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义桅:中欧多边主义比较 从外交实践到外交哲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义桅  /  

王义桅:中欧多边主义比较 从外交实践到外交哲学

发布时间:2022-02-18 作者: 王义桅 

厘清中欧多边主义异同,是赢得对欧外交叙事和深化中欧多边合作的前提。中欧多边外交最大的同是都坚定维护联合国体系和国际法,反对单边主义,但中国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反对干涉内政;而欧盟自诩为天然的多边主义行为体,钟情于规范性力量,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需协调成员国立场,具有天然的多边 双边的两面性,受制于自身一体化程度。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2022年2月15日“王义桅”微信公众号



摘要:厘清中欧多边主义异同,是赢得对欧外交叙事和深化中欧多边合作的前提。中欧多边外交最大的同是都坚定维护联合国体系和国际法,反对单边主义,但中国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反对干涉内政;而欧盟自诩为天然的多边主义行为体,钟情于规范性力量,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需协调成员国立场,具有天然的多边 双边的两面性,受制于自身一体化程度。中国的多边主义是真正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的多边主义是规范性多边主义,纠结于普世价值和跨大西洋合作,目标是追求欧盟领导权、确保自身利益。中欧多边主义分歧折射出一多不分、公正、实践理性与二元对立、西方中心、先验论外交哲学的分野,反映了两者不同的制度文化特性及国际比较优势,也检验了是否真正独立自主。中欧多边外交比较对认识中西政治  法律叙事、文化   价值表达的非对称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多边主义;欧盟;中欧关系;外交哲学


【本文发表于《德国研究》2021年第4期】


近年来,欧美先后将中国视为制度对手(systemicrival),① 作为全球化三大力量的中美欧进入同质性竞争阶段。围绕全球供应链的新地缘政治角逐和关于全  球气候与数字治理引发的劳工权益、隐私权等的新规则之争激烈展开,关于全球化、多边主义等的外交叙事之争也越来越成为博弈焦点。② 2021 年,随着拜登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中欧竞相阐述自己对多边主义的系统看法。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针对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高喊 美国回来了,一改特朗普风格,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的做法,习近平主席致辞中提醒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③ 致辞是公认的中国关于多边主义的经典文献,系统阐述了中国多边主义外交原则及其理念,表明了中国从赋能全球化  到赋能多边主义的演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反映到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上。其后不久(2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与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的联合通讯《加强欧盟对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的贡献》,试图重新定义欧盟的多边主义立场和战略重  点。文件阐述了欧盟加强多边体系的行动方向和计划,其思路已超越了传统有效多边主义(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规范性力量(NormativePower)范畴,强调多边主义的有效性(effective)、公平性(fair)和结果导向(deliverresults),服务于欧盟与全球的利益和价值,将欧盟追求战略自主(StrategicAutonomy)、打造地缘政治欧盟委员会(GeopoliticalCommission)的主张做了最新的、系统的阐述。④两篇文献成为比较中欧多边主义外交的出发点。


如何定位欧盟的多边主义?中欧多边主义外交存在哪些异同,折射出中欧外交哲学的哪些根本差异?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中欧多边主义:历史演变与观念辨析


中欧外交叙事中,多极化、多边主义是一对常常被拿来比较的概念,这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既是它们在国际体系中自我追求的身份,亦是它们想要向世界展现的身份”。① 不同于美国动辄搞单边、不得已时才推盟友体系的多边,中欧的多极、多边外交有很强的反对美国单极独霸和单边主义的色彩。伊拉克战争期间, 中欧力推世界多极化,反对美国动武,铸造了所谓的关系蜜月期。正是受伊拉克战争刺激,2003年出台的欧洲安全战略(EuropeanSecurityStrategy)将有效多边主义列为欧盟的三个战略目标之一,② 多边主义成为欧盟外交惯用术语,旨在寻找国际政治问题的共同解决方案。2009 年12 月1 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推动多边合作的承诺本身也被载入欧盟基本法律之中(见第21条)。


欧盟自诩为多边主义领导者,指责中国钟情基于现实主义的多极化,认为中国具有明显的反对美国霸权和追求自身崛起的诉求,即便谈多边主义也是采取选  择性的外交手段,受到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束缚。而欧盟则钟情基于自由主义的多边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根植于(欧洲)政治家的基因中,这是因为欧盟本身就是多边主义的产物或者表现形式”。③ 因而欧盟强调多边主义为规范性的原则,是国际体系层次的,与国际制度密不可分,不像此前那么热衷于多极化的口号, 不自觉地表露某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其中暗含欧盟拥有多边主义定义权、解释权、裁判权之义。奥巴马时期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对欧盟刺激很大。为此,欧盟喊出    战略自主口号。特朗普时期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更让欧盟伤心。这一切凸显欧盟的多边主义缺乏战略自主支撑。无怪乎德国默克尔总理呼吁欧洲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④


不同于欧盟,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遭遇美西方围堵,倚重日内瓦会议(1954)和万隆会议(1955)等多边外交舞台以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外交为世人瞩目,但机制性参与全球多边外交事务还是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概括起来,中国对多边主义的立场经历了三个阶段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是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强调联合国多边主义道义性。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加入,对多边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联合国逐渐成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多边主义  的正义性、进步性、人民性不断增强。①


二是1993年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倡议举行首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与美国磋商,形成不邀请台湾领导人参与该会议的原则,即西雅图模式,推动确立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方针。其前提是妥善解决了台湾问题:以台澎金马特别关税区身  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APEC,同时处理好多边主义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关系。


三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开放、绿色、廉洁理念,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深化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使得中国的多边主义主张有了切实的抓手。“一带一路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2014 年北京 APEC 会议完全按照中国意图设置议程,宣布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进程,推动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发展为共同体思维,直接推动将十八大报告的命运共同体口号拓展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高度———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时第一次向外界提出,并在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联大一般性辩论和201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中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4年4月)指出要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文件并未出现多边主义字眼。四年后的第二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12月)两次出现多边主义词汇,并明确指出,中国愿继续同欧盟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加强对话协作,共同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支持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和完善公平公正公道的国际规则和标准,确保各方平等参与决策,享受应有权利,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②


中国对多边主义的立场变化反映了中国实力地位的提升和自我认知的转化, 表明中国从参与到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转变,也是新时代强调四个自信的产物,展示新时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外交风范、风骨和风度。

厘清中欧多边主义观异同,有五个基本问题。


(一)(What)什么是多边主义?①


多边主义是一种方法,指在国际体系中实施政治战略与政策的方式,涉及与  其他行为体(国家和组织)之间活跃、广泛的合作,有别于单边主义(一国行为)和双边主义(两国关系)。② 多边主义主要包括体系层次上的全球多边主义、亚体系层次上的区域多边主义,以及单位层次上的国家多边主义,强调从个体到整体的合作性的互动实践方式,以及从全球到区域的多边制度结构。


(二)(Which)什么领域的多边主义?


中国强调不干涉内政是《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所倡导的,多边主义的领域不包括纯属一个主权、内政的事务。对极地、深海、太空、互联网等新边疆领域,强调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  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③ 而欧盟的主义指欧盟特色或专属权领域:和平与安全、人权与法治、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以及气候变化。此外,欧盟还将带头推出新的全球规范,并在税收、数字  化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合作平台。④ 与美国式的多边主义是美国领导下的多边主义类似,欧盟的多边主义观也强调欧盟领导权,并且天然镶嵌了双边因素———成员国与欧盟机构同时开展对外合作,不过涉及欧盟的专属权还是共享权的自主  性,在不同的领域是不一样的。


(三)(When)在什么时代背景下谈多边主义?


中国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天,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选择就在我们手中,责任就在我们肩上。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⑤        欧盟则担心中美两极或世界无序多极化损害多边主义,世界面临“没有多边主义的多极化悖论”,欧盟需要提倡大国竞争外的替代模式①,感慨

“当今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极化,却越来越不具多边性”。②


(四)(Why)为什么要推行多边主义?


从国内治理模式看,按照欧盟的多边主义文化与全球秩序项目(MERCURY)


所做的分析,欧盟力推多边主义基于历史 现实 未来的多种原因。③


其一,基于战后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欧洲一体化实践本身就是多边主义的产物,最终推动了欧盟的诞生和发展壮大,实现了欧洲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基于欧盟软力量推广需要。欧盟“多边主义”概念包涵三大元素:一是自愿、自然形成;二是以规范、规则、原则为基础;三是体现平等、尊重差异。由于欧洲在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些规范、机制集中展示了欧洲意志,并为欧盟所继承。可以说,多边主义就是欧盟软力量的体现。


其三,基于对欧洲权益的有效维护。传统多边机制形成于欧洲主导世界时期, 很好地维护了欧洲的权益。战后世界多边机制更多受美国霸权影响,但通过跨大  西洋伙伴关系继续维护了欧盟在多边机制中的权益。


其四,基于对小国利益的保护。欧盟本质上是小国联合体,而只有多边主义才给小国以位置,反映其存在和心声。历史上,小国注定成为大国权力政治的牺牲品。因此,欧洲一体化从荷比卢经济联盟(Benelux)开始,十分注重小国利益的保护。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欧盟对多边主义的倡导上。


其五,基于“舍此其谁”的信念。对欧盟而言,尤其是大陆欧盟国家,多边主义  不是选择,简直就是一种信仰。因为在欧洲人看来,尽管多边主义并非尽善尽美, 但对于世界秩序而言,没有比多边主义更好的选择。

同时,从国际比较优势看,欧盟力推多边主义彰显“全球欧洲”(GlobalEurope)战略构想。① 就此而言,首先多边主义是实施全球欧洲战略构想的主要路径。多边主义作为欧盟国际主张的精髓,自然就成为实施全球欧洲战略构想的主要路径。《里斯本条约》第1.4.1 条明确规定欧盟旨在世界上推广和平、价值观及人民福祉。这为推行全球欧洲战略提供了合法性支持。同时,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集中展示了全球欧洲的挑战。


欧盟担心,多边主义的威胁有三:基于美国例外论的美国单边主义,能源和供  应链受制于俄罗斯、中国,新兴国家的崛起导致后西方世界的来临。多边主义失  效,则将导致全球欧洲战略构想沦为空谈。一国对多边主义的态度取决于身份、基因和国际地位。全球欧洲战略构想正是基于欧盟的多边主义基因,旨在提升欧盟的全球身份意识与国际地位。然而,多边主义面临种种国内制约,可能导致其  失效。比如,美国国会常常否决总统签署的国际条约,以及欧盟无法以一个声音说  话;又比如,中国外交传统对其国际责任的掣肘。因此,欧盟全球欧洲战略构想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欧盟自身,也取决于其他主要力量的配合程度。


长期以来,欧盟认为多边主义成为欧洲的一种生活方式②,但近年来越来越显示地缘政治雄心,力求弥合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之间的鸿沟。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强调,多边主义依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因有二:多边主义可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适用于所有国际行为体的准则;多边主义可  保护全球公共产品免受市场驱动和国家驱动的影响。例如,欧盟作出大量努力,避  免疫苗民族主义,确保新冠疫苗是必须通过多边渠道提供的公共产品。但一些国  际行为体做出不当举动,使多边主义遭遇危机:一是在重要场合阻碍多边决定;二  是单方面退出多边机构和协议,如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伊核协议、《开放天空条  约》和世界卫生组织;三是拒绝接受国际仲裁,如中国在南海以及土耳其在东地中  海的做法;四是实行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如中国维护世界贸易组织,但在人权领域  试图改变联合国规则;五是出于自身需要转向双边主义,例如中美经贸协议为欧洲带来了问题,因为欧洲无法享受协议的好处。对此,博雷利分析:多边主义陷入深层危机的原因:一是我们正处于没有多边主义的多极世界,玩家多了,共识少了。一些国家认为,通过双边交易能展现更多力量,希望摆脱多边规则。二是帝国的回归,美国、中国、俄罗斯、土耳其越来越推崇政治主权主义,希望以某种方式修正多边体系。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了,难以达成共同解决方案”。他解释道,欧盟发展成为政治上的一极,与其捍卫多边主义、彰显价值观并不矛盾,相反,表明自己不会放弃原则是力量的一种象征。①


中国力推多边主义,源自国际地位和角色观的转变。2018 年6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②中国认识到,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③ 中国反对单边,认为双边与多边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并非相互补充,反对的是针对第三方的双边,反对排他性的多边安排,如联盟体系,主张结伴而不结盟。这是尊重各国主权、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命运自主的必然要求。


(五)(How)如何推行多边主义?


中国的外交逻辑是改变自己,影响世界”。④ 推行多边主义也是如此。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⑤ 同时,中国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强调世界命运由各国人民掌握,大家的事情商量着办。换言之,共商共建共享是多边主义路径,是最具包容性的多边。


欧盟则不排斥以强制手段推行多边主义,制裁vs协商和双边vs多边并行不悖。博雷利宣称:欧盟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包括其广泛的政治、外交和财政支持,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捍卫人权和国际法,促进应对全球挑战的多边解决方案。欧盟必须加强行动力,从提出一体行动到实现一体行动,并更好地利用其集体实力。⑥


二、中欧多边主义争论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在全球化时代更是国际比较优势的折射。中欧多边主义分歧,源自不同的国内治理模式和不同的国际比较优势,直接导致中欧多边主义的外交叙事之争。


(一)欧盟对中国多边主义的批评


欧盟认为中国崛起,对多边主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而言,中国倡导上海合作组织、中国  东盟10+1等多边外交,壮大了世界舞台上的多边主义声音。然而,欧盟认为中国多边外交与欧盟多边主义有着本质区别。①


1.中国的多边外交有明显的内政局限。中国强调主权、领土、安全等内政问题不适用于多边主义。例如,中国将台湾、南海等问题视为其核心利益,反对将其国际化、多边化。


2.中国的多边外交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外交风格,是“菜单式”(alacarte Multilateralism),即选择性多边主义。中国强调多边主义并非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选择性地加入国际多边体系,其多边外交不等于多边主义,缺乏普世价值观 支撑。


3.中国的多边外交有搭便车(free-rider)倾向。“有效多边主义”须妥善解决国际公共产品与国际责任问题。中国的多边外交尚未以国际体系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要求行事。


4.中国的多边外交有修正主义(revisionism)倾向。中国认为,多边主义的规范并非既定的,而是应平等建构。这其实是将矛头冲着国际多边机制及其背后的利益分配体系与价值体系。


(二)中国对欧盟多边主义的批评


自信自强的中国日益平视世界,对欧盟的多边主义在肯定的同时也不讳、不乏批评。


一是认为欧盟的多边主义不够包容,甚至有两面性和虚伪性。欧盟的多边主义悖论在于,当欧盟以一个声音说话时,就不是多边外交,而成了欧盟与外部的双边外交。但是能以一个声音说话,一定是欧盟内部的最小共识,是弱的。这是欧盟不得不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因。欧盟对自身团结十分在乎,反对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曾用“16+1”“17+1”)而主张欧盟   中国合作(27+1)。但是,当欧盟推行多边主义外交时,更多是原则、价值观方面。在对外谈判中,往往是欧盟机构得面子(原则),成员国得里子(实际好处),因此欧盟的多边主义外交必定也是弱的。欧盟的多边主义隐藏了成员国的双边主义,这是欧盟多边主义的虚伪性。欧盟近年从主  权让渡向主权回归转变,尤其是作为主权国家的法国历来重视独立自主。不仅 法国,近年来匈牙利、波兰等欧盟国家也强调本国主权优先而非欧盟优先,认为多边是为了反单边的,不是用来束缚双边的。欧盟的多边主义是选择性的:强调欧盟作为国际法行为体时,钟情于双边,如将中欧关系说成27+1,而不认可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也是多边主义;强调欧盟本身的多边属性时,则说多边主义是欧盟的 DNA,因为任何欧盟外交都是多边外交,这就是欧盟多边主义在多边   双边间摇摆的原因。


二是认为欧盟的多边主义不连贯、不够独立,受制于跨大西洋关系和欧洲一体  化程度。欧盟原先提出容克投资计划、欧亚互联互通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甚至派欧亚互联互通大使访问中国,后来转而批评一带一路不透明, 自己提出全球门户(GlobalGateway)计划与美国搞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呼应,抗衡一带一路”。欧盟机构间的争权夺利,也制约了欧盟多边外交的效果。欧盟本想借助中欧投资协定提升其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的地位,对冲区域经济伙伴协议(RCEP)等对供应链的冲击,结果被欧洲议会搅局,终为美国所利用。欧盟想通过塑造美国来塑造世界,最终又被美国制约,这也是欧盟多边主义的宿命。


三是认为欧盟的多边主义不够客观,包含浓重的意识形态和以外求内的考虑。欧盟扮演全球气候变化领导者角色,树立榜样的力量,试图规范世界,但又提出碳  边境调节税等,搞变相保护主义,推动欧元与碳挂钩、促进欧盟财政一体化。欧盟太钟情于多边主义和规则制订,而且往往超前,如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最终限制了欧盟竞争力。欧盟想规范别国,反而先限制了自己。这是欧盟的多边主  义又一外交悖论。近年来,欧盟干脆也搞单边主义,如数字税,强调地缘政治回归, 这就反映了欧盟的尴尬地位。更大的尴尬来自成员国内部民粹主义兴起、利益分  化、政治极化,多边主义成为欧盟对抗盟内民族主义回归的政治正确,或者倒逼一  体化的口号,而不只是扬长避短的外交手段。概言之,欧盟多边主义哲学往往不够  实事求是,有些自以为是。


因此,中国在对欧的外交叙事中,大胆打出真正的包容性多边主义旗帜,倡导并推广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多边主义,近年又倡导基于各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结果,欧盟认为其多边主义和全球欧洲战略构想遇到中国强势外交的挑战。不过,欧洲精英们也注意到,欧盟坚持空洞的多边主义没有出路,而对付中国又缺乏有效筹码,这正是欧盟的中国焦虑。


三、中欧多边主义分歧的政治原因


谁的多边?什么的多边?如何多边?中欧多边主义分歧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其政治根源。


1.源自不同的身份主体:主权国家-利益攸关方


中国认为,多边主义的前提是沾边、靠边,各国成为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成为真正的边,而非被边缘化。多边治理的前提是国内治理。基于人权的多边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国内治理观的国际延伸;基于国权的多边主义就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多边主义是权力与权利的有机结合。二十国集团(G20:19 国+欧盟)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多边平台,道理就在这里。

而欧盟并非主权国家,虽然也强调包容性多边主义(inclusivemultilateralism),但其内涵是强调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私人机构(privatesector)、社会伙伴(so- cialpartners)及其他关键利益攸关方(keystakeholders)的参与,① 彰显欧盟公域 私域的分野及作为地区一体化组织的特征。


2.源自不同的政治属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永远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在联合国投票时始终强调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指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多边主义践行得好一点,人类面临的共同  问题就会解决得好一点”。②   中国的多边主义强调要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也不能以多边主义  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要坚持原则,规则一旦确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③ 中国推行的结伴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地区性多边机构应在联合国框架下运作, 双边合作不能违背多边精神,是实现多边目标的途径。


2021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布《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指出: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坚定主张,世界只  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  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  基本准则。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的旗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坚决反对搞集团政治、小圈子等形形色色的伪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①


而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在全球治理和联合国改革中维护既得利益,即  便考虑发展中国家,也多倾向于前欧洲殖民地利益和欧盟大周边国家利益。比如, 在推行全球气候外交时,欧盟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应对气候变化原则多有抱怨和批评,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并未兑现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  化的资金与技术转让承诺。


3.源于不同的国际角色:建设性-两面性


兼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多重角色,中国在多边主义的角色是建设性的,扮演着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和主要经济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达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②


欧盟长期强调自己在多边主义的领导地位,近年遭遇重重危机,颇有些力不从心,多边主义从强调规范世界到强调自立自强,具有两面性。博雷利宣称:欧洲应采取双轨思路:一方面,打造领导力和新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强化战略自主。这  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合作可以保障和平安全,但我们的利益不总是同美国一致。在中美竞争中,欧洲要走自己的路。法德提出的多边主义联盟是正确的一步。③


《加强欧盟对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的贡献》文件强调欧盟应更好发挥三方面角色:召集者(convenor)、诚实斡旋者(honestbroker)、牵线搭桥者(bridge-builder),以提升欧盟在多边主义上的领导地位。④


4.源于不同的对外关系原则:包容性-同质性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议程关于多边主义的经典宣言中,提出了多边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①   从中可以将中国的多边主义观概括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开放性和包容性为特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以协商合作为基调,与时俱进,着眼于应对全球挑战。


在中国看来,世界多样性是多边主义的逻辑起点。多边主义与世界多样性是一脉相承的。世界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也是一脉相承的。多边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和包容,反对封闭和排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体现。


欧盟的多边主义基于已经体现欧盟规范的规则,对于那些尚无国际规范的领  域,欧盟往往是先行制订,或与七国集团(G7)协调制订,然后加以推广,因而规范是   同质性的。欧洲共同体其实是同质性、排他性共同体,以欧盟规范候选国、对话伙伴   国、周边国家,这是欧盟为何如此反对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潜台词。这从《加强欧盟对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的贡献》文件内容可以看出:首先,欧盟坚持两大多边主   义目标和战略重点,包括促进全球和平与安全,集体应对全球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重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卫生系统及供应链,推动绿色、数字化、包容、可持续的   全球复苏等。其次,欧盟将通过三方面加强多边体系,包括坚持国际规范和协定,改   革多边组织,推进在民主、国际税收、数字合作、绿色技术等新的全球治理问题中的国际规范建立和国际合作等。欧盟为此提出了牵头举办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会议(COP15)和气候变化公约缔约会议(COP26)、支持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及新作战领域的规范框架等12 条具体举措。最后,欧盟提出6 点行动计划及 17项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欧盟成员国间协调、提高在国际组织中有效代表地位、资助多边体系、增加在多边机构中的领导成员、加强区域合作、与多边机构合作等。②


5.源于不同的外交理念:合法性与合理性


如何多边?欧盟强调的多边主义是一种原则,因为欧盟本身就是27个国家组成的多边联盟机构。欧盟21个成员国是北约成员国,也就是美国的盟友,致使欧盟战略自主性大打折扣,尤其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依赖美国,思维理念上常常想当然地将跨大西洋联盟和北约作为最大的政治、军事多边主义,无法抗拒美国的自由国际秩序

(liberalinternationalorder),将其联合美国包装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rules- basedinternationalorder)。其结果是,尽管欧盟也声称支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其声称的多边主义合法性往往是自身规范或西 方规范的延伸。欧盟对在联合国框架下体现欧盟领导的多边谈判,如伊朗核问题的6+1谈判,十分上心。法德还在倡导多边主义联盟,多边主义合法性成为领导权的掩饰。


中国强调合情合理合法,不仅从国际法,还从国际道义、国际统一战线角度来讲多边主义价值。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 皮书用的标题就是 坚 定支持多边主义,维 护国际公平正义。①   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 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 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193 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②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的多边主义还原世界多样性,吸收并超越了美欧多边主义的排他性,形成包容性的多边主义,这就是21 世纪的多边主义。强调21世纪就是既要解决原来多边主义不够包容、不够公正合理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又要适合万物互联技术推动的扁平化治理模式,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  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  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6.源于不同的外交风格:原则性-功能性


中国强调,多边主义是原则,多边机构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平台,也是维护多边  主义的基本框架,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理应得到维护。最大的多边机构就是联合国。


《联合国宪章》是公认的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奉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多边主义是以联合国国际法为准则的,而不是以某些国家的意志或者联盟体系为基准,搞价值观排他性的安排,这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


欧盟并非主权国家,只能在欧洲一体化领域追求多边,并受到成员国主权制约,因而是功能性的。《里斯本条约》细化了欧盟的四类权能,即专属权能、共享权能、协调权能以及支持、协调和补充行动权能③,这就决定了欧盟的多边主义受到一体化程度制约,不是什么都能推行多边主义。欧盟的多边主义反映其比较优势———单一市场、社会市场经济、欧元及第一大贸易体,务虚背后也务实,如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规则,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些是欧盟一体化领域,也是欧盟擅长的领域。对于尚未完全一体化的领域,欧盟往往采取欧盟机构+成员国参与的混合型多边外交手段,典型的例子是伊朗核问题的6+1谈判。


四、中欧多边外交异同的哲学原因


中欧多边外交观的异同,更源于不同的外交哲学,体现在对多边外交名与实深层次认知差异上。


1.何谓多:相对于一还是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是相对于一而言,两者对立统一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中国古人早就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均是多元和合的结果,认为构成世间事物的基本材料是五行。

在欧洲传统文化中,多(multi-)相对于uni-,反对单,是二元对立的概念。欧洲外交哲学因而对单边  双边  多边(uni-bi-multi)区分得很清楚,背后是一多二元观。这里的一,是假设推定的、外在凌驾于宇宙、高高在上、主宰宇宙的唯一超然绝对本源体;多是由此唯一单线单向创造或派生而出的一切单子独立、本质个体(包括人);二元指唯一与多之间、单子个体与多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至发生单线单向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


2.何谓边:政治术语还是法律概念?


传统中国文化认为,有四种力量境界:诸道同源之理,万法归一之道,纲举目张之法,提纲挈领之术。中国的边概念是具有浓厚中华文化影响的政治术语,强调边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沾边,世界上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这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下无外的思想相契合,反映了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逻辑。多边主义的边既是道,也是原则,还是策略,这与欧盟基于国家又超越国家的边有很大不同;最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不会产生对抗性和负外部性,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欧盟强调边首先是规范,是法的概念,因为欧盟本身就是条约累积起来的实体,其次是强调价值观和规则制订权,当然也有中国主张的外交协商、协调。   欧盟迫切需要证明欧洲价值观的存在,并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结成联盟。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在塑造多边主义方面,欧盟有三个目标:巩固有效的方法、改革不再有效的方法,并将多边主义扩大到新的领域。① 欧盟认识到自己无法单独制订规则,往往需要联合美西方制订好,包装为多边主义推销 给世界。欧盟的多边主义基石仍然是西方中心原则,往往以美欧双边协调为基础。新成立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ransatlanticTradeandTechnology Council,简称  TTC)就是明证,它是由欧洲议会建议成立的,配合拜登上台,提议欧盟与美国政府合作为新技术制定联合标准,联手将中国排挤出全球技术贸易。


3.何谓主义:实践理性还是先验论?


多边何以为主义?对中国而言,外交上的主义”常常是一种原则,强调 参与———共建共享,立己达人;欧盟则视为价值观,强调规范———以己达人。因此,如何定位多边主义?中欧展开外交叙事之争,相互指责对方的多边主义是外交层面的多边合作,而将自己的多边主义描绘为多边主义原则。


主义的涵义反映出中欧实践理性与先验理性的区别:中国的实践理性自古强调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杜维明先生认为,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推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西方人却是己所欲而及人。因此,这就不难理解儒学有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之说,而西方人则有传教的热情。① 中国不输出也不输入模式,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自己,具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文化根基,以及独立自主的文明渊源。改革开放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出问题导向 目标驱动的发展模式,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激活。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赋予知识以普遍性必然性的范畴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它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② 这种先验论推动形成欧盟的规范性(normative)理念。


欧盟近年为何更积极倡导多边主义?《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对外行动署设立,改变了过去单靠欧盟委员会发挥世界最大单一市场的作用,而是从外交、安全等全方位发挥欧盟的规范性作用,助长了外交上的先验论。


4.机理之别:一多不分还是多元一体?


中国的多边主义观背后,是一多不分的文化观:一是目标,是灵魂,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是形式,是手段,即天人合一。一与多不可分割、互相关系,这是一种关系特殊性与整体性的相融互通,是在人们一般价值、意愿和行为的不恰当性所造成的关系紧张状态之中,产生的共享与和谐的自然动态。美国汉学家安乐哲教授指出:印欧传统讲服从,讲两个世界,人的世界服从神的世界,是天人为二;中国讲相系不分,讲一个世界,讲天人合一。① 与西方分的哲学观不同,一多不分观是表述中国传统生生不息宇宙论的哲学术语,指的是天地万物一与多的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任何所谓单子个体同它所处情势环境的不间断延续性和在这个意义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环境多样性的共生共存自然状态。


欧盟的多边主义逻辑也是内政的延续。欧盟的名言多元一体(unityindi- versity)告诉我们,多元是途径,一体是目标,何况多元更多强调文化多样,并非价值多元,因而多元是有限的,是同质性的,多边主义也是服务于推广欧盟价值规范 的,只承认西方价值共同体,很难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5.理念之异:全人类共同价值还是普世价值?


中国强调,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②


而欧盟的多边主义目标则是捍卫其普世价值观,目标是提升欧盟的领导力。针对多边主义危机,博雷利强调:欧洲须采取三方面行动。一是继续确认普世原则和规则。一些国家打着多样性的幌子推行修正主义。欧洲须在人权领域加 大政治投入,包括应对新技术对人权构成的挑战。二是团结志同道合的国家。首先要团结那些在地缘战略层面担心中美博弈的国家,在尚无明确多边共识的 领域提出共同方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网络、虚假信息和互联网数据领域。以 数据为例。当今世界存在三种数据观:美国观(尽可能弱化国际规则,交由市场  监管)、中国观(由政府主导监管)和欧洲观(以保护公民福祉为目的)。这场标准  之战刚刚打响,如果欧洲失去技术领先地位,将无法继续主导规则制定。三是基于议题组建诸边而非多边联盟,例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所做的。③


总结以上分析,可将中欧多边主义观做如下概括(见表1)。


真所谓时势异也。中欧多边主义观的异同折射出两者国际地位及角色定位的  逆转。欧盟近些年遭遇危机重重,日益务实,推行多边主义从价值观导向到利益导向,从程序驱动到结果导向倾斜,比如欧盟2021 年12 月初出台的全球门户战略,打着价值观导向的基础设施计划旗号,直接针对一带一路,认为后者损害了欧洲的利益和规范。欧盟强调支持联合国体系,但也表明必要时超越联合国体系  的多边秩序,搞价值观联盟,因为欧盟无法独自应对全球挑战。① 欧盟新出台的多边主义文件里说适应21 世纪,从自由主义叙事退回地缘政治、回归欧盟主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参与到引领经济全球化,认为全球化、全球治理  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更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且超越了欧盟的多边  主义叙事;从担心多边主义损害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强调多边是重要  舞台,到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并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多边主义赋能、铸魂,彰显中国外交的自信与自觉。


五 、 结 论


在全人类共同价值指引下,中国对欧外交从意识形态的求同存异上升到外交哲学的求同别异层面,进入叙事之争阶段: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南南合作的人权观到真正的多边主义……时和势在中国一边。不同于对美国,中国对欧洲在坚持伟大斗争外更多要争取。探讨中欧多边外交价值观的异同,对于深化中欧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从体系层次上的全球多边主义看,中欧多边主义外交最大的同是都坚定维护  联合国体系和国际法,反对单边主义,但中国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种秩序, 那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少数国  家主张的所谓体系和秩序;只有一套规则,那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  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而不是少数国家制定的所谓规则;只有一种多边主义,那  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国际法为基础,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真正的多边  主义,而不是基于小圈子利益、集团政治的伪多边主义,更不能以多边之名行   单双边之实。而欧盟并不强调以联合国为中心或最高合法性,而是为了规则导向的国际秩序,需要在联合国体系又超越联合国体系(withinandbeyond)的基础上建立广泛认同的规则、有效和包容性的全球制度,为此要改良联合国体系。①     从亚体系层次上的区域多边主义而言,中欧多边主义外交最大的同是都支持地区一体  化,倡导区域合作的开放包容,具有代表性的是亚欧首脑会议,异在于中国倡导全  球各区域主义的互联互通,而欧盟自诩为天然的多边主义行为体,钟情于规范性力  量。从单位层次上的国家多边主义讲,中欧多边主义外交最大的同是主张国家主  权平等和文化多样性,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反对干涉内政,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强调大国责任但不强调中国领导,而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而欧盟需  协调成员国立场,具有天然的多边   双边的两面性,多边主义领域强调在自己完全一体化的贸易领域或比较优势的领域如气候变化、数字治理,且欧盟强调积极、有  力和负责的领导力。这影响到中欧从个体到整体的合作性的互动实践方式,以及 从全球到区域的多边制度结构。


总体而言,中国的多边主义是真正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的多边主义是规范性多边主义,以普世价值和跨大西洋合作为基础,目标是追求欧盟领导权,确保自身利益。


中欧多边外交对比中欧多边主义外交,可以发现欧盟多边外交无法根本上摆  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多边主义窠臼,比如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合作,又单边推行碳边境税,更受制于欧盟非独立主权国家的尴尬。面对中国强势崛起,欧盟回归欧盟主权地缘政治欧盟委员会,强调不再天真,甚至将中国定位为兼具经济竞争者、谈判伙伴和制度对手的多重角色。这是中欧多边合作的重要障碍。美国的分而治之、拉帮结派又干扰了欧盟的多边主义初心。


实力不济导致天然抵制单边主义,双边主义又遇到战略自主的牵扯,欧盟不得不拿起多边主义武器。因为欧盟本身是一个多边机构,具有法律、规则优势,所以欧盟反复强调多边主义是欧盟外交哲学的 DNA。欧盟主张多元一体,但是  多是有限的、同质性的,共同体是封闭的、排他性的,与中国天下无外的传统哲学不同。中国认为多边主义的价值依归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智者求同,愚者别异。分析中欧多边主义外交之异同及其折射的外交哲学差  异,是为使我们对中欧加强在抗疫、气候变化、数字治理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做到心  中有数,绝非唱衰中欧数字伙伴、绿色伙伴及多边合作前景。尽管内政领域美欧比  中美、中欧具有更多共同价值观,但在外交领域,中欧多边主义共识其实大于美欧。争取欧盟,是中国多边主义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一带  一路国际合作的关键。


总之,多边主义外交显示了中欧社会制度本质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不同,还反映了文化思维方式差异。中国强在政治叙事和文化表达,欧盟强在法律、价值叙事, 近年力挺立陶宛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反映出中欧政治 法律叙事、文化 价值表达的非对称性。这对如何应对美国、日本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  明》的一个中国表述上做文章,挑起中西叙事之争,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中国的多边主义具有真正的包容性,无限多边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欧盟的多  边主义是有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规范性多边主义。中欧多边主义分歧折射出一  多不分、公正、实践理性与二元对立、西方中心、先验论外交哲学的张力。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