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澳洲学者:从美国“退群”到中国倡议,全球合作“指挥棒”易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主页  /   人大重阳  /  

澳洲学者:从美国“退群”到中国倡议,全球合作“指挥棒”易手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 戴若·顾比 

联合国是在全球合力抗击法西斯主义的过程中诞生的。根据最初的设想,它应成为一个多边组织,建立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然而现在,这些合作目标正面临80年来最严重的威胁。一些联合国成员国扔下的全球合作的“指挥棒”,正在被中国捡起。

编者按: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高级别会议近日召开。9月23日,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前董事会成员戴若·顾比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全球合作的“指挥棒”正在从某些成员国手中滑落,此时需要有人站出来,采取果断行动,带头恢复多边合作的全球治理模式。现转发如下:(全文约25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9c94252dbea26b54a6e24bd50b20183b.png

联合国是在全球合力抗击法西斯主义的过程中诞生的。根据最初的设想,它应成为一个多边组织,建立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然而现在,这些合作目标正面临80年来最严重的威胁。一些联合国成员国扔下的全球合作的“指挥棒”,正在被中国捡起。

中国对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的单边制裁作出了坚决回应,为合作和恢复联合国倡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发出了嘹亮的呼声。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全球倡议表明,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守联合国的初心使命。中国的一言一行始终将联合国置于全球治理的核心地位,主张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这些政策承诺彰显出,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建立在合作、包容与多边决策之上。正是由于中国一直与“全球南方”其他国家保持着密切合作,并帮助它们发声,才确保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得到倾听,而不是任由少数人独断专行。中国建设性地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了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为赋能广大发展中国家作出了贡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合作的例子是,中国在联合国人道主义项目和维和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自1990年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已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目前仍有1800余名中国维和官兵正在7个任务区及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重要的维和培训和研讨。

在中国国际关系政策中,支持联合国行动的海外活动被视为一项优先事项。中国参与国际人道主义工作需要与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机构合作,这大大丰富了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工作经验。

在联合国机制遭到攻击破坏之时,一些成员国保持了沉默,而中国则旗帜鲜明地加大了对联合国的支持。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联合国行动,持续而广泛地支持联合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国认识到,联合国所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经贸领域——它在卫生、教育、消除饥饿和贫困方面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稳定和繁荣的世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联合国8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关于全球治理的故事。它旨在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为长期稳定创造条件。然而,这一秩序如今正因为一些人背弃全球合作的基本原则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过去一些国家有时执行联合国裁决时不情不愿,有时甚至是阳奉阴违,但好在合作的总体框架并未严重受损。然而随着美国最近越来越肆意实施单边制裁,选择性忽视联合国决议,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拒绝向一些联合国代表发放签证,是对联合国基本原则和全球合作的攻击。

显然,联合国不应该被抛弃,联合国创造的全球合作遗产应该得到珍惜,以及更全面的发展。

全球合作的“指挥棒”正在从某些成员国手中滑落。此时需要有人站出来,采取果断行动,带头恢复多边合作的全球治理模式。中国正是那个挺身而出的人,它提出了多项倡议,支持联合国的职能,重申联合国的合作本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平衡的全球发展。最近,他又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的第四个全球倡议,进一步表明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决心。

近年来,美国接连从一些联合国机构退出,而中国则加大了对联合国的支持力度。中国提出的这些全球倡议,都是对合作型、包容性目标的肯定,这也是联合国的基础所在。四大全球倡议聚焦发展、安全、文明和全球治理,将共同为日益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这些倡议的正式实施可以重振联合国的作用与影响力。此刻正是重申联合国合作宗旨,及其在创建和维护多边全球秩序中所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


9b7d95034469b3e5aeb87d96558183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