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7 作者: 申宇婧
世界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这一轮的经济周期已经不再是由于经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发展增速下降,而主要是由于信任赤字、治理赤字下世界正陷入囚徒困境。
作者申宇婧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10日金融时报。
9月18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政治宣言,承诺加快行动,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繁荣和所有人的福祉,同时保护环境。古特雷斯警告说,只有15%的目标步入正轨,许多目标甚至出现了逆转,世界“严重偏离”了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
如今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美国总统拜登于9月22日通过了最新一轮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场危机对世界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贸易和金融市场,并威胁到粮食安全和援助物资的流动,导致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食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全球濒临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边缘。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最新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GRFC)显示,2022年面临突发性粮食不安全并需要紧急粮食援助和生计支持的人数已连续4年增长。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正在下降。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题为《下行的长期增长前景:趋势、期望和政策》报告,提到如果不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2022年至2030年的全球潜在GDP增长率均值预计将比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年均3.5%下降约三分之一,降至每年2.2%。世界经济将进入失去的10年。而未来影响世界进入失去的10年的主要因素是顽固性贫困、收入分化、气候变化等导致的世界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可见,目前人类已经处于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可持续目标直接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增长水平与全人类的福祉。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这一轮的经济周期已经不再是由于经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发展增速下降,而主要是由于信任赤字、治理赤字下世界正陷入囚徒困境。过去10年至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是优先以本国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这种发展模式虽然支撑了世界经济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并形成了世界发展的相对均衡状态,但也正是因为各国以自身国家利益为最大化,很少考虑对他国及世界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引发的负面溢出效应,才导致全球陷入目前的囚徒困境之中。在这种情境下,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均是下降的。因此,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要想走出囚徒困境,祛除阴霾,则必须建立信任机制。各国应该通力合作,更多地考虑全人类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以达到囚徒困境下新的均衡。
目前,全球治理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失调与无效状态。随着全球治理体系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的提升,西方国家对一些重要的国际治理平台的重视程度在降低,国际峰会不再以应对危机、解决问题为目标,而是附加了更多的政治色彩,被迫沦为“清谈馆”与“角力场”。联合国大会作为最大的国际多边治理平台,也亟须加大改革力度,以在协调国际事务、加强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一是创新联合国融资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为支持,以此次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也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由于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削减了此项财政预算,导致官方发展援助对国际发展融资贡献减少,加大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融资缺口。需要联合国改革现有的融资与资金来源模式,提高国际公共品的金融供给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融资体制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平衡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系,敦促大国更好地履行国际援助责任的同时去除资金援助的“政治化”倾向;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区域性融资机构的创设,创新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市场化融资机制,在吸纳政府资金的同时更多地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全球可持续项目的融资,拓宽国际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是加大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公共品的供给力度。联合国应重视在国际局势的动荡与变革下诱发的国际公共品提供能力的下降问题,加大安全公共产品、生产公共产品、制度公共产品以及知识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避免世界掉入“金德尔伯格陷阱”之中。“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公共品,“一带一路”建设目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有高度的一致性,联合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声誉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等,深入同“一带一路”进行对接,务实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项目,将“一带一路”作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