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5 作者: 张敬伟
五一消费市场看得见的“火”。从热点城市到热门景点,从高速公路到整个路网,再到普通城市,这个五一可用“人从众”来形容。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转自于2023年5月4日北京青年报。
五一消费市场看得见的“火”。从热点城市到热门景点,从高速公路到整个路网,再到普通城市,这个五一可用“人从众”来形容。尽管人满为患让部分出行者的体验不那么完美,尽管某些景点的“瑕疵”让人们诟病吐槽,但无可置疑的是,宏观经济、中观市场和微观民生都需要一个红红火火的假日经济,一扫三年疫情的阴霾,迎来社会生活的常态。所以五一的“火”既是告别也是迎新,更是“冲喜”。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五一假期成为疫情防控平稳后,中国旅游市场恢复常态化发展的新转折点。
14亿国人中,2.4亿人赶趟儿五一出行,这既是被抑制的消费动能的释放,也体现了国人的乐观与自信。可见,“热闹”的假日景象与消费者的信心是匹配的。以2019年同期作为参照点,今年五一的出行人数,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将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复苏基础,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内需市场的“恢复性”增长,意义尤为重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近年来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9年消费占GDP比重为57.8%,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2021年消费占GDP增量的比重达到65.4%,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1.7%。内需市场动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去年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2.7%,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负211.2%。正因为如此,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为此需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对市场和民生而言,最直接的消费复苏就是让假日经济活起来,即以国人热闹的出行方式,以“人从众”的消费合力,激活消费市场的内需动力。假日出行“人从众”体现了公众能消费和敢消费的信心,也逐渐驱散了疫情带给消费者的心理阴影和社会焦虑。只要国人走出去敢消费,就能从消费端给市场注入信心和动能,从而激活市场大循环。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增长2.2%。而由于二季度有五一假日经济支撑,相信消费对GDP的贡献会更好。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GDP增长,在全球看来已是超预期,五一假日经济的红红火火,则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中国。中国经济不仅自身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而且也给全球经济复苏继续提供了。
5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第一。该组织认为,中国对亚洲产生的溢出效应将集中在消费和服务业需求方面。这意味着,中国消费不仅是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
面对五一假日经济的“火”,国人也要有清醒认识。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消费者信心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正如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尽管如此,五一假日经济的“火”已经拉开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序幕,凸显内需市场恢复有力,消费者信心十足。继续保持内需市场向好势头,让需求动力更加趋稳,才能唱好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大戏。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