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罗马尼亚前总理:在中国越久,就越觉得需要学习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  /  

罗马尼亚前总理:在中国越久,就越觉得需要学习中国

发布时间:2024-02-05 作者: 阿德里安·讷斯塔塞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不希望将某些政治标准作为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先决条件。中国的立场强调南南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

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代表、在京驻华使节代表等共话全球发展。罗马尼亚前总理(Adrian Năstase)阿德里安·讷斯塔塞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其发言内容: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不希望将某些政治标准作为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先决条件。


680d666bc54ee5d27b472b603075243d.jpg

▲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Năstase)


尊敬的主办方,各位来宾,中国人民大学的各位朋友,


以前来中国的时候,我是来教学的,但是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我需要从这里进行学习,而不是我去教他们。我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我发现那些在中国待了比较长时间的人士当中都有这样一种观点。


在某种意义上,来中国出席这样的论坛,而且能够就一些重要议题开展探讨是非常荣幸的。过去30年的时间当中,我对很多国际文件的起草做出了贡献,而且我也就中国的贡献发表过一些评论,包括中国对于发展的贡献,中国对于发展观的贡献等。


首先,我想讲关于世界秩序的定义和关系。世界秩序的概念有多种定义。一些人认为,世界秩序应被视为国际社会的一种状态。另一些人则认为,世界秩序代表着一种有待实现的目标,一种国际社会行为体所趋向的价值观。在一个更为复杂的定义中,世界秩序可被视为全球国际体系内国际和跨国关系行为体之间在经济和社会、政治和军事、文化和信息层面的互动和相互依存模式。最近,在国际国家行为者中还加入了跨国公司和国际非政府组织。


哈里·基辛格认为,国际体系是由相互联系、同时又不断运动的要素组成的。他将国际秩序分为合法国际秩序和革命国际秩序。在第一种情况下,这种安排为所有大国所接受并趋于稳定,而第二种情况则被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所拒绝。基辛格认为,一个大国对绝对安全的渴望意味着其他大国的绝对不安全。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的国际格局持续了一个半世纪,而战后的两极格局持续时间不超过40年。国际秩序是一个过程,是每一特定时刻国际体系内某些安排的结果。


为了能够确定世界秩序的目标,必须深入探讨发展的概念,这也与国际和平与安全相关联。传统方法认为,世界秩序的核心参与者是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然而,最终受影响的是人民,他们不仅对本国的和平发展感兴趣,也对国际和平发展感兴趣。然而,发展不仅仅涉及人类社会。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定义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无论在每个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关系中,这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半个世纪前的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就已提出。这是在联合国范围内解决环境退化问题的首次尝试。《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本质上,这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国家之间,而不仅仅是世代之间的正义和公平的关注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新一届环境与发展会议。我有幸作为罗马尼亚外交部长代表罗马尼亚参加了这次会议。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经济稳定。会后通过了几项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停止大规模砍伐森林的公约,以及通过了《21世纪议程》。10年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然而,从 2000年开始,发展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其他各种计划以及对发展的一些担忧,但这些都是在世界秩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


可持续发展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原则和价值观:民主、平等、团结、法治、自由、机会均等,其共同目标是改善生活质量,实现所有人的幸福。指导可持续发展领域行动的全球战略文件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年议程》)。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2030年议程》的三大支柱。这是为了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平衡。联合国项目的方法是整合 17 个发展目标,以确保一个繁荣、安全和高效的未来。


《2030年议程》的核心是五个关键维度:人民、繁荣、地球、伙伴关系与和平。伙伴关系与和平是在原有三大支柱的基础上增加的,它们代表了当前世界秩序的现实特点。全球目标为 2030 年前的行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议程:无贫穷、无饥饿、良好的健康和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可负担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气候行动、生物多样性、和平、正义和有效的机构、实现目标的伙伴关系。


正如《2030年议程》序言所述,这是一项造福人类、地球和繁荣的行动计划,旨在加强普遍和平并确保更大的自由。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附有 169 个有待落实的目标。该议程是在联合国多次会议和首脑会议的基础上制定的。它重申各国对其自身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拥有永久和充分的主权。此外,还阐明了尊重国际法准则和原则的重要性。


在讨论如何落实这些目标时,《议程》强调了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没有和平与安全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没有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本身也岌岌可危。各国需要加强合作,而且也需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待遇,这些原则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这些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地位的国家也需要得到平等的对待,从而能够达到一个平等的原则。


此外,我想谈谈中国。我觉得在联合国总体上的理念,是根据中国获得的新的地位,和联合国的一些理念是相关的。中国对联合国在这一领域的改革持谨慎态度,强调所有成员国之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磋商和协调。中国既是受惠国,也是贡献国,并不反对善治原则。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不希望将某些政治标准作为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先决条件。中国的立场强调南南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支持联合国改革,以实现业务系统的一致性和效率目标。中国赞赏以灵活的方式满足各国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认为改革应提高联合国活动的能力,以综合、灵活的方式满足受援国的不同要求,改革不应严格局限于某些领域。这一发展旨在解决以下问题:贫困、疾病、环境退化、各国出现的冲突,解决方案的制定必须尊重时间、地点和人民的具体情况。


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观点。其中的核心观点是如何构建高质量的伙伴关系,开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恰如其分地指出,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遗憾的是,在后疫情时代,南北之间的分歧加剧,新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凸显,并通过各种制裁或对抗制造了 '高篱笆小院'。


在习近平主席的愿景中,当务之急是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强化 《2030 年议程》的目标,以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消除保护主义和各种制裁。根据这一愿景,还必须培育全球发展的新动能,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动能之一。


此外,还必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需要履行其义务,而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合作。有必要建立南北伙伴关系,使各国朝着同一方向行动。最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支持联合国 《2030年议程》,并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全球发展倡议》的文件。中国还履行了对不发达国家各种捐助基金的义务。


我回顾了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方面的新做法,查阅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编写的2023年《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进展报告》,还查阅了 2021 年 9 月 21 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布的《全球发展倡议概念文件》,该文件旨在实现更强大、更绿色、更健康的全球发展。该倡议是在疫情结束后提出的,提出了八项基本概念和原则。


首先,强调了发展的优先性。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关键和前提。发展必须以人民的福祉为导向。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落后。必须实现并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


创新是发展的主要力量。全球发展需要伙伴关系。有必要协调现有的机制和平台,以落实 2030 年议程。此外,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 2030 年议程与 “一带一路”、非洲联盟 2063 年议程、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东盟等倡议之间的协同作用。


中国政府于 2023 年 9 月发布的《中国政府文件》是了解中国在 '全球共享未来共同体 '中立场的必要文件,其中包含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建议和行动。文件强调,古往今来,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全球化利用新技术和高效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


中国的观点在“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中得以综合体现。中国政府发布的《白皮书》从人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观点出发,指出许多令人担忧的迹象。人类发展指数显示,世界贫困人口在过去 30 年中首次增加了约 1 亿,同时有 8 亿人有可能死于饥饿。


世界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冷战逻辑再现、意识形态对抗、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和生物威胁等新危险。中国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有200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大量的宗教。因此,我们需要新的共识,新的模式来进行发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负起责任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景。


最后,我想要表达的是,实际上在这方面我们既有乐观主义,也有悲观主义,我们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尽管问题、危机是永远存在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解决方案。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