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6 作者: 王文
2015年8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GYL)联合主办的两岸四地青年创业领导力研习营暨全球青年大会(GYS)在唐拉雅秀酒店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出席智库创新领导力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王文院长在会上发言
2015年8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GYL)联合主办的两岸四地青年创业领导力研习营暨全球青年大会(GYS)在唐拉雅秀酒店成功举办。全球青年导师云集,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康明斯集团副总裁StevenM.Chapman、前联邦德国国防部部长鲁道夫沙尔平、北京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宏生、苹果公司副总裁戈峻、共识传媒集团总裁周志兴、美好集团董事长刘道明、阿里巴巴副总裁石东伟、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余进、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洪明基、港铁中国CEO易珉、央广网副总编辑伍刚、华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大伟、一点资讯总编辑吴晨光、好贷网李明顺、韩束总经理郝颖、新派公寓创始人王戈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蚁族”概念提出者廉思、华创资本合伙人吴海燕、DCM合伙人曾振宇出席本次全球青年大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出席智库创新领导力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邀请,感谢这么多人周末一大早就赶过来。刚才华大基因王俊先生讲到,人类的基因变化,以及与企业基因的关系,其实,智库也有自己的基因。
智库在中国古代有类似的词,如“师爷”、“智囊”等,但现代智库的含义,却还是一个非常新生的事儿,对全球都是如此。现代智库起源于上世纪初,智库英文叫thinktank,为什么叫tank?它的词源来自于“坦克”,是一战才出现的一种武器。一战以后,有一批职业学者,认为思想也要有进攻力,像坦克那样,于是就有了“智库”这个行业。
当下最有名的智库都起源于一战后。智库的产生,实际上给予了很多年轻人改变世界的机会。在美国,大量内阁成员都来源于智库,比如,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每届政府换届,都会向白宫、国务院输送了10多位部长、副部长或其他高官。这让他们非常骄傲,也使他们成为美国年轻精英的向往。
对中国来讲,智库是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中国最大的智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均成立于1980年前后。中国智库也做了诸多贡献,我常与老外讲,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智库能向政府输送人才,中国智库也输送了很多政治精英,比如,王岐山先生就曾在社科院工作过。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目前民主化政治的进程非常快,需要大量原创思想与创意去支撑和论证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智库显得供不应求。所以,2013年以来,习总书记在几次大型公开会议上,讲到需要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就回到今天的核心话题,青年人能在智库平台上做些什么?
回顾中国现代史,中国代际更替显得非常有节奏感。改革开放以来的37年,呈现了四代很有意思的代际,我把每一代人20岁前后发生的最重要政治事件来分别命名他们。
第一代人是“四五一代”。1976年4月5号清明节,一批年轻人到天安门广场缅怀刚刚故去的周总理,掀起了文革结束的序幕。那一代有志青年的报国热情被压抑了十年。
再过13年后,“八九一代”青年人的政治激情,产生了一段至今难以盖棺定论的风波。但可以说的,那时的青年人的爱国热情与政治意识是懵懂的,还有待成长的。
又过了十几年时间,迎来了“九一一一代”。这一代是新世纪的幸运儿,感受到了恐怖主义对超级大国的冲击,迎来了奥运会、入世,开始新一轮的睁眼看世界,渐渐地迎合着这个世界。但这一代人的政治能力仍然无法领衔全世界。
新的一代人就在在座各位90后的朋友。我称之为“苹果一代”,今天苹果公司副总裁戈峻也在。iPhone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某种符号,是使一代人有权利同时段、平等享受全球信息的符号。在座的各位比你们的年长者都幸运,也更不幸运。你们这一代是中国没有集体童年记忆的一代,一出生就有无数的选择,尤其是到了懂事后。
然而你们的力量被无穷地放大了,甚至成为对抗国家的力量。从2011年开始,年轻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快速集聚,最终导致政权崩溃、国家动荡的事件很多,如中东北非的一些国家,在欧美国家也有“占领运动”,在台湾、香港也有类似事件。
此时,如何运用好年轻人的政治冲动,恐怕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以为,智库是有志于改变政治、改造国家的青年人很好的去处,可以容纳很多很多年轻人为改变时代而奋斗。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院是一家新型智库,我们的不少内参和研究报告,都是80后、85后甚至90后参与起草的,并且得到了不错的反馈和批示。这是时代给予新一代年轻人的机会。
我的结论就是,每一个时代都会给每一个年轻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机遇。在座很多90后、95后的年轻人比年长的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地改变这个国家、改变这个时代的机会。智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谢谢大家!
互动交流环节:
主持人:感谢王文院长的分享!王院长从智库的起源谈到年轻人如何依靠智库改变世界,我想在座的青年朋友们听完以后应该是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那我有一些问题要请教,刚刚留意到黄剑辉老师PPT的最后一句话,看到你的配图,是美国西部运动中的策马扬鞭,先进中的马车。所以第一个问题是中西方智库的比较,你们觉得中西方的智库差异在哪儿?我们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王文:我跟剑辉兄有些观点是一致的,也有一些不一致的。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智库会议,有些主持人会问到你中美之间的智库有多大差距?潜台词就是中国不如美国。其实,我觉得,“差距”这个词,不如说“差异”。
两年前我当面问基辛格博士,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智库?但是美国在过去的25年战略全部都是错的。基辛格笑了笑,回答不出来了。
中国智库有自己的特征。不能说过去不行,现在我们就行啦,智库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然,的确目前有些做的不够,比如职业化不够,不是圈养起来的,他应该跟企业一样,是一个思想的生产者,应该推向市场化,应该下海游泳。第二,中国智库产业化不够,应该是一个集群。第三,专业化不够,很多智库里面搞媒体关系应该搞媒体关系,搞政府关系就应该搞政府关系,现在智库研究员什么都搞。中国特色的智库肯定不能走美国的道路。
我们应该有自信,过去20年里面,中国的智库支撑了中国的发展。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者,他们的建议不断被领导人采纳。这是过去的25年甚至3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这个大国是全世界犯错误最少的国家的原因。
主持人:智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影响政府的决策,所以可能没有办法跟政府保持决然的独立。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很好奇!智库怎么样一方面产生有效的政策建议,同时又不仅仅是只是为政策做一些背书呢?
王文:讲到独立性,也有一个误解。好像美国智库就很独立,中国智库就是依附式的。其实,看美国智库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大多美国智库每年大概30%左右的钱就来自于政府。但他们仍然标榜是很独立。所以,在我看来,实事求是才是独立的标尺。“独立”是指你要客观地做研究,要讲求专业的办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是否与官方有关系,其实并不是独立与否的标准。
主持人:谢谢三位老师的分享!现在讨论一些实际的问题,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人和钱,智库也是一样。请教三位老师,第一我们用什么样的机制吸引、筹备一些优秀的人才,同时确保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职业操守不受到影响?另外就是资金的问题,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很多研究成果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像美国很多的智库研究机构研究经费动辄都是上千万、上亿美金,但是在中国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智库还是比较少。一个是从人的方面,另外一个从资金筹资的角度,不知道三位有什么建议?
王文:廉思兄的看法可能更有代表性,因为他一直通过社会的影响力筹资,我是居中,最不缺钱的是民生银行。
今天在座有一些台湾的朋友,几年前我见到星云法师。大师说,你只要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我觉得,智库也是这个逻辑。只要做得好,不要担心没有钱。中国有很多有钱人非常爱国,他们很希望找到一批专业的智库人,代替他们更好地爱国。做智库,首先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先找钱。
智库网罗人才确实有点难。这个行业还非常新,智库就像90年代的民企一样。当年,很多人不愿意到民企去,但是现在民企的那些大腕都是当年下海的。所以,智库人才的网罗还需要时间,中国一定会出自己的基辛格,越来越多的人才也会慢慢往这个团队里来。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暂时在会场上就没有Q&A的环节,欢迎小伙伴们继续找你感兴趣的老师进行交流。最后每人用一句话,作为送给我们青年小伙伴们的寄语。
最后一个环节有请三位老师在象征中国文化的画轴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并各用一句话作为寄语,送给我们的青年小伙伴们。
王文:现在挺难的,每个时代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相比于过去的困难,我仍然坚信现在是最不难的时代。换句话说,对于年轻人来讲,仍然是机遇最多的时代。年轻人只要努力,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一块努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