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晓求:如果法治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就很难发挥作用—— 改革发展要依靠法治的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吴晓球  /  

吴晓求:如果法治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就很难发挥作用—— 改革发展要依靠法治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08-26 作者: 吴晓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作者吴晓求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国家一级教授,本文转自8月26日北京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次三中全会特别提到了未来的中国要强调法治的作用,这是看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质。如果法治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就很难发挥作用。有这样一个故事,银行问客户取钱干什么,客户就说,取出来的钱再存到对面的银行去。银行又问为什么要存到对面的银行去?客户说因为对面的银行送我一桶油。这家银行就说,我也给你一桶油,能不能不取?这可能是一个笑话,但也是种奇怪的现象。这种行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当然要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完善的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首先从法治开始。


一个国家有了完善的法治,有了基本的社会秩序,有了低成本的税负,同时还有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前行的制度,这个社会一定会繁荣发展。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不是由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想出来的,而是制度的作用,在法治和制度的指引下,每个人都会趋于理性。每个人理性地为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努力,企业也理性地努力增加利润。就如亚当·斯密所说,这可能是一株有毒的花,但结出的却是美丽的果。我们还是要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有人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人们的主观意志可以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摆布经济运行,但我始终不这样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头来自于完善的法治,来自于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在我的底层逻辑中,特别重视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政策是在法治和制度的框架下起微调作用。但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政策不能决定一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由政策的频繁调整来影响,实际上这个国家的经济一定会处在波动之中,这种波动当然不是周期因素引起的,我在很多场合讲过,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具有经济周期特征,这正是经济政策频繁调整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深刻原因。不能光靠政策去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很多的投资和消费,存在一个预期的问题。有了预期以后,杠杆才起作用。当没有预期或预期很弱时,杠杆的效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政策就会失效。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尊重法治和制度的基石作用。尊重法治和制度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尊重市场的作用。


这里并不是说宏观政策调控不起作用,在现代社会,从大周期来看,经济会有一些失衡,所以有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给经济和市场一些宏观指引,这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这方面因素的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不要迷信它,以为它能解决一切问题。要依靠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其中,包含了重视外部需求的作用。内部需求很重要,内部需求的扩张需要就业的增加、收入的增长以及存量财富的增值,这三个因素是内部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有一个因素实现了都可以有效扩展需求。如果居民收入没有增加,但存量财富增值了也可以推动需求。如果存量财富没有增值,收入又在减少,就业有很大困难,消费是不可能增长的,这是经济学常识。


对中国来说,外部需求特别重要。千万不要认为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后,靠自己消费就可以实现平衡。内部需求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外部需求。外部需求不仅仅是需求总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引入更高的发展标准。


实际上,我们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形成国际性标准,很多领域依然依据国际性标准来运行。所以,扩大开放很重要的是要按照国际标准,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只有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才能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很多人觉得中国强大了,外部不重要,这是没有看到开放对中国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开放是伟大而深刻的改革。中国社会只有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