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伟文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原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5月29日《环球时报》。
中美关系虽然出现了缓和势头,但基本矛盾和分歧仍在,实质性的改善还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
本文字数约2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5月26日,王文涛部长在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多边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深入的交流。
这是拜登总统任期内中美商务部长首次面对面会谈,意味着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重启了经济贸易领域的部长级对话,努力稳定双边经贸关系,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自今年2月气球事件后,中美高层交流一度陷入停顿,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奥地利会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后,两国高层接触开始出现逐步恢复迹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也已相继表达了访华愿望。而拜登在七国峰会后说,中美关系将很快“解冻”。
中美地方经贸交流也在积极开展。2023年中国—加州经贸论坛于5月22日在洛杉矶举行。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湖北和上海等省市区130余名政商代表出席。加州副州长康伊莲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是加州最重要伙伴之一,期待与中国加强在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合作。
促成这些积极变化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正确的对美工作方针,在坚决反对华盛顿对华打压、围堵、封禁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与美国不冲突不对抗,努力稳定中美关系。今年以来,中国有关部委领导多次会见美国许多跨国公司董事长,积极欢迎在华投资经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商界的积极推动。格林伯格等一批商界领袖致信拜登,呼吁中美两国进行合作。第三个因素是欧盟及法德等国明确表示不与中国“脱钩”,中欧合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东盟也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与中国的贸易更是快速增长。美国想把中国排除在高科技供应链之外的企图无法实现。第四个因素是美国自己的供应链完整性受到威胁。过去两年来,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美国“小院高墙”政策效应,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及欧盟贸易增长迅速,而与最重要的环太平洋地区贸易迟滞。环太平洋地区是美国许多关键中间品的供应来源。美国的全球供应链若只倚重北美和跨大西洋板块,弱化最重要的环太平洋板块,则难具可持续性。
中美关系虽然出现了缓和势头,但基本矛盾和分歧仍在,实质性的改善还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中国美国总商会2023年3月和4月先后发布一份会员企业在华经营调查报告。仅仅一个月内,对中美关系前景悲观的比例就从36%上升到49%。
中美经贸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中美关系有无实质性改善。而中美关系能否有实质性改善,则取决于造成中美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能否有一定改变,即美国是否继续视中国为其最大地缘政治挑战,是否继续以价值观为由构筑盟友体系对中国进行围堵,是否在经贸和科技上继续对中国实行封禁和“脱钩”。
因此,中美应恢复战略对话,减少美方对中国的战略误判,增进双方管控分歧、避免冲突的基础。与此同时,在经贸领域,中美之间需要恢复机制性对话安排,实质性处理和解决(或一定程度缓和)阻碍双边经贸合作的基本分歧,力促中美两国在多边贸易规则基础上的合作和供应链稳定。
这次王文涛部长与雷蒙多部长、戴琪代表的会谈,都是直接谈实质性问题。这种实质性对话,需要有后续机制性安排跟进。中美之间可以就国家安全,芯片设计、制造、投资和进出口,高科技出口限制,投资审查等建立专门磋商机制,改变或部分改变当前封禁或限制的状态。就美方关心的中国贸易体制问题,也可以成立专门磋商机制,按照世贸规则平等对话。
作为平行努力,应努力激活,甚至大幅增加中美省州地方之间的经贸交流,积极鼓励两国企业间的贸易与投资,务实为对方企业提供便利,而不是设置障碍。
中美两国关系和经贸合作的稳定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而且关系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估计,地缘经济碎片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使世界经济产出减少0.2至7.0个百分点。如果出现科技“脱钩”情况,一些国家的产出可能萎缩8%至12%。因此,建立稳定健康的双边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全球责任。我们希望中美两国相向而行,保持并提升最近出现的双边关系缓和势头,造福两国人民,造福世界。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