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智库呼吁释放百万学者能量,解决中国“挨骂”难题

智库呼吁释放百万学者能量,解决中国“挨骂”难题

发布时间:2021-03-05 作者: 人大重阳 

3月4日晚,一场思考如何解决在海外舆论场中国“挨骂”难题的在线研讨会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多位外交官、学者聚焦“如何让更多学者善于、勇于、勤于对外讲好故事”展开深入讨论。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合办,吸引了30多万在线观众收听收看。会上还发布了主题为《论中国智库对外传播的进展、困境与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3月4日晚,一场思考如何解决在海外舆论场中国“挨骂”难题的在线研讨会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多位外交官、学者聚焦“如何让更多学者善于、勇于、勤于对外讲好故事”展开深入讨论。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合办,吸引了30多万在线观众收听收看。会上还发布了主题为《论中国智库对外传播的进展、困境与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主编刘细文开幕致辞。他指出,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构中国实践和构建中国理论上,中国最有发言权,但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在国际上声音较小,还处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王文教授的文章非常好地分析了中国学者在国际舆论场上几乎集体失语的深度原因,希望能得到更多社会共鸣并促成机制变革。开幕致辞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信息中心执行主编杨云涛主持。


随后,研究报告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布了研究报告《论中国智库对外传播的进展、困境与政策建议》。报告曾发表在《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期,已在学术界、智库界引起较大关注。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哲学社会工作者总计100万人并没有被充分撬动起来、投入到对外讲述故事的事业中,是当下中国对外话语权相对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文谈及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支持、服务中国对外话语中的进展与不足,即国内发声多,国外落地少;配套解读多,引领预判少;传统纸媒多,新兴领域少;老龄专家多,青年新秀少;宏大口号多,科学理性少等。


王文认为,部分中国学者在服务外交事业、愿意更多对外发声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缺位,不只是因为个人能力、制度激励等原因,还与配套保障机制的不足息息相关。同时,学者为中国对外发声的顾虑颇多。一是怕说错话,二是怕得罪官员,三是怕违反纪律,四是怕没分量,五是怕白费精力,六是怕国际制裁。


王文建议,全面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百万大军”资源,改革学术评价机制,通过共建国别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区域研究顾问等诸多方式,短期内按国别和领域,分门别类地将学者库、顾问库扩大到1万人,尤其在国内敏感领域,筛选出更多、更优的学者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中来。培养青年生力军,松绑退休外交官力量,建立“容错”机制,打造“金牌外宣官”。建立激励机制和沟通渠道,建立学者与部委相互配合的机制,在重大事件、议题上形成合力、立体发声。转变思路,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此次发布会设置了嘉宾研讨环节,出席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大使欧渤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莉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所原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晓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李会明,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黄日涵。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欧渤芊大使认为,在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是客观现实。无论在机制架构、话语体系、人才培养、传播手段,甚至话术构建上,西方都比中国更专业和成熟。未来中国需要更大发挥智库对外传播功能,要解决更多人想讲、会讲、能讲的问题。整个社会对学者的宽容度也要提升。


欧渤芊指出,现在处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网络很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激化,容易造成一种所谓的眼球效应,专家学者要保持客观理性,讲的话要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用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语言来讲述好中国故事,才能够使中国故事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教授在研讨会中说,首先要全面了解国际舆情态势。其次,在对外传播中应加强非国家行为体的力量,要采用“淡色中国”的策略。要充分发挥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力量,避免“战狼式”和争吵式对外传播。


王莉丽表示,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国竞争的时代,大国竞争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硬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赢得人心,要赢得软实力之争的胜利。有效的对外传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国家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协调一致的、精心设计的对外传播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与目标受众沟通,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有利于中国的舆论和民意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所原所长周晓晶指出,现在研究机构和学术部门日趋官僚化,评价取向和工作模式越来越趋同于行政部门,无法鼓励更多预判、引领式的创新研究。而我国在未来“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竞争方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引领和创新。


周晓晶认为,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对外引导国际话语权的工作,都应该建立容错机制。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中,只要把握好中国国家根本利益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应该容许学者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发声。只有建立了容错机制,学者才能够放开手脚,勇于探讨一些敏感性话题,才能够大胆创新,才能够提出预判引领式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我们的整个外宣工作、我们的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工作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李会明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此外他还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世界不再透过“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共产党和中共党员。


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黄日涵表示,95后、00后的新生代已经很少看传统媒体了,通过传统媒体讲中国故事将会越来越弱,如今应该更多地聚焦如何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黄日涵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平台,比如会议的平台,中国的机构单位要主动设置议题,不能老跟在别人的后面走;二是,年轻学者和资深学者需要加强联系,让年轻学者也有机会走出去讲中国故事;三是,需要建立联盟体系形成合力,如今百万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系不紧密、较零散。


报告发布和嘉宾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杨清清主持。她对此次研讨会进行总结时提出四点:第一,练内功。中国智库和专家要练好自己的内功,争取更多对外发声,增进中国与世界对话;第二,借外力。广交国际友人,借助外脑用更有说服力、更加客观理性、符合国际舆论环境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第三,重创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才刚起步,创新进取,做好智库更具前瞻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第四,形合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事,更要借助各个平台、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一股合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