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5 作者: 王义桅
近年来,西方不仅乐于向国际社会贩卖各种名目繁多的“中国威胁论”,还频频向中国推销五花八门的“陷阱说”。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等等,不一而足,弄得不少国人眼花缭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生怕掉到各种陷阱里去。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10日《北京日报》。
近年来,西方不仅乐于向国际社会贩卖各种名目繁多的“中国威胁论”,还频频向中国推销五花八门的“陷阱说”。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等等,不一而足,弄得不少国人眼花缭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生怕掉到各种陷阱里去。
这些陷阱说中,“金德尔伯格陷阱”是最新的,也是最不负面的,源自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的灾难起源于美国虽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老大”,但未能承担起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责任,导致全球经济体系陷入衰退、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2017年1月,被称为“软实力之父”的约瑟夫·奈在欧洲新闻网发表文章提出“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引起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该陷阱旨在告诫美国人:中国崛起以后的动向可能不是“示强”,而是“示弱”,即不愿承担目前美国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危机四起的险境。
西方看中国,总是从需要、期待出发,试图将中国纳入其轨道。我们要看穿这套把戏,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谦虚谨慎是对的,继续研究、学习西方也是必要的,但崇洋媚外要不得。中国正在开创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西方并非过来人,不能对其有拜菩萨心理,被各种“陷阱说”搞得一惊一乍。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定位好自身世界角色,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就不会被这说那说给忽悠了。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