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洪俊杰:不管未来全球化如何发展,数字化都是核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  /  

洪俊杰:不管未来全球化如何发展,数字化都是核心

发布时间:2024-02-05 作者: 洪俊杰 

不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中国式现代化,开放的话题都离不开。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我们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水平的开放是必由之路。在开放当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传统优势,要素成本和禀赋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受邀在学术对话会一:“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环节参与研讨。现将发言内容整理发布如下:


74c747eb915f3eaf691e045cbbaf98c8.jp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洪俊杰


我演讲的题目是《贸易数字化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不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中国式现代化,开放的话题都离不开。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我们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水平的开放是必由之路。在开放当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传统优势,要素成本和禀赋优势,正在慢慢消失。这是一个重大课题,相关部委领导非常关心,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来构建中国新的合作和竞争优势,这是这个话题的背景。


第二个背景,全球范围内有几大趋势深刻影响着所有的国家,有人归结为五化,数字化、绿色化、区域化、服务化和安全化,最重要的已经展现出它的巨大影响力就是数字化和绿色化,这是两个巨大的优势。绿色财政需要研究,数字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个领域,包括贸易领域。今天我主要从这个角度谈谈我对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我们经历了三次全球化,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全球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在新的转型当中,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了原来联合国的副秘书长作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从全球全球化到多元全球化,大家理解不一样,但是现在处于非常重要的变化时期。


不管未来全球化怎么发展,数字化都是最核心的方面。数字化每年推进2%的全球经贸发展,所以值得我们关注。


大家关注到全球不确定性在剧增,世界的不确定性指数,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波动非常之大,包括受一些大国博弈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很大。所以安全性和风险管理,对于高校研究者、高校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最新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占比是41.5%,很多发达国家超过60%。总体来说,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上半场做得比较好,下半场处于第二方阵。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个大背景,它是一场革命,对于我们经济学研究来说也是一场革命,冲击非常大。


理论上,很多概念和边界需要重新定义,包括企业的概念重新定义。我们认为企业是个黑盒子,他干什么看不见,我们看得见的是投入和产出。现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变得可视,和市场边界变得非常模糊,包括数据,以及国际竞争的关键生产要素也在发生变迁。


理论上,很多经典的理论也都需要重新定义,比如国际贸易领域,假设它是边际效益递减,但是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可能是相反,数据越多之后价值越大,带来的效益越高。


内涵上也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但是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变得不是那么确定。现在争议非常大的,数据的产权问题,到底是归消费者,归平台,亦或是归数据公司,还是归其他所属,谁也说不清楚,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国家都在摸索,数据确权非常重要。


我们要推进数据交易,交易起来才有数字经济的发展,最大的矛盾在这里。短期来看这也是一条路,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产权问题不解决,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瓶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产权制度。若所有权不清晰,交易、定价,其他很多问题都不能解决。此外,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问题,其跟实体经济的反垄断条款是不一样的,因为数字经济下很多平台企业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垄断。若用传统指标来定义,平台企业就是垄断企业,但是很明显它不符合数字发展的基本特点。很多东西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方法上也已从第一范式转到第四范式,因果关系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关关系就能看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的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第二,从宏观的数字经济规模还是从微观的数字企业排名来看,基本是这个特点。中国的平台经济做得相对较好,得益于中国传统的优势,相对比较落后的是产业数字化的问题,产业数字化对应的是贸易数字化,它是一个更全面的概念。


中国有很多机遇和优势,包括先发优势,我们能把上半场的优势转化成下半场,也是有可能的,包括企业家精神,以及规模、设施、场景、劳动力的优势。国际上,目前中国的成本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劳动者素质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的综合优势。


中国主要还是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说快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无论从大数据还是从细分市场、独角兽企业,亦或是从全球的算力分布来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中国的治理体系,普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我们有一些相关的制度,但是一些细则相对少一些,导致底限不清、预期不稳。全国范围之内,我们探索发展了一些数据交易公司,数据交易所,整体来看做得还不是太令人满意。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底线不清和预期不稳的问题,包括标准问题、数据深加工能力不足,还有国际化程度不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发展跟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它是能够促进数字红利,但是它对收入分配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个研究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数字企业的集聚,导致了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在先进发达地区,或者聚集在城市中,聚集效应进一步地释放以后,就会导致这个问题。


我们做了一个严谨的论证,用中国所有的登记企业做了一个研究,结论就是显著扩大了地方间收入差距。数字化如此重要,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所以构建一个兼具发展和包容的数字治理体系非常重要,一定要把包容性纳入进来。


从国际竞争优势来看,贸易数字化与传统的跨境电商平台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贸易全链条的数字化赋能,包括平台的问题;另一个是外贸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浙江打造了数字自贸区,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外贸主体聚焦数字化转型,它改变了外贸的模式,改变了跟谁做贸易的方式,改变了贸易的格局。包括降本提质增效、产业竞争力、安全稳定,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讲中国特色,在外贸有一个中国特色,这是一个典型事实,就是大量中小微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90%—95%的外贸企业主体是中小微企业,用传统的理论很难解释。传统的从事外贸的企业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至少在生产效率、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中小微企业看似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原因推动大量中小微企业从事外贸?我发现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就是电商平台构建的虚拟网络,和中国高速发达的公路网,构建了一个物理网络,把大量的中小微企业聚集在一起,使得它能够展现出综合优势,节约了销售成本、运营成本、存货成本,最终提升了他们的出口倾向和出口规模。我们有一个研究,非常明显证明了这一点,虚拟网络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原本在传统概念下不具备出口能力的企业,现在能够进行出口。


最近有一个调研,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到底面临什么困难。我们总结一下,主要就是缺人才,第二个缺规划和设计,其实也是人的问题,缺少方法,最缺的就是人才。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教育界背负着很重要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培养适应数字化背景下的高层次人才,高校也在做探索。我在学校经常说,我们至少需要培养学生有一个技能,未来不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你才能有价值,要实现这个挺难的。因为人工智能连接着量子计算,连接着大数据,要跟企业结合,有什么事它不能干?而且它越来越聪明。现在有一个说法,Chat-GPT变量是100亿,当它达到700亿左右的时候,它有可能就会有自主意识,现在已经接近人类了,所以未来对各行各业的冲击非常大,包括教育。


国际上,我们讲国际规则的时候,数字规则很重要,美国强调跨境自由流动,欧盟主要是对消费者隐私比较重视,中国关注平台方面。规则背后就是实力和比较优势,各国都要推行有利于自己的规则,但是最终什么样还是实力的对比。在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流动,隐私产权,包括平台责任,以及关税等领域,全世界正在进行激烈的博弈,包括在WTO框架下博弈。


关于对策,第一,从政府角度来说,构建发展和包容为导向的治理体系。治理是国内的问题,规则是国际上,这两个是紧密相关的,因为数字经济具有天然的跨境特点,很难说把数字经济限制在一个区域内,所以规则和治理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我们能不能在一些自贸区对标CPTPP先行先试,在确权、交易、产业发展、共享、仲裁、统计等方面,已经有些地方在做探索,可能试点做的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进行探索。


第二,发挥数字经济要素和平台作用,推动贸易数字化。包括从人才角度,从企业、模式、主体、数据的流通,以及产业链等领域,整体推进贸易数字化的发展。商务部也在探讨贸易数字化园区,影响力还不够,建议商务部把它提高到国家层面来做。


第三,是关于三核问题,即核心技术、核心环节、核心企业。技术方面,我们还存在卡脖子问题。关键环节和头部企业方面,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全球价值链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价值链,我们再进一步采取举措,进一步融入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要积极构建自己的价值链。在这个过程当中,核心的难点是什么?我们缺少头部企业。纵观全球所有的价值链都是被一到两家头部企业控制,他们具有话语权和分配能力,中国在头部企业方面较为缺乏,未来我们积极构建自主价值链的时候,一定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跨国公司,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一定要两面说,我们不是单纯建立自己的体系,我特别反对只说后面一个,我们需要积极融入发达国家行列。在学习的同时,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比如说“一带一路”,慢慢地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它还是一个相互联通的体系。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