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作者: 郭哲
在当下这个时刻,观察全球的发展和整个治理体系的,如果能叫一次重塑的话,可能面临着很多内外部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出席会议并在分论坛三“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重构”发言,现将发言内容发布如下: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 郭哲
在当下这个时刻,观察全球的发展和整个治理体系的,如果能叫一次重塑的话,可能面临着很多内外部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重点从科技创新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从近五六十年以来,我们可以感觉到整个科技创新在对整个人类社会、国际社会,我们每个企业、个人带来的影响,如果说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大家熟悉叫“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的话,今天再来看这个变化,可能要以“分新秒异”来计算,尤其是我们最近观察到的大模型,自然语言这些新的技术的突破,给我们整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性。
所以这次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感觉到它带来的成就当然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更重要关注的是它所带来的变化率,变化的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冲击所带来的偶然性,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再来观察整个社会治理、国际社会的治理等等这些重大问题的时候,我们反观科技这个重要的驱动力,无论是在基础科学、技术创新还是在商业模式和市场化等等这些方面,都遭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式力量的冲击。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极微观的粒子物质科学,到宏观科学,以及生命科学、脑科学等等,这些重要的基础科学领域,都是在基本的科学方法范式上,以及对未来的思维方式,都在重构。所以这方面可以用四个方面,四个度来具体衡量,比如说从深度、广度、精度、速度,这四度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这轮的冲击确实是它的影响力度和面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说已经初步告别了百年来发展这种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交织,都在进入到比较新型的社会形态。我们可能要告别在工业化时代的一些比较完美的精确思维,因为这是由这一轮的科技动力带来的基本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整个在看到这一轮创新动力在深层塑造着整个的经济秩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等等,这种深层塑造力量对于基本的社会生产力在发生变化。大家比较认同,数据成为现在整个决策支撑治理的基本要素,甚至可以说是第一要素。人工智能现在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我们整个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基本上越来越由整个物联网、IOT在构造。生产方式也越来越由软件在定义,再看我们赖以生存的新型社会基础设施,愈加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等等,我想这些问题都足以可以给我们现在、未来所处在的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可以出一个框架。也就是说从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进入一个智能社会的新形态。
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我想这是对整个治理带来了最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循着这个逻辑再来看,无论从地缘政治,从能源、从文化,甚至到意识形态等等,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影响这些治理的变量,非常重要的就是科技创新。我们在全球化快速发展这些年,应该说无论是在中国为主要策源地的,在以东亚的全球制造中心、制造网络,还是在欧洲的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等作为一个中心,以及在美国,以金融和科技作为一个新中心,我想这三个大的中心是一个维持过去全球化,整个治理体系的一个相对稳态的结构。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整个新的全球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有不平衡、不充分,甚至有逆全球化的很多力量在发挥着作用,那么这个治理体系的挑战是每个国家都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应对?整个体系的重构如果成立这个概念的话,那么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怎么样让整个治理,在这种新的科技手段下,能够成为一个比较精准的科学,也就是要克服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科学方法,包括前些时间已经比较进入既定状态的复杂性、科学性,现在又重新焕发活力。我们现在看到的整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即使在科学技术本身这种复杂性也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现在AI的快速发展,AI现在对于科学的影响非常深刻。这种新一代人工智能,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治理工具或者决策支撑工具,它在把我们决策所用到的各种知识点,或者我们的信息点,在打破之后重新链接,形成一种新的决策思维方式。那么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个决策者和AI之间怎么去互相的依赖,甚至是互相的影响。所以这方面这个挑战只是刚刚看到一些端倪,这也有赖于我们要打破更多的学科壁垒,产学研的边界,甚至是跨文化、跨区域,共同应对这个挑战。
所以整个全球板块之间的冲撞,应该是一种合理的冲撞,甚至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冲撞,在保持整个全球未来治理体系,朝着人类共同目标前进的方向上、轨道上,我们应该用新思维方式,或者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的建设,很重要的就是要搭建我们的拱顶式,克服古今中西之争,特别是在创新文化等等这些方面。
这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特别是围绕着整个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的目标,怎么样以人为中心,来促进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我想很重要的三个小的倡议,就是要冷静观察这轮变革对我们的全方位的影响,同时要理性认知,最后是要有效协作,来共同应对挑战、化解危机。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 分论坛三 论坛现场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