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09 作者: 王文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巨大的叙事,光是搭框架就用了两个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告诉南都记者。作为进博会中国馆筹备牵头智库的负责人,他表示,中国馆的前期策划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最费心的事。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11月5日南方都市报APP。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巨大的叙事,光是搭框架就用了两个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告诉南都记者。作为进博会中国馆筹备牵头智库的负责人,他表示,中国馆的前期策划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最费心的事。
文献少 工作重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费心思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介绍,中国馆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围绕“中国进口故事”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王文告诉南都记者,上述三大块内容是包括人大重阳在内的三家机构在政府部门指导下,一起商量、最终讨论出来的结果。在他看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是非常费心思的。
王文介绍称,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自今年2月份中国馆的整体设计和搭建工作开始后,王文所在的人大重阳大量参与前期设计策划,包括规划、叙事、文字拟草、图片资料、框架等跟文字相关的内容。
尽管在多个国家级重大活动筹办中具有丰富经验,在参与中国馆前期筹建的过程中,人大重阳的十余名专家仍旧倍感艰难。
第一个难题就是文献和资料的匮乏。“关于进口方面的文献比较少,而今年又是进博会的第一年。此前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工作。”王文进一步表示,进口的文献资料欠缺,就需要查找更多相关的资料,这个过程也蕴藏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巨大的叙事,要在庞大的材料中找到线索,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
他告诉南都记者,中国已经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进博会开幕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与主宾国元首一起进入中国馆巡视和观看,如何在1500平方米的场馆里,向全世界表述中国的发展,王文坦言,“还是要非常费心思的”。
“每个角落都独具匠心” 希望关注内容多于关注形式
据悉,自中国馆筹建以来,人大重阳共安排了十余名专家专门负责进博会中国馆文字内容的梳理。在文献资料匮乏的前提下,专家需要大量的阅读、讨论和调研,至整个叙事框架搭建完成时,已经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搭建好框架后,就是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补充,以及长久时间的打磨。
“中国馆的面积有1500平米,每个场地,每个角落都要独具匠心,放什么图片、放什么文字,怎么去讲故事,哪怕只有十几、二十个字都要不断的调整。”王文说。就在进博会开幕前两天,人大重阳发布了根据进博会中国馆前期筹建工作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王文告诉南都记者,人大重阳在中国馆文字内容的策划过程中发现,中国人对于“进口”的观念一直处在不停的变化和进步的过程中。
“10年、20年前我们对进口的想法和现在不一样,10年之后跟现在可能又不一样了。我们想要鼓励大家更多的去关注中国馆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他说。(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