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 谢尔盖·博德鲁诺夫
S.Y.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尔盖·博德鲁诺夫出席会议并发言指出,我们的技术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不正确引导和监管这种技术力量,势必对全球发展产生巨大的潜在风险。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系列活动举行。S.Y.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尔盖·博德鲁诺夫出席会议并发言指出,我们的技术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不正确引导和监管这种技术力量,势必对全球发展产生巨大的潜在风险。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全文约21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非常感谢主办方举办本次战略对话。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好朋友王文,邀请我和俄罗斯的专家团队前来参会。我谨代表拥有260年悠久历史的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协会长期致力于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因此,本次以技术和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会议与我们高度契合。作为开场发言人,我希望能做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发言。
在聆听了第一节各位嘉宾关于全球发展的精彩发言后,我认为必须重点关注今天被多次提及的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倡议。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是现在?这个倡议在今天被提出,是偶然还是必然?
几十年前,或者三十年前,我们能否提出同样的倡议?我的结论是,现在提出正当其时。因为我们的技术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治理,如果不正确引导和监管这种技术力量,势必对全球发展产生巨大的潜在风险。
我们谈论全球发展,是因为技术和科学不仅影响经济,更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当前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或许是如何在有目的、有引导的条件下,确保全球发展的正确方向。这让我想起此前广为人知的“可持续发展”倡议,遗憾的是,它的实践目前并不理想。
我们必须认识到,从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世界并不可持续。我赞同之前同事的观点: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是实现目标的前提。这不仅指政治或经济中心的多极化,也包括文化多样性、科研多元化和科技中心的多极化,这是一个复杂的转型过程。
在此,我想特别强调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没有现代化,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现代化,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更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现代化。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的张东刚书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深表赞同。发展的方向不应仅仅是经济需求,还必须包含精神层面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尊严的发展理念,这也是习近平主席所关注的。我们协会的研究工作也正秉持这一方向。
随着科技、知识、技术和生产集约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二类知识”的重要性,即社会知识、社交知识。很多人谈论NBIC技术汇合(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科学),这些新技术方案的核心,首先是认知技术和人工智能。因此,人工智能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工具——它并非要取代人类,而是作为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
最后,关于科技发展的具体影响,我注意到有发言提到,中国将GDP的2.6%用于研发,美国是5%,但中国的成果转化率远高于美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少在近十年的专利数量上,中国已遥遥领先。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研发投入不足1%,这让我们深感忧虑,因为私人资本对研发缺乏兴趣,任务艰巨。
但我想请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研发投入的金额,更是研发推广的速度和研发的新结构。近年来,我们看到在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发展领域,大力推广人工智能的趋势。
关于人工智能的优势,已有大量论述,在此我不再赘言。我只想提请各位关注两个与之相关的核心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所使用的素材内容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建立多种标准来管理和充实其数据库与信息流。这要求我们在全球层面做出决策,共同努力制定新的、充满智慧的原则——即“仁爱之心”的原则。我们必须警惕,人工智能若失控,可能成为一种比任何武器都危险的、反制人类的工具。
第二,当谈到技术时,人工智能像其他技术一样,能激起大企业和经济机构的浓厚兴趣。但近期数据显示,股市中的人工智能泡沫规模已是当年互联网泡沫的数十倍。历史教训在前,我们必须思考管理层的角色,必须审慎评估人工智能将带来的深远影响。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