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思科:中东变局新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吴思科:中东变局新势

发布时间:2024-06-13 作者: 吴思科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围绕多个热点问题,地区国家立场和“队列”调整的同时,域外国家也纷纷应时而动,个别大国战略调整等很受关注。

本文转自6月13日环球杂志


image.png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围绕多个热点问题,地区国家立场和“队列”调整的同时,域外国家也纷纷应时而动,个别大国战略调整等很受关注。


针对一些热点问题,《环球》杂志记者专访了资深外交官吴思科,他曾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中国驻沙特大使、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全权代表、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现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更多国家站在了公平正义一边


《环球》杂志:如何定位中东地区当前在全球的角色?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和理解?


吴思科:中东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各种力量的斗争与博弈成为中东历史的重要特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中东更是国际风云变幻的晴雨表。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也吸引着世界关注。当下中东国家总体战略自主意识增强,正加快实施发展规划,探索实现创新发展、自主发展的新路径。


中东长期是热点问题集中的地区,其中延宕最久的巴勒斯坦问题是对中东地区有着全局性影响的核心问题。自去年10月7日以来巴以冲突剧烈升级,在加沙地带已导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目前战火仍在延烧,各方推动停火止战的努力一再受挫,令人忧心痛心。地区一些国家的内部冲突也牵动人心,像苏丹、也门、利比亚的国内矛盾冲突也亟待解决。


《环球》杂志:目前的中东局势反映了怎样的国际认知,特别是认知差异?


吴思科:目前中东局势集中反映了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矛盾,是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还是抛开联合国另搞一套?大多数国家主张联合国在解决中东问题上发挥引导作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东问题的各项决议应得到落实。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联合国和安理会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袒护下无视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决议,持续在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开展军事行动,人道主义危机正在加剧。


早日停火止战,是绝大多数涉事方及国际社会的主要诉求。6月4日,斯洛文尼亚国民议会投票批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希望此举有助于制止加沙地带的暴力冲突。5月22日,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在此之前,巴巴多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等国也纷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美国从中作梗,巴勒斯坦建国进程长期受阻,近期这波“承认潮”,再次反映出更多国家站在了公平正义一边,体现了国际社会人心所向。这波“承认潮”被视为有利于挽救“两国方案”,将推动更多有意向的国家“向前迈一步”。


美国霸权越来越不得人心


《环球》杂志:如何看待国际力量在中东的影响,主要脉络是什么?


吴思科:中东是欧洲的近邻,近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是英法等欧洲强国的势力范围。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这里是美国和苏联争夺全球霸权的前沿阵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主导中东事务。进入新世纪,美国把中东作为“反恐”主战场,在此发动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中东进行所谓“民主改造”,造成地区长期战乱的局面,同时也严重耗损了自身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近年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相对减少了对中东的投入。但其不会完全抽身,为了继续掌控中东,美国在中东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中东地区动乱不止的主要外部原因。


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中东国家战略自主能力增强,多元外交成为地区国家的普遍选项,美国逐步失去“一超独霸”的主导地位,对中东的掌控力在减弱。但中东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美国在中东保留多个军事基地和数万军事人员,以维护其影响力。


image.png

联合国国际法院5月16日在荷兰海牙开始就南非请求制止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


军事行动举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图为当天在荷兰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参加听证会


目前俄罗斯受俄乌冲突掣肘,投入到中东的精力相对有限。不过,其相关举动也持续受到关注。


《环球》杂志:近年来,日本、印度等国也成为中东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其各自侧重点或特点是什么?影响几何?


吴思科:日本、印度作为中东能源的重要消费国,一直重视发展与中东国家关系。对日本来说,中东还是一个大市场。近年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持续加大对中东的关注和投入。印度作为中东的近邻,在谋求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同样把中东作为一个重要区域,还与阿联酋、以色列等国家一起提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计划。


我认为对中东国家而言,日本、印度的作用目前主要在于经济领域的合作方面,两国在政治方面的作用有限。


《环球》杂志:总体上你如何评价所谓的“中东大棋局”,其背后又是怎样的形与势?


吴思科:中东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不仅符合地区各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不应该在中东搞“零和游戏”。可惜美国为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在中东问题上总是不顾国际关系规则,奉行双重标准,导致联合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准则和大国集体安全机制一次次遭到严重破坏。


近期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连美国的欧洲盟友也与它拉开距离,美国的霸权行径在地区和国际上越来越不得人心。然而在当前中东和欧洲两处战火还在延烧的情况下,美国还千方百计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挑起争端,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对话交流推动和平与发展


《环球》杂志:在巴以问题上,中东地区以及国际层面对中国有何期待?


吴思科: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是中国同中东国家关系的突出特点,双方间关系可用历久弥坚来形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深受欢迎,中国所提出的三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对解决中东的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特别有针对性。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同有关各方开展密切沟通,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磋商,全力劝和促谈,推动局势降温。从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到推动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再到反复强调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逻辑一以贯之,那就是捍卫人道与和平,秉持公道和正义。


中方认为,巴以冲突这场悲剧延宕至今,是对人类良知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有所作为。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


当前加沙地区的局势不可持续,无条件立即停火是国际共识,改善人道主义状况是当务之急,无辜平民的生命不应再继续受到伤害。中国将继续同阿拉伯国家坚定站在一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推动对话交流的道路不会平坦,和谈不会一蹴而就。接下来,中国将会继续同地区各国以及各方保持联系,更多参与推进解决地区问题。


《环球》杂志:中东地区热点不断,战火难熄,带给世界哪些启示?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等谈谈。


吴思科:中东本应是一片发展的沃土,却战火不断,令人痛心。谋和平,求发展,改善民生,是中东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应该以此为基本导向,缓和或化解矛盾与冲突,共同携手前行。


西方奉行的某些中东政策,如通过利用民族分歧操控地区局势,通过经济手段强迫改变政权,利用所谓“民主”手段在一些中东国家推行多党制、私有化等等,给当地带来的往往是动荡和灾难。中东地区已多年蒙受苦难,证明上述道路是走不通的。中东各国只有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对于地区争端,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的方式实现政治解决。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我同中东各方打交道,劝和促谈,这也是中国中东外交的基本内容。对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和纷争的国家,我们更是持之以恒做劝和工作。我特别高兴看到去年沙特和伊朗两个地区重要国家在中国的推动下实现和解,带动中东地区国家的“和解潮”,为期盼稳定发展的中东地区注入正能量。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