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4 作者: 王衍行
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光环之下,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正在浮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无法偿还信用卡账单。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信用卡债务冲销总额达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46%,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者王衍行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载于2025年1月13日财富中文网。
一个被忽视的经济信号
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光环之下,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正在浮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无法偿还信用卡账单。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信用卡债务冲销总额达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46%,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不仅是个人财务问题,更可能是经济系统深层次隐患的征兆。
拖欠账单的深层原因:通胀与利率的双重夹击
首先,通胀和借贷成本的上升是信用卡负担加剧的直接原因。尽管通胀率从2022年的9%降至2024年的2.7%,但商品价格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尤其是食品、住房和医疗支出,这些高频消费品的涨价直接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美联储此前大幅加息的后遗症仍在显现,使信用卡利率高企。根据《金融时报》报道,仅2024年未能全额偿还账单的消费者就支付了1700亿美元的利息,这无疑加重了低收入和中产家庭的财务压力。
信贷扩张与消费习惯的悖论
信用卡的普及与高消费文化密切相关。从2023年开始,信用卡余额以每季度24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目前总额已达1.17万亿美元。然而,这一扩张背后并未建立在收入增长的坚实基础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尽管家庭收入有所上升,但债务负担的增长速度显然更快,拖欠率的上升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矛盾。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消费者多年来被“即享消费”的文化熏陶,对未来收入过于乐观。疫情期间的超额储蓄已经消耗殆尽,但消费热潮依旧。金融市场的诱导性广告和“先买后付”平台的兴起,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消费过度现象。
银行的风险累积与系统性隐患
从银行的视角来看,信用卡债务冲销率的飙升意味着更大的坏账风险。信用卡市场的参与者,如Capital One等机构,已经感受到这些问题的严峻性。虽然信用卡拖欠对单一银行的短期冲击有限,但若这一趋势持续甚至恶化,将对整体金融稳定造成威胁。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当消费者债务积累到某个临界点时,金融机构的连锁反应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危机。
政策的不确定性:加税与消费成本的矛盾
在宏观层面,美国经济政策的走向将对消费者债务产生直接影响。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加征关税和移民政策,可能推高部分消费品价格,从而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财务困境。同时,如果通胀压力重新抬头,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将被压缩,使得借贷成本的下降难以成为现实。
未来的应对之策:消费者教育与系统性改革
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首先,消费者教育应当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财务规划到理性消费的普及,帮助民众增强财务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其次,监管机构需对信用卡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包括限制高利率和不透明费用。最后,政府应审慎制定经济政策,避免推高通胀的举措,并考虑通过减税或提供直接补贴的方式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
一个需要警觉的经济信号
信用卡账单拖欠率的上升不仅是个体消费者的困境,也是美国经济系统中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它提醒我们,在关注GDP增长和股市表现的同时,不应忽视那些最普通的家庭正在承受的压力。要避免潜在危机的爆发,必须从政策制定、消费文化到金融监管等多个方面入手,及时采取行动。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