美国时代走向终结,未来引领世界创新的只能是中国

发布时间:2020-09-14 作者: 贾晋京 

美国创新正在走向终结

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本视频来自9月11日观视频。


美国创新正在走向终结



美国其实是一个靠创新来引领世界的国家。


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大家提到美国就会觉得它是世界创新的火车头,因为美国有高科技,有新产业,所以它能够塑造经济未来的发展走向。


但现在,美国创新已经走向了一个接近于终结的境地。


2019年,根据美国专利局的官方数字,美国总共注册了大概39万多项发明专利,其中有52%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公司或者个人。



换句话说,只有大概48%,是美国本土的公司或者个人在美国注册的。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1963年美国专利局第一次发布专利统计数据,当时大概只有18%是来自外国的公司或个人注册的,而美国本土的公司或者个人注册,大概占到82%。


这个区别就非常明显了。


1963年,是大家公认的美国创新能够引领世界的年代。当时很多美国人创造了他的发明,为了占领市场,就去注册专利。


这些专利相当于把本土市场作为一个主场,然后再向全世界来扩张他的产品或者技术。



因为如果要是一个产品不是本土技术生产的,那实际上就是外来的产品来占领你的市场。


但是现在,超过一半的专利是来自美国本土之外。



事实上首次超过50%是2011年,在2011年之后,来自美国本土之外的专利,呈现出一个逐年上升的态势,到2019年上升到了52%。


这就说明当前美国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的销售,实际上起源自外国技术,它来占领美国市场。


美国本土起源的技术,现在即使是在本土都面临跟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更不要说去占领外国市场了。


事实上,美国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个所谓的去工业化过程,很多产品其实都已经不生产了。


而产品对接的是需求,对接的是市场,市场上提出的需求,反映到技术研发上,就是创新。


由于已经不生产了,所以美国本土也就没有这方面的创新,通过美国本土产生的发明专利自然就少了。


从这个特征能够看出,美国对全世界创新的引领作用已经极大的削弱了,并且处在一个越来越衰弱的境地。


这个数据也可以跟其他的一些数据结合起来看,比方说,在美国核心的热门创业城市,大约有43%的企业创建者是外国人。


而美国本土的人口当中,只有大概12.5%左右是外国移民。


也就是说,美国的创新和创业更加依赖外来的移民企业家,而不是本土的人,由此可见美国本土的人口,创新创业的热情、能力,已经大大衰弱了。


实际上来自美国之外的这些企业家,有很多很典型的例子,比方说,像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就是南非人;苹果手机的创始人乔布斯,是来自黎巴嫩的叙利亚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本土的创新创业的人,和产生自美国本土的发明专利,都已经大大地削弱,并且已经到了没有办法输出去引领世界的地步。


创新的本质是市场


从现象层面来说,美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大幅度的衰落。那么,美国创新还能够重振雄风吗?


或者说会不会美国表现出数据衰弱的,只是一些外围创新,而他核心的创新能力仍然是非常强大呢?

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探索创新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创新这个词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来的。



书里边说,创新是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或者是新的管理组织方法,或者是开辟新的市场,或者是形成新的经济业态等等一系列引入新东西的方式,来改变过去的经济和社会运作模式。


比方说如果引入了超市这样的新事物,它就改变了过去全都是柜台式的商业销售模式,那它就是创新。


总之,创新的根本含义是,要让新的事物,创造出新的经济运行的模式,像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仅仅有发明创造,仅仅有种子还不够,还得长大才行。


所以说创新的本质含义是,这个社会当中发生了基于新的事物的,一些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那么这种运行方式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在现实社会当中来讲,它就离不开一些创新的企业,从小企业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实际上,创新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需求,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人去想办法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一个企业要从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往往要经过好几轮融资。


首先是天使轮融资,然后是A轮、B轮、C轮一些融资,直到上市,上市是一个更大的,全社会融资的一个过程。


没有这些融资在后边注入了资金和资源,这个企业发展壮大不了。


那么这个资金和资源注入到这个企业,是用于干什么的?


一方面是用于研发,另外一方 面是扩大销售,进行市场推广。


一个企业最后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成功率倒不会很大,但从全社会来讲,只要这个需求是有必要进行满足的,那么有充分的资金保障来助推用于满足需求的技术的成长,那就是整个社会的创新过程。



当把资金和技术,富集到一个企业当中,这个企业想长大,它其实真正核心需要的是成本摊销。


也就是说有足够大的市场可以卖出去产品,使得研发和销售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


从成本摊销这个角度来讲,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半导体。


半导体和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决定了几乎每一件工业产品的性能,而当世界进入到芯片时代以后,成本摊销甚至可以决定世界格局的走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


芯片的投入极高,但是最终形成产品以后,每一个单片芯片的售价极低,成本也极低。


所以芯片有多大规模的市场摊销,就决定了谁能够继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


未来将由中国引领世界创新


成本摊销的能力,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哪个国家能进行创新,实际上取决于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有多大的市场规模,第二个要素,有多强的融资能力,第三个要素,有多强的新技术的缔造能力。


这三个要素已经决定了当今的美国,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保持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


从市场来讲,美国的市场现在已经由于之前过度的信贷扩张,也就是债台高筑,失去了继续借债,扩大市场消费的能力。


尤其是在疫情之下,美国大概有40%左右的就业者已经失业,并且美国的消费信用扩张能力将来也很难再恢复回来了,因为债台已经太高筑了。


从融资的能力来讲,在疫情之下,美国标普500企业当中,大概已经有495家的融资能力进入到了萎缩状态。


而且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标普500,现在纯粹靠注入资金来维持自己的销售能力,已经成了僵尸企业。


即使之后大规模注入资金,也最多能使它活过来,而不能使它变成一个扩张状态。


从最后技术来源来说,技术来自于哪儿?技术来自于需求,是需求对于企业提出了研发要求。


美国已经没有最大市场,并且美国市场规模在萎缩,何况美国现在在跟全世界搞脱钩,脱钩以后就更加没有人给他提需求,也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搞研发了。


因此美国创新的终结,不是说从现象上来讲,美国创新的能力萎缩了。


更根本的来讲,是作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也就是说摊销成本的这个机制,在美国实际上是已经到了一个耗竭状态,没有办法恢复成一个扩张状态。


创新能力并不神秘,它不是负载在个人身上的,像被称为企业家精神的这样的一些特质。


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能不能够把未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表达成技术进步的方向,是这样的能力。


而核心的东西其实就是通过融资,通过资源注入,来让企业发展壮大。


现在每年新增的创新成果、专利数量、论文数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并且领先第二名的幅度越来越大。


所以未来世界上如果还有能够不断创新、引领世界创新的地方的话,这个地方只能在中国。(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