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涂永红:“十四五”期间,发展绿色产业应是重中之重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  /  

涂永红:“十四五”期间,发展绿色产业应是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2021-03-30 作者: 涂永红 

继首届 “碳中和2060”与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发布《“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报告后,2021年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与诸多金融、媒体与能源机构合作举办的第二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

编者按:继首届 “碳中和2060”与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发布《“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报告后,2021年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与诸多金融、媒体与能源机构合作举办的第二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上举行了首部“碳中和”蓝皮书项目的签约仪式,启动了首个“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出席研讨环节并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感谢主持人和王文院长的邀请,我想从学术、金融研究视角谈谈绿色金融体系在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和实现“碳中和”方面的作用。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关键在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十四五”期间,在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应该把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产业链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绿色产业链、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加速器。我认为需要从五方面来强化金融功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相关金融法律。通过立法,明确绿色金融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当中,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的一些指标体系和金融标准。强调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把绿色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纳入到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内,从而更好地激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渠道和服务。


第二,抓住“牛鼻子”,有的放矢。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领域是能源、交通、建筑,推进这些产业的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清洁能源,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为我们的“30”“60”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当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如何减排降耗、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碳峰值水平及“碳中和”时间表。此外,还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充分发挥这一人类唯一碳封存和碳汇活动在“碳中和”中的关键力量。基于上述分析,未来十年,绿色金融应该立足这几个关键行业,抓住这些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为这些龙头和骨干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带动上下游和周边企业,形成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产业链,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第三,促进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绿色产业发展是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须以技术和机制创新作为驱动力。众所周知,创新是有较大风险的。在绿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构建的初级阶段,风险比较高,应该由绿色产业基金、风投作为金融支持的主力军;在成长阶段,风险相对较小,应该广泛动员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来提供金融支持。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主力军的商业银行,实际上风险承受能力是比较低的,重点应该支持比较成熟的绿色企业和企业集群,所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需要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和配合。


这里特别强调,在金融服务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风险分散必不可少,需要发挥保险的作用,激励保险机构设计更多之类的保险产品,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完善绿色金融服务设施,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体制创新,要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覆盖上述重点产业全环节、全链条的绿色项目库,充分披露相关产业和绿色项目信息。同时要提供专业性服务,由外部专业机构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进行风险评估,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难等“卡脖子”问题,为广泛、便捷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刚才各位专家也提到,我国未来30年的绿色投资规模庞大,资金需求大概有300-500万亿元人民币,能够形成巨大的绿色资产。为了有效地增加资金供给,应该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构架绿色信贷和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地发挥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机头投资者各自的市场优势。


第五,构建绿色创新发展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理念,各级政府应该将绿色发展纳入到自身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当中。今年,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将编制“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为载体,推动长江经济带110多个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这些城市绿色与创新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便捷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这样的评价指标能够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为地方政府制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谢谢!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