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义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缘何纷争不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义桅  /  

王义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缘何纷争不休

发布时间:2016-12-16 作者: 王义桅 

核心西方为何不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首先恐怕是“不敢”。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承认中国模式,承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近年,西方学者发现了“中国悖论”——中国没有实行西方的那一套,为何依然能够实现经济近40年超常增长?少数西方精英已认识到,西式民主并非繁荣的必由之路,“中国奇迹”也不是偶然,而是实行中国特色民主的结果。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5日中国网。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过渡期结束的日子。根据相关规定,“替代国”做法应于该日终止,即从此之后,世贸组织成员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不能再采用第三国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


  当下事实情形是,西方七个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不兑现这一承诺。日本是赤裸裸宣布不承认;欧盟声称保留替代国做法;美国更是扬言在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产品实施40%的惩罚性关税。


  核心西方为何不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首先恐怕是“不敢”。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承认中国模式,承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近年,西方学者发现了“中国悖论”——中国没有实行西方的那一套,为何依然能够实现经济近40年超常增长?少数西方精英已认识到,西式民主并非繁荣的必由之路,“中国奇迹”也不是偶然,而是实行中国特色民主的结果。


  其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早已成为了政治问题,苏联解体后,为了笼络俄罗斯,欧美当时就承认了其市场经济地位——那时的俄罗斯甚至还未加入世贸组织。


  当然也并非所有西方国家都在耍赖,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国不仅很早承认,还与中国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可团结新兴国家引领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全球化,让世界人民从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面对耍赖,我们也有自己的态度:议定书第15条义务与所谓“市场经济国家”无任何关联,12月11日后,所有成员必须彻底履行,不能变相延续“替代国”做法。否则,中方将坚决维权。奉劝这些国家如期履行义务,避免因此而影响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