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衍行评《关税战下,特斯拉和苹果的生存之路怎么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衍行  /  

王衍行评《关税战下,特斯拉和苹果的生存之路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5-02-09 作者: 王衍行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贸易战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付出更惨烈代价的输家。特斯拉和苹果,作为全球化供应链的巅峰之作,一旦遭遇关税战的冲击,它们可能从行业霸主跌落,甚至被摧毁。

作者王衍行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载于2月7日财富中文网

“关税战”可能会摧毁特斯拉、苹果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贸易战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付出更惨烈代价的输家。特斯拉和苹果,作为全球化供应链的巅峰之作,一旦遭遇关税战的冲击,它们可能从行业霸主跌落,甚至被摧毁。

特斯拉与苹果:全球化的“双刃剑”

特斯拉与苹果的成功,本质上是全球化的胜利。它们靠的不是单一市场,而是全球供应链的精准布局:

• 苹果的零部件涉及数十个国家,iPhone的核心组装依赖中国工厂,利润的每一分钱都浸透了全球产业链的紧密协作。

•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厂,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依赖全球供应链,电池、芯片、自动驾驶技术跨国流动,让其在电动车赛道上遥遥领先。

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经济联动顺畅时,它们腾飞;当关税战、保护主义、经济脱钩出现时,它们将首当其冲,甚至沦为牺牲品。

关税战的“三重致命打击”

1. 成本飙升,利润暴跌

关税战的直接后果,就是供应链的撕裂。举个简单的例子:

• 如果美国加征中国制造的iPhone关税,苹果就得提高售价或者自己承担成本。但消费者不可能无休止为品牌溢价买单,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 特斯拉的电池和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一旦供应链受阻,生产成本将暴涨,而电动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打得惨烈,特斯拉很难再有降价空间。

2. 供应链断裂,核心技术受限

苹果和特斯拉虽然是美国科技界的象征,但它们的命脉却紧紧攥在全球供应链的手中。

• 特斯拉的动力电池 80% 以上依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供应商;如果关税战导致电池供应中断,特斯拉的生产将举步维艰。

• 苹果的精密制造 依赖富士康、立讯精密等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根本无法找到替代方案。

如果关税战全面升级,这两家公司将面临“供应链休克”,核心零部件无法按时交付,最终影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形成致命的供应链断裂。

3. 失去中国市场,等于自毁长城

苹果和特斯拉能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市场:

• 苹果每年在中国卖出数千万台iPhone,2023年,iPhone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高达700亿美元,占苹果总收入的近20%。如果中国反制,美国科技巨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流失。

• 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承担了全球 50% 以上的产量,同时中国消费者贡献了其全球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如果中国政府对特斯拉进行贸易反制,它将瞬间丧失全球竞争力。

苹果和特斯拉,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要面对美国政府可能发动的“关税战”——这种骑墙式的生存模式,极可能成为它们的终极死局。

“关税战”下,谁是赢家?

表面上,关税战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但真正受益的往往是竞争对手。

• 关税战若导致苹果失去中国市场,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将迅速填补空缺,反而加速本土品牌崛起。

• 关税战若让特斯拉生产受阻,比亚迪、小鹏、蔚来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将趁势攻占全球市场,原本属于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将拱手让人。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的“保护主义”,最终保护的可能是中国的竞争对手,而不是自己国家的企业。

科技企业不能成为“政治棋子”

苹果和特斯拉的困境,暴露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当企业成为政府贸易战的“棋子”,它们注定走向毁灭。

• 乔布斯从来不是靠关税保护起来的,而是靠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

• 马斯克崛起的根本,也不是政府扶持,而是技术突破与市场战略。

关税战不是科技公司的保护伞,而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会让科技企业丧失全球竞争力,甚至被摧毁。

摧毁的不只是特斯拉、苹果,而是美国科技霸权

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发动全面关税战,受损的不仅仅是特斯拉、苹果,而是整个美国科技霸权的根基:

• 失去全球市场,科技企业的创新资本将被大幅削弱;

• 失去中国供应链,美国的产业链将陷入瘫痪;

• 失去全球竞争力,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将逐步被中国取代。

特斯拉和苹果,是全球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但也可能成为保护主义政策的最大牺牲品。如果美国政府不悬崖勒马,科技霸主的神话,可能终结于自己的贸易战之中。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