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燕玲:金砖国家面临业务发展监管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张燕玲  /  

张燕玲:金砖国家面临业务发展监管问题

发布时间:2014-07-22 作者: 张燕玲 

在银行业监管层面,“巴塞尔协议三增加了很多经济体的监管成本,所以在最新的条款里面就把表外挪到表内,西方大量的表外线路都是衍生产品是虚拟经济的衍生产品,但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外业务是实体经济贸易结算项目,如果把这个贸易结算也都进到表内,同是在表内提取资本金的比例CCF是100%,这样对于我们很不公平了。”

  《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被看作是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向前迈进一大步,有助于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协议旨在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改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商业关系,加强在金融、证券和其他金融机制方面的合作,支持金砖国家成员国间的商业贸易。”巴西开发银行行长卢西亚诺·科蒂尼奥说。


  他透露,根据框架协议,五家银行将研究在金砖国家之间利用本地货币融资的可能性。“这些机构都表示愿意在进入当地金融和资本市场以及利用本地货币发行债券等方面互相协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说,希望金砖国家在金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为经济合作提供一个保护和支持。


  俄罗斯-中国经贸合作中心主席谢尔盖·萨那科耶夫建议说,金砖国家成立一个大的投资基金,或者金砖国家的银行扮演起相互投资的基金的角色,这非常重要。


  金砖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前景光明,但当下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更受关注。《三亚宣言》中呼吁各界更加关注新兴经济体目前面临的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声明称,大宗商品价格的过度波动,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应该相应加强对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阻止可能危害市场稳定的活动。


  “在金融业务发展方面,金砖国家也存在相似特点和监管问题。”张燕玲说,“金砖五国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富裕的群体增长很快,那么就需要金融界开发一些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的业务,来保证他们这些财富能够安全和升值。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国际流动性泛滥、国际游资流向新兴经济体冲击当地市场,也是五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银行业监管层面,她说,“巴塞尔协议三增加了很多经济体的监管成本,所以在最新的条款里面就把表外挪到表内,西方大量的表外线路都是衍生产品是虚拟经济的衍生产品,但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外业务是实体经济贸易结算项目,如果把这个贸易结算也都进到表内,同是在表内提取资本金的比例CCF是100%,这样对于我们很不公平了。”


  张燕玲表示,此外,五国还都是外国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如何对这些外国的投资进行一个管理也需要五国之间加强经验的交流。


  附资料


  俄罗斯央行行长下周出访中国讨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俄罗斯要联手中国打造绕开美元的新经济体系,反美元的“金砖国家”联盟正在形成。


  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创造的“金砖四国”(Brics)概念,最初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个国家,后来加入了南非(South Africa)。


  高盛没有料到这些新兴“金砖国家”在赶超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之前,他们首先打一场对抗美元的货币战争。


  要一口吃掉美元的卢布


  俄罗斯央行行长Elvira Nabiullina下周将访问中国,在之前她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报告了与中国央行实施卢布-人民币互换的工作进程。


  她说:“在卢布-人民币互换协议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我们还与中国之外的其他金砖国家伙伴讨论了建立多边互换体系的细节,这可以让资源容易的在一个到另一个国家流转,如果有必要的话,储备货币可以直接转入这个新系统。”


  俄罗斯之声评论称,俄罗斯要用这次会议向世界展示新兴国家反美元同盟技术细节。


  乌克兰危机以来,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一直急于推进“去美元化”。


  3月下旬,普京提出俄罗斯可以效法中日,建立自己的国家支付结算系统,设法减少对西方的经济依赖。俄罗斯央行副行长乌留卡耶夫也曾表示,俄罗斯能源企业需要抛弃美元,“这些企业必须更勇敢的与贸易伙伴签订卢布结算合约。”


  普京5月份访华期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了本币结算协议,在去美元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报道,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企业Gazprom还可能发行人民币债券。


  6月10日,普京的经济顾问Sergey Glaziev发表文章,阐述建立联盟取代美元在国际贸易中支配地位,反美元联盟最终目标是摧毁美国的印钱机器。他认为正是美元支撑了美国军工混合一体的经济体系。


  稳扎稳打的人民币


  与俄罗斯气势汹汹急于把美元拉下马不同,人民币则通过不断签订互换协议推进国际化进程。


  欧洲目前已经有四个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分别是法兰克福、伦敦、卢森堡和巴黎。据交易量推算,伦敦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中国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周四习近平访问韩国之后,中韩将宣布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根据博鳌论坛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的统计,中国已与E11(新兴11国)中的韩国、印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这5个国家先后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E11内部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达7300亿人民币。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越来越受欢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贸易总量的18%都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约合1.09万亿元,这一比例也较去年第四季度的14%有所上升。5年前,这个比例仅有1%。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八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连美国人自己也更青睐人民币。4月美国对大中国地区的人民币交易权重暴涨229%,人民币汇率上涨,促使大量美国企业改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美国超越中国台湾成为第五大人民币离岸中心。


  团结更多的盟友


  要挑战美元地位的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骄傲的法国人也开始挑战美元的霸权,威胁要弃用美元。


  因为不满美国对法国巴黎银行近百亿美元的天价罚单,法国央行行长ChristianNoyer在BFM电视台讲话称,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国企业可能尽可能多地使用它国货币,这符合法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中国和欧洲间的贸易,我们可以用欧元和人民币,停止使用美元。


  去年底,新加坡宣布未来新加坡元可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加上中国与印尼、与澳大利亚及韩国签署换汇协议,显示亚洲正在去美元化。


  伊朗早在2008年就开始石油去美元化,其石油出口停止使用美元进行结算,而是转用欧元、日元等货币,这意味着直接打击石油美元的地位。


  年初俄罗斯副财长Sergei Storchak指出,金砖国家将在五年内设立1000亿美元资本额的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意味着将挑战世行和IMF目前的地位。(来源:经济参考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