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中美之间传信号、镇得住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很躁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王文  /  

中美之间传信号、镇得住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很躁动

发布时间:2023-12-11 作者: 王文 

近日,深圳卫视“直新闻”就基辛格逝世、旧金山会议后的中美关系走向、中美经济博弈等诸多热点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达到100万+,且上千条留言多为正面、积极。

近日,深圳卫视“直新闻”就基辛格逝世、旧金山会议后的中美关系走向、中美经济博弈等诸多热点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达到100万+,且上千条留言多为正面、积极。现将专访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image.png


核心摘要


■现在中美相互之间能够传递信号的人,相互之间能镇得住的老人,越来越少。两个国家之间很多年轻人都很躁动。


■中美关系怎么样才能更好?中国越强大,中美关系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中国不要对中美关系期待过高,官方的用词都是“止跌企稳”,不再跌下去了,期望能够稳住。


■这两年我们好多经济数据,是被美国拉开了。首先不要慌,保持理性;第二,鞭策自己找原因;第三,鼓励自己,未来要追赶回来。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连自己中国的高材生,最优秀的那批人都没有完全留住?我们要反思,更要反思的是,全世界那些精英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多用一点?


■这四五十年,我们是干得不错,但在说这一方面可能弱了一点。这些年,我们敢说了,但是突然发现,干还是要继续干好下去的。


■有人说,中俄走得很近,中美关系就搞不好,因为美国人讨厌中俄走近,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恰恰相反,中俄走得越近,越容易搞好中美关系,因为它觉得中俄之间走那么近,中国的实力会更强大。


本文字数约6874字,阅读需要7分钟。


一、基辛格“遗产”


万霞:您在纪念基辛格的文章当中说,这么一位对中美关系做出了良多贡献的人走了,有可能预示着中美关系进入了更难预测的深水区。这句话我当时印象很深刻,您说的深水区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王文:这个道理就好像说,一个村庄假设有几个长老,老年人还在村庄里面主持大局。村庄里面有人打起来,或者说争起来,老年人坐在那,他可以不说话,但可能大家晚辈们都会给他个面子。


现在中美相互之间能够传递信号的人,相互之间能镇得住的人,我觉得是少之又少了。基辛格先生在世的时候,多次讲中美关系,说两国必须要坐在一起,不能有重大的冲突。


那次我们一块吃饭,基辛格博士挑了一些新生代的学者跟他一块吃饭,我很直言不讳地跟他说:“基辛格博士,我们年轻人对美国人,对美国这个国家不像过去那么崇拜了”。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他反应很快,就回应了一句话,他说:“那也不能阻止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的地位”。他的意思就是说,无论相互之间印象好还是不好,两个国家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关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长者的一个个离去,实际上对于我们后一代来讲,如何让中美这两条大船并行,往前行驶不相撞,我觉得这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任务。


我们的挑战非常大,两个国家之间很多年轻人都有躁动,在我们中国国内也是。国内很多年轻人讲,中美必有一战!在他们眼里看来,好像战争就是打游戏一样。


当然我们并不惧怕战争,要有一个敢战的底线思维,但是战争它是最后的手段,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最后一个手段去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加高超的智慧,遵循长者们留下来的一些遗嘱,能够让中美两国更加平稳一点地往前发展。


二、“逢中必反”的美国议员为何受欢迎?


万霞:我们看到不少美国的政客“逢中必反”,问题是“逢中必反”还能得到很多的选票!这就是说,基辛格的传统,美国人不打算继承吗?


王文:我觉得实际上基辛格在美国政界的影响力,坦率讲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他年龄增长以后,至少没有他在中国的影响力那么大。


这是我多次去美国以后,问过美国的一些年轻小辈们,他们就说,基辛格他已经老了,你应该多听听我们的声音!那些年轻的小辈们,有个别现在已经到政府里面去了。


万霞:他们掌握实权了!


王文:想要推动中美合作的,在美国政界不是主流,甚至是末流的末流,我们必须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的政界,你说我们要跟中国合作,那会被视为说,你是不是胆小的人?你怕中国吗?你要跟中国合作,他们下一句就说,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你是社会主义者等等,所以他经不住这样。


长期以来它都把中国视为一个红色的革命的政权,所以当你去反对这样一个红色政权的时候,当然他会被视为是勇敢的,是会被视为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这是第一个原因,所以他会获得一定的选票。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现在已经很强大了,美国的街头、超市到处都是中国的产品,所以一些媒体也把中国视为是一个强大的威胁。我说那拨人就像是堂吉诃德,拿着风车假装跟一个假想敌斗,进而来显示自己很勇猛。塑造这个形象,他就能拿到选票,实际上还是有目的的,还是这样的一个目的,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当然它们也有一定的企图。中国在它们看来是最好的一个对外的假想敌,通过有这样一个敌人,来团结国内的民众,那是非常好的一个政治欺骗行为。


所以在美国选举,它抛出的议题并不是真正去追求符合民众的利益,而是去煽动民众的情绪。所以我经常讲,选举是选不出真正有高明远见的领导人的,选举只能选出一些口才很好,善于揣测社会心理,有煽动性的这样的人。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政治制度,我们是需要反思它的。它这样的政治土壤,基辛格很有可能就是美国最后一个战略外交家,在他之后美国都是政客,不会再出现这些具有远见的战略家和外交家了。


三、“最恨中国”的其实是美国政治精英?


万霞:我们去读基辛格的书,比方说《论中国》,就会发现他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深的。跟他来比较的话,现在的美国人,甚至包括美国的很多政治精英,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少的。


王文:这个要分开来讲,就是美国普通的大众对世界都基本上是不了解的,他对世界有多少个国家?朝鲜在哪里?伊朗在哪里?我敢说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不知道!所以美国的普通老百姓是非常可爱的,很单纯的。所以政客一煽动他们,就能投特朗普这样的人。


哪些人坏呢?实际上是在华盛顿的一波精英,这拨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就是所谓捍卫美国的“政治利益”。我们加双引号来讲,那真是坏!其实他们这拨人,对中国是了解的。


我认识很多四十来岁、五十岁左右的一波美国政治精英,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二十来岁有中美青年领袖精英项目,我当时入选,认识了很多当时二十来岁的一拨美国很优秀的、刚刚新生代崛起的人,现在我们这拨人都已经四、五十岁了。


万霞:他们其实对中国很熟悉,因为他们来留学,来进修。


王文:非常熟悉!他们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有的嫁给了中国人,或者娶了中国人,而且每天还浏览中国的网站。但他们很恨中国,为什么呢?


我就讲一个自己的简短的故事, 2007、2008年那个时候,我们工资才多少?大概平均工资才两三千块钱,人家的月薪已经是两三千美元,三四千美元了,比我们至少高出了八倍。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美元和人民币还八比几,差了八倍。他到中国来会发现,中国什么都便宜,吃个饭他很大方,他说我来请吧!而我们囊中羞涩,两三千块钱一个月。本来那个时候中国才刚起来,然后慢慢我们的工资开始涨了,大概月薪过万。


2014、2015年到美国去,我就说,我来请客吃饭,中餐厅一请请四五个,人家就开始惊呆了,他说Are you sure?你真要请客吃饭吗?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在他眼里还是挣的三四千,两三千的那个人,这一顿饭人民币就得两三千,你能请得起吗?但那个时候我们工资已经到了一万、两万,甚至更高了,对吧?那请一顿饭对我们来讲也不是什么问题。这个时候他发自心里就嫉妒你了,你怎么能请得起这顿饭呢?发自内心开始了纠结、恐慌、嫉妒这种心理。再加上人民币相对这些年来的升值,到美国去,你突然发现很多东西美国还比在中国便宜,我们大件大件地在美国买东西,这个时候他根本受不了了。


放大一点就可以讲,实际上是中国的强大,让美国接受不了,美国还没有适应一个崛起的中国。所以怎么解决呢?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中国更强大!强大到它不得不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以。


所以我经常讲,中美关系怎么样才能更好?中国越强大,中美关系才会变得更好。中国不强大,还能让它拿捏一下,今天颁一个法案不卖你芯片;明天再颁个法案跟你搞供应链;后天又颁个法案,给你搞点什么审查,最后中国反制能力还相对较弱,这个时候它就肆意妄为了,对吧?


日本你看它现在不敢怎么样了? 十几年前,2010年中国GDP刚超过日本的时候,日本还跟中国在搞钓鱼岛,他们叫尖阁列岛。现在呢?我们的GDP是日本的四倍了,你看日本,对中国恭恭敬敬了,相比之下就不敢再造次了,因为中国已经很强大了,至少在综合国力上远远超过日本。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还是要同仇敌忾,还是要不断地努力,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一些。


万霞:美国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就是从实力地位出发。


王文:没错!


四、“新冷战”继续不要对中美关系期待过高  


万霞:“习拜会”成为国际上特别关注的事件,中美关系的氛围有所改善,但是美国并没有在高科技这些领域收手。那是不是意味着,全面的竞争还是会继续呢?


王文:那当然了,我觉得这种紧张关系,会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中美的常态。除非你中国在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上,实现跟美国的齐平并且超越,我觉得这种紧张关系可能还会稍稍好一点。


所以我们中国不要对中美关系期待过高,官方的用词都是止跌企稳,不再跌下去了,期望能够稳住了。


第二个观点,就是我们还要反过来,要了解美国人想什么。美国人对旧金山会议,他们的想法是“中国被我们稳住了”。他们认为,世界的过去两年,俄乌打起来,现在巴以也打起来了,他们预估中国有可能会武统台湾,最后中国大陆你不能再刺激它了。所以他要稳住中国,所以搞中美军事的联络机制,一定要赶紧强化。


旧金山会议中,我们非常清晰地向美国讲述了中国的很多底线、红线,比如我们明确说美国要支持两岸的统一,中国和平统一;我们要讲地球是能够容下中美两国的;我们还经常讲,美国对不遏制中国的声明,要说到做到等等。我们也给美国立威,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次外交事件。


紧张就紧张了,没关系,你还能把中国怎么样?过去五六年,你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不也就那样也没有成功?我们中国不照样发展!所以我经常讲,就是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要让它淡化一点,下降一点,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改革!


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觉得中美关系可能会搞得更好,我们也不至于让美国这个因素老是干扰我们日常的生活。


五、中美经济拉大差距?!以美国为“鞭策”


万霞:大家重视美国,还是因为确实对我们的经济方面影响比较大。我记得您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要重视中美在一些经济数据上的差距,包括了GDP,包括独角兽公司的数量等等。因为疫情之后,经济恢复得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好,所以大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还是有些忧虑,您怎么样看社会上的这种担忧?


王文:这篇文章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就说要把美国视为鞭策中国崛起的外部新动能。现在美国尤其过去的两年,在很多美国人看来,他们遏制中国成功了,最近一年我接待了大概七八拨美国的客人到中国,访问中国。


万霞:他们会有这种感觉,觉得他们赢了?


王文:美国人认为过去的三年,拜登遏制中国起效果了!中国崛起的势头被稍稍压制住了。所以在文章中我就讲了,你看GDP,我们追赶美国的速度有点放慢了,这个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它被拉开了。


我们过去的四十年,一直在追赶美国,我们四十年前的GDP,仅仅是美国个位数3%、5%,后来慢慢增长到10%,接着是它的20%、30%、40%、50%。到了2021年,我们是它的77%。


但去年2022年,我们跌到了70%,今年很有可能跌到64%,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当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包括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都说,中国经济本身就是波浪状、起伏状的一个过程,当然不可能是线性的。因为是个马拉松,是个持久战,我们也不必过于惊慌,但是这个时候你要反思,要找原因。


所以我说这两年我们好多经济数据,是被美国拉开了。首先不要慌,保持理性;第二,鞭策自己找原因;第三,鼓励自己,未来要追赶回来。


大国竞争的时代容不得岁月静好,苏联垮台了,最后它的后代,这几代人多么辛苦,多么悲惨!所以我想,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应该继承当年志愿军精神,撑起这个国家,立起这个国家的精神,重燃中国崛起的激情,让这个国家不断地往前走!


六、中美科技战会不会变成中国人打中国人?


王文:我讲一个非常令我们恐惧和遗憾的事件,硅谷将近30% 搞智能科技的这些工程师们,都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的,本科都是在中国大学念的,然后研究生到博士留在了硅谷最多。


所以有人曾经说过两句话,说中美科技战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自己,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特朗普说要让美国变得更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我说是中国人让美国人变得更伟大,因为搞智能的、搞高科技的大量都是中国人,是中国大学培养的那些人留在了美国,很遗憾!


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连我们自己中国的高材生,最优秀的那批人都没有完全留住?我们要反思,更要反思的是,全世界那些精英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多用一点?我觉得能够做的事情还非常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拿美国来鞭策中国。


七、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转变如何发生?


万霞:中国主持公道,加沙停火就真的停火了几天。中国的话语权,在国际上有发力扭转态势的倾向,您有没有觉得?


王文:当然过去的十年,我觉得中国的话语权在世界上的份额是在逐渐提升的,我们作为学者很明显。过去的十年我差不多去了近百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对方邀请,还给我贴机票。


万霞:他们请您是去讲“一带一路”吗?


王文:是的,讲“一带一路”,讲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的发展经验等等。


万霞:包括扶贫,他们都很好奇。


王文:所以就是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话语,他们要买单了,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话语崛起的过程,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它是要通过一件一件事情去做,获得大家的信任。


今年以来,我觉得我们在伊朗和沙特的劝和方面,在巴以还有俄乌的劝和方面,我们都体现出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是劝和,美国是拱火;中国是促进发展和建设,美国是怂恿战争和破坏。所以我觉得两相比较,高低自见。


但是类似这样的比较还太少,才刚开始,我们要为世界做更多的贡献,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我们才有更多底气去外面讲中国的经验。


这些年为什么我老在外面讲中国经验,有那么多老外愿意听我们去讲?最大原因就是你的国家做得好!你的国家如果做得不好,谁听你的!


万霞:我们说讲好中国故事,首先你得有故事,对吧?


王文:所以这四五十年,我们是干得不错,但在说这一方面可能弱了一点。这些年我们敢说了,但是突然发现,干还是要继续干好下去。


八、中俄走得越近越容易搞好中美关系


万霞:我发现您近期在俄罗斯各地“走透透”,您对中美俄关系,有没有一些新的体验?其实也有很多人对中俄走近会有一些担忧,或者说会有一种防范的心理,您怎么看?


王文:我觉得对中俄走近担忧,大概源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认为中俄走得很近,中美关系就搞不好,因为美国人讨厌中俄走近,我觉得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恰恰相反,中俄走得越近,越容易搞好中美关系,因为它觉得中俄之间走那么近,中国的实力会更强大。你想想看,假设俄罗斯也被美国拉过去了,跟我们中国关系很坏,中美关系会更好吗?不会!美国就更容易打压你了。


第二,我们历史记忆层面上,对俄罗斯有一定的负面情绪,甚至很大的负面情绪。这也能理解的,但我觉得历史是历史,我们还要往前看。


中俄关系我觉得互补性非常强,我们对于俄罗斯的能源需求非常强,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需求也很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俄罗斯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正能量。


我们10%到15%左右的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来源于俄罗斯,我们大量的原材料也来自于俄罗斯,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农民到俄罗斯去屯田,未来我们的大豆可能也很多来源于俄罗斯。


现在我经常跟俄罗斯人交流,我经常去劝俄罗斯人,我说你们做一件事情肯定会获得中国人的极大好感,他们说什么事?我说,你把海参崴边上的港口作为吉林的出海口,我们一块合作,让我们吉林直接通过图们江到日本海,那就10到15公里左右,非常近。俄罗斯人也听进去了,所以现在成了中俄正向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目标。


我觉得我们对俄罗斯还是缺乏了解,只有中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对中国利益有帮助,对中国发展有帮助,对转圜中美关系也有帮助。


万霞:好的,谢谢王文院长。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