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6 作者: 王文
12日,王文受邀做客新浪新闻《热搜时代》栏目对话时政评论员、南京传媒学院教授杜平,双方深入探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的底层逻辑与战略前景,并就明德战略对话(2025)、中国对外传播策略等相关话题做了深入交流,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编者按: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特朗普还剩什么牌?10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接受英国《金融时报》(FT)采访指出,美国如果想与中国斗,中国一定会奉陪到底的。11日,英国《金融时报》再次引用王文观点,中国习惯了美国“纸老虎”的行为。12日,王文受邀做客新浪新闻《热搜时代》栏目对话时政评论员、南京传媒学院教授杜平,双方深入探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的底层逻辑与战略前景,并就明德战略对话(2025)、中国对外传播策略等相关话题做了深入交流,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现将引用观点及部分对话内容发布如下:(全文约45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英国《金融时报》(FT)
▲10月10日,王文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内容10月10日,王文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无力封锁中国进口商品,因为多数中国制造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稀土管制来反制美国对中国船舶征税,美国如果想与中国斗,中国一定会奉陪到底的。
▲10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引用王文观点
10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再次引述王文观点:中美新的紧张局势将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的反制措施……是有利的,最终将促使美国重返谈判桌”,“中国已经习惯了美国‘纸老虎’的行为。”
新浪新闻
2025年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揭晓,一直高调表达对奖项渴望的特朗普未能如愿。一天后,他宣布重启对华贸易战,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美股应声暴跌,中国迅速反制,在海运、稀土等领域对美实施制裁。
特朗普为何如此执着于诺贝尔奖?他对加沙的斡旋是真心推动和平,还是为个人政治形象服务?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特朗普手里的烂牌该怎么出?美国的民主逐渐崩塌,特朗普堪称新时代的慈禧太后?
热搜时代:特朗普疯狂争取诺贝尔和平奖却失败,如何看待这一结果?
王文:特朗普有“聚光灯偏执”,就想让关注集中在自己身上。2016年我听他竞选演讲,词汇量仅2000左右,用“投我就能成土豪”这类直白话术煽动听众,反观希拉里的演讲满是华丽词藻,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体现他的煽动性。
对他而言,诺贝尔和平奖不是要奖项本身,而是要“得奖带来的全球高曝光快感”。没得奖后,他因失落叠加给中国企业扩围放入实体清单中国就稀土管控,就发推特骂中国“有敌意”,却回避美国先挑事加税的事实,这再次暴露他政策随意、情绪化的特点,背后是美国“西洋式帝国”的衰落。
而且他配不上和平奖:以色列总理提名后,他就吹嘘“上台8个月结束7场战争”,实则全是自夸——俄乌问题没解决,巴以问题仅搞交易式和平未解决根源。此外,他过去十个月退出WHO、巴黎协定等国际机制,纵容以色列搞种族灭绝,随意加税搅乱全球贸易,哈佛大学教授还列过他“十大败笔”,根本不得人心。最后得奖的马查多都怕他,声明“感谢特朗普让给他”,十分滑稽。
杜平:特朗普求和平奖的功利性极强,上台后围绕印巴、中东等问题做动作,全是奔着奖项去的。他还在联合国说“不给我奖就是羞辱美国”,像小孩思维简单。
但他没机会:一是过往劣迹多,即便解决巴以问题,也抵消不了他搞乱全球供应链、伤害多数人的影响;二是提名2月就截止,他后来才搞加沙停火,时间上不成立。挪威政府都担心他拿加关税报复,因为这是他最擅长的手段。
而且这次加沙协议去年就能成,无非是释放人质、以色列放巴勒斯坦囚犯,结果以色列仍占加沙一半领土。美国媒体把他吹得厉害,实则他“做一点事,吹十分成绩”,自信心受挫是必然。
热搜时代:美国对以色列施压,是否标志美以关系从无条件支持转向有条件交易?
杜平: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是长期的,有条件交易是战术性的”。这次施压,是因为以色列炸卡塔尔(美国盟友,有美军驻军)却未提前告知,触碰美国底线,特朗普还打电话骂了以总理。
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吹捧特朗普“是中东和平保护者”,他爱听好话,便觉得该施压以色列;二是欧盟、加澳等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不调整立场会孤立,所以用“死猫理论”——逼巴以妥协,说“不听我就不管了”。但本质上,美国支持以色列是长期政策,施压只为自身利益,不会改变根本态度。
王文:这次停火是偶然也是必然。以色列炸卡塔尔惹恼阿拉伯世界;全球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也表态;特朗普想拿和平奖做“局”。
必然因素是以色列的扩张逻辑:70多年来“进十步退一步”,1948年建国时国土不足巴勒斯坦地区一半,后来不断扩张,目标是消灭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内部分裂,部分人甚至想“并入以色列”,给了以可乘之机。这次协议就是以“退一步”的常规操作,最终目标未变。
且美国国内有禁忌:反对以色列是“政治正确的忌讳”,美国金融被犹太人掌控,芝加哥大学教授写《美国外交和以色列游说集团》,差点丢教职——可见美国无真正言论自由,对以支持不会变。
热搜时代:特朗普包装加沙停火政绩,是否为服务国内政治?美国政府“停摆”是怎么回事?
王文:特朗普过去十个月几乎“一事无成”,除了发特朗普空气币赚钱外,买岛、加关税、重回制造业、解决俄乌问题等全没做成,还退出多个国际机制。他有焦虑感,便靠吹政绩转移批评,身边人天天哄他,他现在像“慈禧太后”——被捧得以为美国仍最强,实则陷入信息茧房。
这也说明美国党争僵局,“美国民主”该祛魅:“democracy直译是‘多数票决制’,不是‘人民当家做主’”——希特勒靠多数票上台,苏格拉底被多数票处死;美国大选参选率不足65%,总统仅获约30%民众支持。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已经是失败国家。
杜平:美国政府“停摆”是因10月新财年预算未通过,已停摆近两周。过去两党还能妥协,这次民主党抓住预算牵制特朗普,尤其奥巴马医改是民主党重要政绩,关系中下层医疗,民主党不愿让步,停摆会持续。
热搜时代:特朗普重启对华关税,针对哪些领域?美国有能力打贸易战吗?
杜平:10月10日特朗普“一喜两惊”——喜是加沙协议,惊是没拿和平奖、中国加强稀土管控。他情绪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最终130%),限制半导体出口,威胁不在APEC见中国领导人。但这是他的老套路,决策全凭自己,不跟顾问商量,靠社交媒体发布。
王文:特朗普加关税是“心虚”,定11月1日实施,留近20天缓冲期,自己也说可能会取消,这其实就是等中国求饶。之前他三次加关税,又三次谈判推迟,因为美国没能力打贸易战。美国实际已认输,只是嘴硬。美国没新牌,只能围着关税转,还让欧盟施压,根本没用。美国制造业规模仅中国一半,连军舰都要韩国修,海军报告说中国船舶制造能力是美国200多倍——这像“考60分的人不让考95分的人抄卷”,很可笑。
热搜时代:中国在稀土、海运领域的反制措施,影响有多大?
王文:稀土反制很有力,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0%,但加工、全产业链运营占90%,是“工业瑞士军刀”,尖端产品离不开,中国有绝对话语权,一反制美国就麻烦,这也是学界、智库多年建议的反制手段。
杜平:美国之前想对中国船舶征高额费用,想打击中船舶制造业,实则“以卵击石”——美国造不出足够船只,他国买船还得找中国。中国反制后,美船来中国也要多交钱,虽对双方不利,但美国先挑事,中国只能反击。
且美国这招有漏洞:他国货轮可改停加、墨港口,再陆路运到美国,还能减少成本——美国港口反而没生意、工人失业,最终自食其果,这是“烂牌”。
热搜时代:中美竞争的天平是否开始向中国倾斜?
王文:学术界共识是中美进入“战略相持期下半场”,天平向中国倾斜。虽美国有美元霸权、远洋军力等,但中国在五大方面碾压:
一是实体经济。按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40万亿美元,美国30万亿;货物贸易是美1.3倍,工业产值近美两倍。美国GDP高是因物价高,按实际产出中国已超。
二是基础设施。中国高铁占全球70%以上,达4.5万-5万公里,美国也就是200多公里。
三是新能源。中国光伏占全球80%,水电占60%-70%,电力产量是美两倍多,未来AI比拼靠电力,中国有优势。
四是军备。中国反介入能力强,东风系列导弹证明实力,美承认“西太平洋军事天平倒向解放军”。
五是国内稳定。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党争、政府停摆没法比。
且中国不是挑衅性国家,靠对话解决冲突,保持团结韧性,潜力更大,未来会更好。
杜平:美国最大软肋是国内不稳定。特朗普任期短,难推长远政策,还受制于利益集团。比如贸易战,他制造了农民、葡萄酒庄园主等受害者,政府要拿关税收入补贴,等于没赚;中国虽出口企业受影响,但政府能保底扶助,美国做不到,失业人口还在增。
当前中美战术上中国应对好,战略上是长期过程,中国至少与美“力度相当”,部分领域占优。比如特朗普想在APEC谈农产品进口,却威胁不见面,最后急的是美国——农场主等着中国买货,他不谈则美国损失。
热搜时代:中国该采取怎样的对外传播策略?
杜平:对外传播分两层:一是精英对话,比如王院长在《纽约时报》写的《中国人为什么不再仰望西方国家》,影响精英阶层,让他们重新看中国;二是年轻人用社交媒体,现在无界限,节目若做英文版,能更好传递中国形象。传播不是喊口号,是让世界看真实中国,需每个人参与。
王文:解决“挨骂问题”关键在软实力和对外传播。普通中国人可“广交国际朋友”,今年几千万外国人来中国,每个人都是“形象大使”,乡村暖心小事都可能成外媒热点。中国城市国际化不足,需继续开放,多与世界对话。
我们智库也在行动,比如“明德战略对话2025”,邀请欧美政要、学者来中国乡村等地方调研,让他们看真实中国,再向世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