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晓求:克服中国经济三重压力,制度预期和政策稳定很重要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  /  

吴晓求:克服中国经济三重压力,制度预期和政策稳定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2-01-22 作者: 吴晓求 

2022年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承办,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网易财经、一克纳米支持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竞合·先见·发现:2022年中国与世界”。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作开幕特别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主任吴晓求作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坛。我主要讲一讲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最近政策调整比较频繁,包括一个月前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资金流动性,昨天(1月17日)央行又调低了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BP,这些都是阻止经济下滑的信号。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 中国经济在2022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都将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些压力是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受到的约束和困难,我们要看到这种困难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要系统思考怎样才能让市场有良好的预期。三重压力最终归结为预期转弱,用大家可以听得明白的话,就是信心有问题,预期就是信心。为什么会出现三重压力,要深刻思考和研究。


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确越来越复杂。刚才廖群博士做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的报告,其中分析了中美经贸脱钩所可能带来的负面性。首先,中美经贸关系不太可能脱钩,脱钩是非常危险的,是互害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石,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所以,要高度重视中美关系,要尽最大努力让中美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刚才认真听了乐玉成副部长关于中美关系的展望。有些事情是别人的事,他们总想遏制我们的发展。


回顾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是因为有一个比较和谐的外部环境。我们抓住了几十年来的这样一个国际环境来发展中国经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抓住了内外部有利时机。现在改善外部环境,是我们未来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相互促进,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能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世界也给了中国一个更多的发展空间。


“双循环”虽然以国内循环为主,但还是要国内国际循环协调发展,国际循环是不可或缺的。外部世界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都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性。新冠疫情加剧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似乎也对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政治产生重要影响,这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世界一些国家经济的内向性大幅增加,以降低外部的不确定性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为了缓解三重压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化改革,要继续朝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前行,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法制完善、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信心来自于完善的制度,这种不断完善的制度核心是朝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演进。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制度包括法制。所以,完善的法制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人们信心的根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是相对浅层次的,关键是预期转弱,预期转弱就是信心转弱。在完善法制和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要重视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政策不能变化太快,政策稳定很重要。我们有些政策周期太短,本来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大体上是重叠的,政策是一种逆周期调节。如果政策变动比经济周期短很多,一年内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政策调整,经济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政策的相对稳定性。这里的政策除了经济政策,也包括各类监管政策。



我们要继续朝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道路、体制方向前行,政策的制定或调整要符合这个基本原则。


市场经济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精髓。什么是市场经济是有共识的。共识包括分工、自由市场、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市场主体的平等性、财产权的保护、信息透明度、政策中性原则,以及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机制,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这些都是我们要认真坚守的,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精髓。政策设计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这些基本原则。这些做好了,中国经济是有强大韧性的,会有很好的发展。


从经济成熟度来看,按照1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根据2021年底人民币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500美元,离传统意义上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标准非常接近,离现在大家公认的修改后的发达国家GDP标准也迈进了一大步。尽管如此,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我们还没有整体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仍然是中高收入国家,或者说正在接近高收入国家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德国、日本等最发达国家人均GDP都在5万美元甚至6万美元以上,我们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人是有智慧的,我们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也非常勤奋。以前很多国家进入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中等收入陷阱现象”,但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包括技术性陷阱、制度性陷阱、金融陷阱等等,我们都在跨越。


中国经济是大有希望的,但是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一定要让社会各个层面、各种市场主体焕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到2030年中国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制定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体系,给市场以信心,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需求收缩问题。需求收缩的核心是收入增长问题,政策的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弹性很大。外部环境改善能有效缓解供给冲击对经济所产生的风险,法制、制度和政策稳定性能够解决预期偏弱的问题。


我认为,只要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前行,中国经济是一定大有希望的。


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