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促进人权治理国际合作成为各方共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促进人权治理国际合作成为各方共识

发布时间:2023-06-27 作者: 翁诗杰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诞生75周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6月15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顺利落下帷幕。

本文转自6月26日法制日报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诞生75周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6月15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顺利落下帷幕。不论是在论坛举行期间,还是论坛落幕后,许多中外人士都从不同视角对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并一致认为在地缘冲突上升、大国竞争加剧、南北合作放缓、发展鸿沟拉大、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挑战之际,更应致力于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人权治理。


国际合作不容忽视


image.png


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以国际合作促进全球人权治理获得了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与会中外嘉宾的一致赞同。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30年前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国际社会应促进有效的国际合作,实现发展权利,消除发展障碍”等重要原则,被视为全球人权发展史的里程碑文件之一。3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人权政治化倾向加剧,国际人权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以国际合作促进全球人权治理获得了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与会中外嘉宾的一致赞同。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专家,毛里求斯人权领域专家阿斯拉夫·阿利·考耐指出,《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国际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个规范式的文件,它强调了人权治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image.png


安提瓜和巴布达外交、农业、贸易和巴布达事务部长艾沃利·保罗·切特·格林在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国际合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组委会 供图


“国际合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提瓜和巴布达外交、农业、贸易和巴布达事务部长艾沃利·保罗·切特·格林表示,《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创造人权领域的共识来促进国际合作,鼓励各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分享实践成果,并且提供技术援助,加强全球人权体系建设。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教授鲁广锦指出,过去75年,国际社会在《世界人权宣言》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的激励和推动下,努力探索有效促进和保护人权的模式、路径和方法,世界人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绩。而今,我们纪念《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就应更加注重人权领域的国际团结合作。当今世界,各方都需要在平等、团结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注入正能量。


科特迪瓦国家人权理事会主席纳米扎塔·桑加雷指出,各国应该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容性的社会,每个个体都能不受阻碍地享有其基本权利。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国际合作是关键因素。


中方作用备受赞赏


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是人权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向来倡导推动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得到了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与会嘉宾和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


“中国从保护本国人民人权和促进国际人权合作两个方面,为全球人权事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兼报告员、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法系主任阿斯兰·阿巴希泽如是说。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广泛拓展同各方人权交流合作,愿同各方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在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在国际上,这10年是中国引领、塑造国际发展合作,以国际发展合作推进人权治理最活跃、最有效、贡献最大的10年。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新理念新战略,为实现共同发展、促进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方案和力量。“以发展促人权”“以合作促人权”理念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教授、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张爱宁指出,各国面对的许多人权挑战都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国际人权合作、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新思维。


“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共同的人权发展问题,因此中方号召国际社会携手面对人权挑战,在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中切实推进全球人权治理。”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说。


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历史性和解,正是中国通过和平努力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全球人权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此,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指出,七国集团对伊朗挥舞制裁大棒,将中国描述为“全球威胁”,中国却促成了沙伊复交,“美国及其盟友真该好好反省自己”。


“唱反调”不得人心


国际社会关注到,当中国致力于推动人权治理国际合作,并与国际社会一同谋求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最大公约数”之时,一些国家却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别国发展,与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的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唱反调”。


斯里兰卡前驻联合国大使兼常驻代表、联合国发展权政府间小组前主席塔玛拉·库纳纳雅卡姆指出,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国际合作中要以主权国家平等为基础,而美国正在践行例外主义。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完全违反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用双重标准、单边主义从根本上破坏了各国的人权实践。


韩中全球协会主席禹守根强调了在实现合理、适当的全球人权治理过程当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不应纵容个别国家借人权之名对别国实施侵犯主权的行为,国际社会应共同关注并积极配合采取必要措施,使确保普遍人权、尊重相对人权的理念得到遵守和发展。


在法国《自由思想》杂志主编让-皮埃尔·帕吉看来,西方国家越来越偏离《联合国宪章》宗旨。“发达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将一些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限制了它们的发展,侵犯了人权。我们迫切需要新倡议和新机遇来改变旧有的霸权规则”。


鲁广锦指出,纪念《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就应更加注重人权领域的国际团结合作,而不是搞人权歧视和人权对抗,更不能将人权政治化、武器化和工具化。


“当前,一些国家固守冷战思维,侵蚀了人权治理领域的全球合作。”翁诗杰认为,面对全球治理困境,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和理念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回应了人类对解决共同挑战的关切。在世界人权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促进人权治理国际合作既有理论基础又具现实意义。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